短视频平台在传播、扩散、放大舆论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指短视频平台上舆论事件的爆炸性传播。这与信息传播权向下转移有关。网络的去中心化意味着更多的网民是潜在的信息扩散渠道,而短视频平台的庞大用户量恰恰可以为网络信息的爆炸式传播提供基础。一旦突发的、有影响力的事件发生,网民获取信息的欲望变得尤为迫切,导致短视频平台上的信息激增。
另一种情况是跨平台交流。舆情热点的传播路径更多的是跨平台、多平台,包括传统媒体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编辑加工,以及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的联动传播。
于是,一个热点事件同时成为多个平台的热门话题,舆论也变得更加复杂,充满变数。
第三种情况,舆情通过短视频平台发酵,在其他平台传播后升级。
比如黑龙江初中生“钟美美”在颤音上模仿老师并在网上走红后,她疑似被采访、视频下架的消息在微博、微信、知乎、豆瓣等社交媒体上传播,不仅刺激了模仿视频的进一步传播,还在微博上推送了“钟美美”系列话题,引发舆论讨论如何用短视频对待孩子。
法律网络舆情分析师建议
近期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表明,短视频成为了舆论发酵和传播的“标准”,整体舆论的速度、强度和复杂程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对于舆论处置部门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短视频的介入给新媒体生态下的网络舆情规律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为了及时发现和对冲敏感信息,相关部门必须站尽可能多的短视频平台,这在实践中很难做到。机会在于,对于这么大的群体,政法机关或者政府部门会事半功倍。比如今年6月,湖南浏阳某街道干部宣传禁毒工作。浏阳日报颤音号编辑出版后,短短30秒的禁毒视频播放量达到1.4亿次,成为禁毒宣传的“现象级”产品。面对短视频引发的负面网络舆情,法网舆情中心(ID:)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为相关部门应对提供参考。
一个
提高舆论敏感度,快速反应,妥善应对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爆发加速,涉及部门的反应速度必须跟上步伐,甚至与谣言抗衡。政府只有快速提供有效信息,才能尽可能压缩负面情绪发酵传播的空间。因此,在短视频舆情大规模发酵之前,相关部门应迅速妥善应对,防止信息向其他平台传播,导致舆情升级恶化。此外,从源头管理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更加重视短视频平台,增强感知和发现网络敏感信息的能力,争取后续工作的主动权。
2
联系公安网络信息部门,及时阻断有害视频传播
记录事件现场的短视频在网上传播,既能引起围观群众的同理心,又能凝聚谴责违法犯罪的共识。同时,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也会给受害方带来二次伤害,甚至影响办案机关的工作。在广东老人被狗绳绊倒后死亡事件中,大部分短视频传播者并没有对老人被绊倒的图像进行拼接,甚至有视频制作者多次回放图像。在各种突发恶性刑事案件中,直播视频或监控视频的广泛传播更为常见,尤其是在一些针对女性的恶性刑事案件发生后,一些短视频从媒体上评论受害者,导致“受害者有罪论”的争论激增。近日,法网舆情中心(ID:)注意到,部分地方公安机关在警务简报中特别提醒网民不要传播与事件相关的血腥暴力视频,获得了舆论的支持和认可。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官方部门有责任指导短视频平台和用户保持对敏感案件,特别是正在调查的刑事案件的适当参与。需要及时联系公安网络信息部门,对有害信息进行检查和删除,确保司法工作不受干扰。
三
压缩平台责任,加强对主流用户群体的宣传和引导
现在的舆情环境越来越复杂,热点舆情总是伴随着舆论的两极分化,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包裹着更多群体的态度,影响着更多用户的表达。短视频和其他社交媒体一样,基于算法和推荐造成信息茧效应,会引发舆论的两极分化和撕裂。如前所述,短视频正在席卷农村地区,深深影响着青年群体。但这两个群体法律素养和新闻素养较低,在识别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和非法信息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他们很容易被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极端情绪误导,从而导致极端行为,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尤其是这两个群体的重叠部分,即农村的未成年人,由于父母疏于管教,过早接触甚至沉迷于短视频。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控制短视频平台上的虚假和非法信息,首先需要压缩平台责任,明确新闻事实和虚构创作的界限。比如大部分舆论建议平台在讨论虚假短视频时修改视频制作发布规则。视频标签提醒;其次,政府需要对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生态进行深入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引导,培养公众的法律素养和理性心态,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来源:法律网舆情中心(ID:)
请注明转载或引用的独家原创作品的来源
分析师:彭车海星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近网络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