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2022年已经踏进下半年。
站在这一年的中点,你是收获满满,内心平静充实,还或是干劲十足,只想快马加鞭,奋勇向前。
不管是哪一种,只要在接下来的时间,昂首前行,保持沉稳,这一年定会摘下收获的果实。
人生的精彩,不在于紧抱过去的成绩,而在于接下来的拼搏,和未来的蓬勃希望。
站在下半年的开端,唯愿你往事清零,未来可期,好的坏的,都早已过去。
愿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心想事成,处处皆胜意。
致父母:
做爱做的事,心安身康健
著名作家沈从文说:
“我一生最怕是闲,一闲就把生命的意义全失去了。”
无论哪个年纪,人一过度清闲,精神头就开始涣散。
在综艺《少年说》里曾听到一个真实故事。
一个高二的男生站在高台上,给自己台下打扮精致的姥姥喊话:
“姥姥,您都70多岁了,能不能别起早贪黑地出去工作了,让大家少操点心。”
姥姥反问他:“那你觉得70多岁的老人,应该做些什么?”
男生回答:
“在家带带娃,出门遛遛弯,没事搓个麻将,跳个广场舞也挺好。”
姥姥却说:
“有些老年人是这样,但那不是我的生活,我希望我能够有我的人生价值。
虽然我72岁,但是,做着春天的工作,让我觉得自己很年轻。”
这番祖孙俩的对话,也让我想起老家住在隔壁的那对老人。
老人有4个儿子1个女儿,5个孩子全部都成了家。
孙子孙女加起来都有10个,可以称得上子孙满堂。
老人家虽年纪上了70岁,但身体还算健康。
他们不想成为孩子的拖累,选择每逢集市去卖一些五金用品,即使子女提出每月给父母生活费。
他们觉得,人虽然老了,但还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有事情做,人才不会丢掉精神。
不管是出于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还是单纯找点喜欢的事情,都希望父母你们健健康康,心里边舒坦比什么都强。
对生活有计划,保持内心的秩序,这都是余生的福气。
致爱人:
心往一处使,生活更多彩
前段时间,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出来了。
有这样一对“残疾人”夫妻,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注视。
两个人共用“一只手+两条腿”,花了20年,靠努力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身边的残疾人。
他们就是来自云南省乌龙镇的张东顺和李国秀夫妇。
张东顺6岁的时候,不小心触到高压线,右臂截肢,两只脚也受到严重创伤。
后面因为过度劳累,脚部3次截肢,也只能依靠假肢走路。
而李国秀出生就是没有双臂的孩子。
就是这样的“不幸”,夫妻俩也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全力以赴经营自己的家庭。
俩人省吃俭用供一对儿女读书,钱不够就只能去借。
为了还债,夫妻俩就给自己增加农活,常常是干到半夜才躺下休息。
在田地里,张东顺一只手举起锄头,用力把红薯从土里挖出来。
妻子就在后面用脚夹起红薯扔进背篓里。
一个红薯一个红薯地刨,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种。
最后张东顺夫妇终于把欠下的钱还上了,除此之外,还攒下一部分钱用来盖楼房。
女儿读完大学出来工作,张东顺就立马去找村干部,提出取消女儿的低保。
就因为他觉得女儿已经有了工作,不能再吃低保。
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日子越过越有样子,还在2018年获得了云南省表彰的“光荣脱贫户”。
看着自己的家庭一天好过一天,李国秀感慨地说:
“我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现在的生活会这么好。”
凭着一只手,一双脚,夫妻俩相互扶持,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苦尽甘来的今天。
婚姻里,夫妻两人都是生活的建设者。
选择齐头并进,建设的一定是幸福知足的好生活;
若选择心往两处使,那生活就如一滩烂泥,建设不成坚固的城堡。
2022下半年,我愿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起努力,共创我们的美丽小家。
致孩子:
保持进步,踏出缤纷
无意间看过这样一个国外视频,深受触动。
有一位新手妈妈,在教育孩子如何面对挫折时,犯了难。
小男孩刚开始足球训练,或许因为身高的原因,其他孩子都做到的动作,对他来说,有些吃力。
连教练都私下对男孩妈妈说:
“他的基础不是很好,头球技术几乎是零,还需要再多观察一些日子。”
回到家中,男孩沮丧地坐在桌旁,不说一句话。
妈妈见他这样,没有把教练的话,原封不动地传达。
反而换了一种方式,她说:
“我今天跟你的教练沟通了,他说你一直很努力。
这个阶段,还不需要用头去碰球,但现在你竟然还时不时能做到呢。
以后,只要再努力一点点,就会经常碰到球了。”
男孩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下一次足球训练的时候,他表现得还是不好。
因为跑得慢,总被队伍甩得很远,甚至有次结束时在教练面前直接摔倒趴下。
男孩低着头走到妈妈身边,无力地说:“我追不上其他人。”
妈妈微笑着给孩子系上跑松的鞋带,说:
“没有关系。努力去超越你前面那个人就好了。再进步一点点。”
男孩牢牢记住妈妈的话,更加勤恳地练习,再比之前的自己优秀一点。
他开始在家里模拟足球射门,一次没有踢中,就再来一次。
逐渐男孩找到了踢球的方法,很多次踢中了设定的目标。
因为男孩的坚持苦练,终于在一次正式比赛时,他踢进了关键的一球,为自己这一队赢得宝贵的一分。
男孩非常兴奋,雀跃地扑向观众席的妈妈。
妈妈也眼闪热泪,骄傲地环抱着自己的孩子。
人的一生,不可能全部一帆风顺。
遇到坎坷,遇到低谷,非常正常。
坎坷时,不气馁;低谷时,不放弃,这才是年轻人的风貌。
所以,孩子我想对你说:
只有经历磨难捶打、风雨打击的人,才能扛下更多的责任,才能拥有更坚韧的内心,也才能配得上更精彩的未来。
2022下半年,脚踏实地地去干,生活会给你应得的嘉奖。
致自己:
不负时光,铿锵前行
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陆川的电影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他拍摄的《南京!南京!》荣获了国际电影节大奖,虽然他凭借《可可西里》获选了世界十大年轻导演,虽然他的处女作《寻枪》在国内也获奖数十项。
但他还是一样会遇到人生的瓶颈。
刚从北电导演系研究生毕业时,陆川整整3年没有导出一部作品。
2001年事业迎来转机,他的出片速度在行业也不算快,被人称为“陆慢慢”。
走得慢,并不怕,只要能产出优质作品,这也是一种创作方式。
后来的几年,他就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往前走。
他喜欢一次只做一个项目,不喜欢同一时间做很多事。
但近两年因为疫情影响,他改变了自己的做事习惯。
电影投资方中断了资金投入,导致他正在拍摄的《749局》,多次不得已停止。
困顿,焦灼,压力扑面而来,2020年,成为他从业以来最难的一年。
不过逆境中的陆川开始接商业广告、微电影、参与综艺节目录制。
他没有堕落和沮丧,而是转过头来,去找新的出路。
开发自己新的潜能,找到突破口。
同时,在逆境中的他反而有了另一种心境,他说:
“灾难和不顺往往会给电影带来意外的力量。”
不断探索和尝试,看看自己究竟可以做到哪一步。
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扩宽人生的广度,增加人生的厚度。
就如麦家在《人生海海》里说的:
“心有雷霆面若静湖,这是生命的厚度,是沧桑堆积起来的。”
2022年下半年,愿自己不惧风雨,笃定前行,走好脚下的这条路。
致未来:
愿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这段时间,新东方老师董宇辉火遍了大街小巷。
双语带货,有趣有料的直播间,给亿万网友留下很深的印象。
人们沉醉于他的渊博学识,更敬佩他的奋斗之路。
董宇辉谈自己爆火的原因,说是运气。
或许在他自己看来,运气来临之前,他只是满腹激情地讲课,传授知识,做好该做的工作而已。
他用行动印证了一个道理:
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把能做的做了,最后的结局就不会太差。
要相信,该来的总会到来,没有到来就是时间还未成熟。
不急,不恼,不惧。
沉下心,做好今天的事情,照顾好今天的自己。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勇敢去蜕变,不断去成长,给人生留下精彩的一笔。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