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叶
答案本身很好,但是我看了一下题目的讲解,感觉题目并不是真的在问如何理解学术动态,而是如何处理考研中“结合学术动态谈某个问题”这样的问题,那就说说@朱金叶答案中没有提到的东西吧。由于我还没有考研,所以我的回答并不是针对考研,而只是讲“结合学术动态”这个词在“把问题交给别人回答”的各种情况下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结合学术动态谈某个问题”的命题方法在历史研究生的教学和训练中经常出现。从硕士阶段的各种课程,到博士生入学考试、期中考试,几乎每次都出现“结合学术动态”这个名词。对于博士生来说,“结合学术动态”可能是一个比较明确的要求,但对于大三的学生就不那么明确了。举个例子,假设考官让你“谈谈什么是基于学术动态的‘祖先定律’,但实际上邓晓楠老师的书早在2006年就出版了。如果你真的按照上个月和上周发表的论文中的“动态”来回答,那你只能回答“最近的学术动态中没有提到这件事的定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废话)。
换句话说,“结合学术动态谈一个问题”这个命题,并不是真的让你谈特别“动态”的东西。只是一种无奈的提问方式,用来过滤掉一些不会错,但明显达不到测试结果的答案。
目前,许多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到位,尤其是经常缺乏系统提高本科生历史知识素养的教育模式。一些依靠不充分的人文社科教育或者依靠自己的“瞎读”、“瞎想”学习历史的同学,可能学到了一些知识,知道了几个术语,但在现有的知识框架内不够系统,难以用术语表达。站在考官的角度,追踪这类答案的逻辑,判断对错,无疑是浪费精力,没有必要;所以经常会加一个限定词“结合学术动态”,意思是提示学生从当前学术研究中常见的语篇角度回答问题,不要回答其他东西,不要做“徒劳无功的英雄”。
关于“其他东西”通常是什么,我真的不想赘述。这里是一个虚拟的例子。假设让你结合学术动态谈一谈“清准噶尔之战”。可以说很简单,但如果考生对清史了解很多,就能讲出很多“花”。——的答案不是“结合学术动态”,可以说“清朝和准噶尔的统治者都是地主。地主阶级为了争夺权力,让劳动人民进行了历史上的斗争,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这种战争不算什么。你不能说这些答案一定是完全错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学生是不可靠的。——为什么不靠谱?简单而准确的理由只能是:因为他“没有结合学术潮流”来回答问题,虽然直接讨论清准战争的“学术潮流”在数量上未必特别多。而且这个判断结果也是有意义的:一般来说,做出上述“不靠谱”回答的学生,往往对清朝准战争乃至清朝初期的历史了解不够,或者不知道历史研究所应该具备的知识,从而达到区分考试的目的。
所以,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中“结合学术动态”的问题,也许读很多新书未必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对于相当一部分本科和大三的硕士生来说,在阅读量不够高的情况下,读领域内的新书可能会耗费大量精力,投入产出比不是很好。也许我们可以先勾勒出一个可能用来出题的关键词列表,比如近十年来学术界比较重要的参考文献(比如“先人之法”)和目前比较流行的“热词”(我觉得“环境史”的水平可以算,但是“动物研究”等过于过时的新概念就不能算了?)等等,然后看一些相应的重要论文(可以结合出版等级来确定是否重要)和作品(当然也包括新书,但不一定那么多),这样可能更容易。
观中有洞(观中有洞,好久没备考了),抛砖引玉,尚未得到方嘉的指示(逃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如何才能追踪最新学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