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如何改善?一文科普

发布啦 0 0

  尿毒症是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在这一时期,患者的肾脏功能基本丧失,体内多余的水分、代谢废物等无法排出,在体内堆积,可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患者不得不通过透析的方式来清除体内的垃圾、水分,延缓疾病的进展。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少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尿毒症患者一旦出现营养不良,可导致抵抗力下降,更易于感染,甚至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那么,尿毒症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呢?

尿毒症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如何改善?一文科普

  1、疾病因素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基本丧失,体内毒素无法排出,可导致食欲减退,还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

  此外,尿毒症患者容易出现高胰岛素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胰岛素抵抗等,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另外,尿毒症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这会导致体内的分解代谢增加,造成负氮平衡,导致营养不良。

尿毒症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如何改善?一文科普

  2、精神因素

  尿毒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不仅危害健康,也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尿毒症患者大多精神抑郁,这也会影响到食欲,加重营养不良的症状。

  3、药物因素

  尿毒症患者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为了治疗这些并发症,需要长期服用相应的药物,如降压药、铁剂等,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可导致食欲低下,从而影响营养的摄入,造成营养不良。

尿毒症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如何改善?一文科普

  4、透析因素

  血液透析本身就会加速体内营养的流失,造成营养不良。如透析不充分,可导致水钠滞留,增加心脏负担,引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等问题,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再加上营养的分解、代谢增强,从而造成营养不良。

尿毒症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如何改善?一文科普

  那么,尿毒症患者营养不良应如何改善?

  1、适当摄入蛋白质

  尿毒症患者应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鸡蛋、牛奶等,这类食物中的蛋白利用率高,产生的代谢废物少,可为尿毒症患者补充营养。不过患者应少吃豆制品、豆类,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非必须氨基酸,可增加身体负担。

尿毒症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如何改善?一文科普

  2、适当补充能量

  尿毒症患者若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要重视能量的补充,平时可适当多摄入一些碳水化合物、脂肪,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占到摄入总热量的60%左右,脂肪则应占到40%左右。在碳水化合物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多糖类,减少单糖与双糖的摄入,以免引起高甘油三酸血症。

尿毒症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如何改善?一文科普

  尿毒症患者因疾病本身的原因以及精神、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加重病情。

  因此,尿毒症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重视饮食的调整,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热量,以保证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这样才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延缓疾病的进展。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3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