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热门事件

admin 3232 28
高校热门事件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高校热门事件与热门

高校热点事件中的法律舆情风险及对策

舆论事件

1.恶性犯罪案件

此类事件与政法机关直接相关,政法机关处于公众监督之下,是最有可能引发舆论风险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大学生涉嫌刑事犯罪。典型案例是浙江大学女牟某强奸案。今年7月,浙江大学作出惩戒决定,称浙江大学2016级学生努某某因强奸被杭州西湖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学校给该学生缓刑一年。事件引起舆论震动,校方处置遭到网友严厉批评。还有9名女生举报在女某某试用期内被猥亵或侵害,网友对政法机关“失察”的质疑持续扩大。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学生卷入刑事案件高校热门事件。2019年12月18日,沈阳大学研究生王某某爆出因奖学金与同学矛盾被严重刺伤的消息。然而,立案89天后,沈阳大东分局陶畅派出所仍以证据不足为由逃避办案。发帖十小时后,沈阳市公安局回应称“嫌疑人正在被逮捕”。前后对比让网友质疑涉案公安机关的不作为,事情不曝光是不会解决的。

2.自杀

这类舆论的特点是事件本身具有突发性,事件的后果具有悲剧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影响公众情绪。此外,出于好奇,公众急于知道事件背后隐藏着什么。在多种因素的叠加下,这样的事件通常会发酵成热议的舆论。2019年12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女生(化名)因与男友穆发生感情纠纷,服毒自杀。媒体报道称,鲍莉长期遭受男友的精神暴力,比如被要求拍摄裸照和绝育。鲍莉的母亲说,她已于2019年11月向北京警方报案,但她没有收到警方通知。在舆论领域,公安机关因“法律什么也做不了”、“强烈要求追究刑事责任”等观点受到批评。2020年6月,北京警方以虐待嫌疑拘留了牟,缓解了网民的愤怒,但对办案进度的质疑仍在继续。今年6月,山西省华北大学一名大二学生因补考作弊被监考人员没收,该学生从楼上摔下,离开考场后不久死亡。学校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3.失败的事件

今年以来,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保持了较高的曝光度:3月8日,上海大二女生与家乡广西柳城失去联系;7月8日,南京女大学生黄某某赴青海旅游后失去联系;7月9日,另一名南京女大学生李某某在云南边境失联。目前,事件发生地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从之前几起类似事件来看,“失联”意味着运气不好的情况很多,甚至可能涉及刑事案件。各地公安机关都有一定的舆论敏感度,在查办寻人、信息通报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应对能力。具有较高的舆论认可度。

4.性骚扰

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是近年来高校常见的一种舆论类型。除了向学校报告,一些受伤的学生也会立即报警。因此,公安机关的处理对策引起了公众的关注。2019年11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向公安机关举报姚顺喜老师涉嫌性骚扰,并在网上公布了举报的相关细节,引起了关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各种留学生的舆论也逐渐增多。当涉及到留学生违法犯罪时,政法机关作为处置的主体,很容易在网络上挑起民族主义情绪,给自己带来舆论危机。2019年7月,福建省福州市一名留学生骑电动车非法载人。被交警拦下后,多次推搡、追赶交警。现场视频在网上流传,引起公愤。福州警方处罚了他们的交通违规行为,这些违规行为是他们的学校为了加强教育而带回的。网民对警方未能追究其暴力抗拒法律的责任表示不满,并质疑执法机构对国际学生的“特殊待遇”。

6.校园欺凌

此前,中小学经常出现欺凌舆论,但近年来高校欺凌事件也有所暴露。2019年5月29日,太原师范大学大二学生“@王会养狗”在微博上举报自己遭受舍友“校园暴力”,包括被昵称侮辱、被脱光衣服甚至被拍照、发裸照等。微博是太原市公安局发的“@”。随后从网上有消息称当事人多次报警,但警方只报警一次,没有进行实质性处理。学校压制当事人的声音,强迫当事人删帖道歉,网络舆论迅速发酵。“@中国警察网”点名山西、晋中警方官员,称“校园霸凌要及时报警”,“侮辱外号就是霸凌”,大量网友呼吁警方介入调查。但相关警察沉默不语,给舆论留下了警察不作为的印象,大量虚假信息谣言也趁机在网上传播。

7.网络言行

在涉及高校的热门舆论中,还有一个与学生网络言行有关。由于其不良影响,一些舆论呼吁公安机关干预。比如今年4月,山东工业大学、江苏南通大学相继曝光大学生杀动物事件。舆论领域有很多声音认为,大学生虐猫杀狗,在网上发布、出售相关视频,不仅违反公序良俗原则,而且寻衅滋事,涉嫌违法;中科院研究生季子岳在海外网站公开发表“日本辱华”言论,激起民愤,大量网友呼吁警方依法严厉打击。

风险分析

1.案件的早期处理引起了对不作为和缓慢行动的怀疑

高校热门事件与热门

与高校相关的舆论往往由学校处理,因为事件现场多在高校。但在梳理上述案件时,发现被害人对学校能否公正处理犯罪,如恶性刑事案件、性侵、校园暴力等与人身伤害有关的犯罪,存在怀疑和不信任,更倾向于寻求公安机关的干预。此时无论是公安机关立案与否,还是警员的态度,都在接警过程中隐藏着舆论风险。如果公安机关的处理不符合受害者或其家属的要求,他们往往会从互联网、媒体曝光等渠道寻求信息。并指责警方的不作为和行动迟缓。比如,在南京大学生青海失联事件中,家属称南京警方“因人口失联不属于刑事案件而未立案”,有媒体称“女大学生在青海失联18天未立案”,引发网友质疑警方的不作为。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网络关注,细化警务工作,最终消除网络疑虑。

2.应对“舆论压力”的风险

涉及高校的舆论总是热门话题。经过政法机关的介入,其处置措施必将引起各方关注。此时政法机关采取什么样的处置措施,调查处置时间是否合理,收集的证据是否充分确凿,定罪量刑能否依法公正,成为现阶段可能产生舆论的主要风险点。在现阶段,由于相关调查大多在内部进行,如果没有公开通知,当事人的披露将成为公众了解进展的主要方式,从而导致舆论容易受到披露内容的影响,对政法机关的工作产生负面评价,进而出现“微博办案”、“热搜办案”等“舆论被逼”的情况,对政法机关办案的司法公信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比如沈阳研究生因为奖学金被同学捅死一案,涉案派出所依然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拖延了很久才处理,直到受害者微博曝光引起关注才解决问题。舆论发酵三天后,沈阳市公安局发来通知,说明了案件的疑难原因,介绍了案件的处理过程,承认“主办民警慢到一定程度是个问题”,并指派了相关责任人员。

3.信息发布过晚,引发了舆论反复的风险

在涉及高校的舆情处理过程中,虽然前期风险和事件普遍且高,但并不意味着后期就不会有舆情风险。相反,如果不能做好这一环节的信息发布,舆情管理就很难做到闭环,这将极大地影响舆情对前期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总的来说,缺乏最终结果的通报,信息发布内容存在“硬伤害”,缺乏必要的解读和推理,缺乏动态响应,都有可能刺激负面舆论的发酵。以上提到的性骚扰事件,大部分还是找不到公开的处置结果,导致网友质疑较多,网友收集类似事件表达对类似案件处置结果的不满。

(全文阅读请参考25,《政法舆情》,2020)

2019年经济热点事件 2020年基金会涨吗?

大学募捐联盟按照惯例,梳理了今年大学基金会治理、大学募捐、教育捐赠等几个事件,选出了该领域十大热点事件。

01

中国首个大型筹款项目——“更好的清华”启动

4月20日,“更好清华”募捐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市委书记陈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陈清泰、中国科协秘书处书记、1979届校友、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集团董事长、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启航公益基金会董事长程丹丹、原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凤昌等出席仪式。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魏源主持了仪式。

02

“多元化融资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和第三届大学基金会创新发展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4月27日,“多元化融资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暨第三届大学基金会创新发展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该论坛由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共同主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席徐峥,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公共治理研究所所长程天全出席论坛。复旦大学副校长徐磊、民政部慈善与社会工作司慈善组织处处长马鑫、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程亮、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管理部主任马国平、哥伦比亚大学校友及募捐事务副总裁保罗先后致辞。浙江大学校长助理胡伟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勇代表兄弟大学发言。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相关负责同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Xi交通大学负责人参加了论坛。

03

北航校友夫妇匿名向北航捐赠1亿元

4月28日,北航校友夫妇向母校捐款1亿元人民币,支持“北航校友之家”建设项目。这是北航迄今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捐赠者表示,举行小型仪式可以让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捐赠协议有更多的见证人。“这个不错”,但希望个人不要升职。尊重校友意愿,学校将他们的名字隐藏在公开报道中,不公开他们的个人信息。在仪式上,捐赠人深谈了对母校的感情和捐赠的初衷。“为母校的发展做点什么是我们的荣幸和责任。是母校的教育和培养成就了我们的事业。我们永远对母校有一颗感恩的心。”

04

在南京举办了中央高校捐赠比例专项管理培训班

2019年5月14日,中央高校捐赠比例专项管理暨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总监培训班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教育部、财政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以及全国108所高校的财务规划和捐赠工作负责人参加了培训课程。

05

10月11日,由国际公益学院主办的“双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高级培训计划”在国际公益学院北京校区正式启动

211、985等双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的30多名管理人员参加了本课程。本项目重点关注大学基金会的内部治理、资源动员和风险防范,并设计了简短的

11月3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在中央主楼接待大厅举办了中国大学基金会发展论坛“——同道教育多元化融资与立功保存回顾与探索”。来自近百所高校的100多名行业同行参加了论坛。

07

首届中西部“双一流”高校教育经费工作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11月15日,由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首届“中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教育基金工作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中国高等教育协会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负责人、中西部地区30余所“双一流”大学基金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08

南京大学等高校章程中的部分条款已写入章程,如修改多元化融资、善用捐赠资金等

2019年12月2日,教育部批准NTU等高校章程修正案。《南京大学章程修正案》第六十七条修改为:“学校经费来源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业务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挂靠单位支付的收入、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学校积极扩大资金来源,鼓励和支持多渠道依法筹集办学资金,建立和完善办学成本分担机制。”

09

复旦校友夫妇乘地铁回母校捐款

12月2日上午,“复旦大学陈晓明何培新校友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光华楼西主楼30楼思源堂举行。何培新,1973级化学系陈晓明校友,捐款1亿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展学校教育。学校党委书记焦阳、副书记徐峥、相关部委负责人以及捐赠人亲友出席了签字仪式。据报道,两位老人回到母校乘坐地铁,捐款后乘坐经济舱离开上海,引发热议。

10

修改很多地方的财务匹配管理办法

2019年,深圳市财政局将《中央高校捐配资金管理办法》(桂[2016]1号)修改为《深圳市普通高校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召开听证会,听取相关人士的意见和意义。新的管理办法修改了名称,调整了匹配方式和比例,强化了深圳高校的主体责任。2019年,浙江省财政厅还修订了《深圳市普通高校捐赠配比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社会各界向高校捐赠,拓宽高校融资渠道,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另外,浙江、深圳、湖北、山东、北京等省市出台配套政策后,河南、黑龙江等地也在2019年出台了相关政策。

收尾:杨伟东

编辑:孟淑玉

相关阅读

  • 2019下半年高校热门事件 面试 结果、考试合格
  • 2017高校网络舆情事件 教育类舆情事件明显增多
  • 盘点2018年有关教育的社会热点事件 时事社会热点素材简短
  • 高校师德问题频发原因 985和211哪个好
  • 2019年经济热点事件 2020年基金会涨吗?
  • 3月热点舆情 大学分数线一览表2019
  • 春节期间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全球实时指数
  • 最热门的新闻事件
  • 高校热门事件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384.html

    标签: #高校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