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天气越来越闷热,尽管会时不时地下场小雨,可就是因为在这双重打压下,“高温”、“潮湿”,脾胃首先就受不了,提出了“反抗”:食欲下降。
随着不断的凉菜、水果、冰淇淋的加入,脾胃提出了“罢工”。于是身体出现了消化不良、身体水肿、大便不成形等症状。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个时候你就要警惕,是不是被湿邪“袭击”了?
中医认为,湿气最容易渗透,时间久了会损坏脾胃的消化功能,从而影响了日常生活。话说回来了,被湿邪渗透,为什么偏偏是你呢?
内湿、外湿要分清
夏天被湿气缠身,无非两大因素:环境因素和内在因素。
1、环境因素——外湿
顾名思义,外湿多是因为外界的气候环境和自身不良习惯所致。比方说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或是夏天出汗多没及时换衣,又或者洗完头没有及时吹干等,这些都有可能受外湿所侵袭。
2、内在因素——内湿
内湿皆是脾胃所伤所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胃是生湿之源,因为脾主运化功能,若是脾胃受损,运化水湿失常,导致体内多余的水分,没有及时排出体外,堆积在体内。久聚成湿,最终衍变了湿重的问题。
若是体内湿气重,会影响身体各种不适
1、影响皮肤
湿气若是堆积在中焦,脾胃受阻,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人体的气血,而气血不足的话,皮肤失去濡养,皮肤很容易出现暗沉粗糙、干燥、皱纹、长斑,甚至还会长痘等问题。
2、导致虚胖或水肿
虚胖人群大多都与脾虚有关,尤其是那种小腹便便。此外,我们常说肥人多湿,湿气重还会引起肥胖问题,脾虚运化失常,在继续纳入的话,多余的营养物质,就会堆积在中焦,从而形成肥胖。
另外,水湿运化失常,过多的水分会增加脾脏的负担,有时还会影响肾的排尿功能,从而导致水肿的出现。
3、精神状态差
前面也说了,湿气重会影响人体的气血生化不足,而气和血是维持人体一切活动的两大基础物质,若是气血不足,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差,能躺着绝不坐着,说白了湿气重的话,这个人会看上去非常“懒”一样。
4、影响排便
若是体内湿气重,根据湿气的黏性,要是出现在大肠的话,那么就会影响排便问题,很容易出现大便不成形,且有种排不净的感觉,大便次数增多,或者直接出现腹泻。
5、伤害关节
你可以把湿气想象成“废水”,它是具有流动性的,若是流到关节部位,那么很容易就会形成气滞血瘀,导致经络不通,从而出现关节疼痛。
6、损伤脾胃消化功能
鉴于脾胃是生湿之源,若是体内湿气重的话,最容易引发消化不良的现象。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甚至会陷入恶性循环。
可以说,若湿气重的情况不及时调理的话,它很容易让人体滋生慢性疾病。而若想调理湿气重的问题,那么就要分清它是“寒湿”还是“湿热”。
寒湿、湿热要分辨
中医认为,湿气是万恶之邪,它常常会与其他“五邪”相结合,比方说湿气若是遇到寒气的话,那么就会变成寒湿;若是遇到热的话,那么就会变成湿热。
那么我们要如何区分寒湿和湿热呢?
寒湿
舌头:舌体胖大,有齿痕,这齿痕就像裙子的边一样。舌体的颜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着一层水汽。
小便:尿液清长没有什么味道,如水一样。
大便:寒湿导致的腹泻程度缓慢,肚子总觉得不舒服,一紧张就想上厕所,一吃油腻食品也想上厕所,尤其在夏天表现得更加明显,一天要上好几次厕所。每次都是一点点,不成形,很稀薄,中医叫便溏。所有的慢性腹泻都是脾胃虚寒造成的。
体味:寒湿体质的人汗出肤冷,身上基本上没有啥味道。
带下:白带量少清淅如水。
湿热
大便:湿热患者腹泻比较急猛,且与便秘常常交替进行。
小便:尿液呈黄色、气味较重。
舌苔:舌苔呈黄色且厚腻。
体味:容易出汗,体味较重,尤其是腋下和脚。
带下:白带多色黄味重。
综上所述,可见湿气到底有多难缠了。在调理湿气的问题上,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根据具体的病情来针对调理,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这里就不做具体的调理方法了。但是,要想祛湿的话,首先得健脾,因为脾是湿气的根源,我们要从根源入手,这样才能达到祛湿的效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