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新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韩两国最近就萨德、朝核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沟通,这是中韩两国释放出双边关系更好发展希望的积极信号。中韩两国将继续沟通,妥善处理分歧,以应对两国关系中的噪音。
苏晓晖说,这次交流表明中韩两国重视发展双边关系。韩国已经看到,萨德尔问题确实影响了中韩双边关系的发展,萨德尔问题也是中国关注的重要问题。韩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必然会做出一些调整。
美国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数据图)
在韩国看来,其自身的安全确实面临某些挑战。面对朝鲜发展核导能力,韩国的立场也很明确,但韩国意识到部署萨德系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朝鲜核问题和自身安全顾虑。另外,加入美日韩三国反导体系,加入美日韩三国同盟体系,并不符合韩国的整体利益。因此,基于上述因素,韩国对自己的政策做出了相应的相对积极的调整。
关于此事,中方表示已注意到韩方表达的立场,希望韩方妥善处理相关问题。双方同意通过两军渠道就中国关心的与萨德尔有关的问题进行沟通。
苏晓晖说,两国不可能在任何问题上达成完全一致。双方关系经历了一些波折是正常现象,遇到一些杂音也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有控制分歧的意愿和诚意,是否有处理问题的意愿。目前,中韩关系释放出的一个积极信号是,中韩双方都希望双边关系能够改善并实现长期发展,这是目前中韩关系中最大的积极因素。
苏晓晖认为,从目前来看,中韩两国已经确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继续保持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意愿基础上,双方还会就一系列问题进行沟通。
目前,有一些负面因素影响了两国关系,也给两国带来了麻烦。因此,双方一方面要努力处理好这些分歧,处理好负面因素,另一方面要找到更多的合作点,使双方真正做到双赢。我们也可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看到,我们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这种关系有三个要素: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中韩关系要在这三个重要方向上努力。
【扩展阅读】在华韩国公司80%以上受萨德影响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工业研究院北京办公室和韩国工商会近日对271家进入中国的韩国企业进行了商业景气指数调查。结果显示,83%的企业回应称感受到中韩关系降温的影响,这是自今年年初开始相关调查以来的新高。
报告称,在各行业中,汽车行业受影响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金属机械和纺织服装。至于影响,近一半的企业回答中国对韩国产品的需求疲软,高于上一季度。对此,工业研究院分析认为,这说明中国消费者对韩国产品的负面印象正在增加。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门话题萨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