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探古论今人
编辑|探古论今人
作为新中国艰难建立过程中的军人代表,朱德总司令的一生不可谓不战功赫赫。但或许也正是因为朱总司令在战争年代始终活跃于一线,顾不得儿女私情,所以尽管其的一生有过六段婚姻,但终其一生,也只诞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父亲婚姻跌宕起伏,作为朱总司令一生中唯一的儿子,朱琦的求爱过程却也同样一波三折。
朱琦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朱琦一度被一位女士连连拒绝,最后甚至惹得贺龙司令亲自出面。
这位女士是谁?又为何频频拒绝朱德独子的示爱呢?
流离失所的童年
1912年,26岁的朱德正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担任教官,也正是在这一年,他遇到当时还是昆明师范学院一个学生的萧菊芳。见面的那一刻,两个人都认为彼此的相遇是命中注定。
在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后,感受到彼此炽烈情感的两人很快便结下姻亲,耳鬓厮磨之下,1916年9月,朱总司令的长子,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个儿子朱琦自此降生。
萧菊芳
那个年代,中华大地一片混乱,朱德作为一名有志于革命的青年,自然常年在外奔波。因此,就在朱琦刚生下来不久,自己甚至还没抱过这孩子几次的时候,朱德就为了理想离开家人,再度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1919年6月,朱德的第二位妻子因病离世,为了照顾儿子,其人遂于1922年将儿子朱琦交予留在老家的陈玉珍女士照顾,自己则依旧与一众好友常年在外奔波。熟料,这一分别,父子二人下次重逢竟在16年后。
在陈玉珍女士的照顾下,这个自幼失母,亦几乎同样“失去”父亲的孩子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与此同时,在外为革命而奋斗的朱德在这段时间里,终于冲破国民党层层阻挠,转战千里来到陕北。
早年朱德
而当长征结束,肩上压力骤减的朱德在繁忙之余,也时常会生出对离散多年子女的思念之情……由于与朱琦这个独子多年来未能取得联系,朱总司令的内心时常因此变得异常焦虑。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国共之间由此终于展开第二次合作。同年8月,朱德受邀至南京开会,继而从当时的滇系军阀龙云口中,得知了一桩可能与儿子朱琦有关的消息。
众所周知,“抓壮丁”这种明显的反人类行为,素来是国民党军的优良传统。就在朱德赴重庆开会的同一年,正在家乡土地上劳作的朱琦,莫名其妙就被当地的国民党政府抓去当了兵。
龙云
这一抓不要紧,当朱琦这个名字出现在军队花名册上,很快就引起了龙云的注意。
原来,当年朱德在云南讲武堂担任教官的时候,龙云正是该校的校长,两人关系素来不错,恰好朱德后来又曾向龙云提起过自己这个儿子,因此,龙云专门对朱琦这个名字留了个心眼儿。
从龙云口中听闻自己儿子被抓了壮丁的消息,朱德竟一时情绪失控,陪坐在旁的周恩来亦颇体会到自己这位革命战友的心情。为了尽快找回这个孤苦伶仃一路长大的孩子,周恩来亲自布置人员依照龙云给出的线索寻找朱琦。
朱德
皇天不负有心人,1938年五月,已经22岁的朱琦终于被人一路带到延安。而当朱琦被带到朱德面前,朱老总竟是不由自主地轻轻扳过他的脑袋,在右耳际处轻触朱琦那道名为“拴马柱”的胎记,一切都在不言中……
一见钟情的“妻子”
儿子被送到自己身边,自然不可能再回到“抓壮丁”的国民党队伍。于是在被送到延安之后,朱琦很快就被送入中央党校学习。
延安党校旧照
因为一路照顾他长大的陈玉珍女士是一位知识分子,识字的朱琦在文化课上并不甚欠缺,因此,朱琦在延安党校的学习很快完成。而当他从学校毕业,在之前学习过程中渐渐了解到父亲事迹的他已经将父亲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于是乎,在党组织问他要去哪里参加工作的时候,朱琦就表示,自己要到最艰苦的抗日一线去。
时间一转来到1943年,截止至这一年,朱琦已经在抗日前线奋战三年有余,但不巧的是,在一次战斗中,朱琦腿部意外中弹致残,被评估为已不适合一线作战。朱琦本人也不得不因此被调回延安。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在朱琦不情不愿地从战斗岗位退回延安之后,一边休养,一边担任文职工作的他在某一天,终于遇见了一个让他一见钟情的姑娘,那个姑娘的名字名叫赵力平。
没错,朱琦喜欢那姑娘的名字,不是那个年代常见的赵丽萍,也不是更显文艺素雅的赵俪坪,而是用在男孩子身上都能显得相当刚猛的:赵、“力”、“平”。
更让人不得不感慨的是,从后面发生的一连串故事来看,起这种名字的姑娘果然很有个性。
抗大旧址
朱琦第一次与赵力平相遇,是在抗大七分校的教室里。1944年,赵力平以进步女学生的身份到延安学习,某天,她和几个朋友打闹着来到教室,却忽的发现教室后排已经坐上好几个看起来年纪大小不一的男同志。
当时,赵力平还以为这些男同志接下来要和她们一起上课,所以她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里,熟料,就在那些端坐的男同志里,有一个腿脚看起来不甚利索的,其实是来“相亲”……
原来,在回到延安之后,不少人看到朱琦已经成了一个27岁的大龄剩男,就自告奋勇要为朱琦同志安排婚姻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尽管朱琦最初忙于疗养和工作,对什么婚姻问题并不在意,但渐渐地,他还是在旁人的影响下有所意动。
就这样,当朱琦半推半就地来到抗大七分校的座位上,门外的叽叽喳喳声也渐渐由远及近,事到临头,尽管为人羞赧,但他还是仰起头向着教室门口看去。
就这样,当门被打开的那一刻,伴随着教室门框因门栓锈蚀发出的响动,金黄的阳光、飞舞的尘土,与那张带着青涩的脸,直直映上了朱琦的心头。那一刻,朱琦便知道,自己希望能够走进这个姑娘的余生……
频频被拒的求爱
彭绍辉
在当时,彭绍辉是延安一所抗日大学的校长,而这一次为朱琦牵线“相亲”的人也正是他。就这样,当他看到朱琦,在见到小姑娘赵力平后那副“五迷三道”模样时,他就已经开始在心里准备撮合这对“璧人”。
于是,就在朱琦看到赵力平的第二天,赵力平所在大队的教导员就找上了她:“小赵,昨天你见到朱琦同志了吗?你觉得他怎么样?”
赵力平闻得此言,当即一怔,而后稍加思量她就回想起,昨天教室里坐着的那几个男同志里,就有一个叫朱琦的。于是,她带着疑惑反问:“什么怎么样?”
抗大七分校
教导员一拍巴掌,透露的信息又多了一些:“就是你看他人怎么样?他在教室的时候可是一直盯着你看呢。”
话说道这份儿上,赵力平脑子一转便反应过来:原来教导员是专门来给自己“说媒”的。想到这儿,她下意识地连连摆手:“我现在才多大啊?18岁太小了……再说我们那边有风俗,父母不同意不能结婚……”
言罢,赵力平急匆匆说了声“教导员再见”,便扭头快步离去。
朱琦
她为什么拒绝得如此决绝?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赵力平女士日后的自述中找到答案。
按照赵力平自己的说法,在那时,她对这个热情且礼貌的男人,其实同样抱有某种程度上的好感。但是一方面,毕竟那时的自己还只是一个18岁的黄花大闺女,就这么突然被人在路上问:你要老公不要?“断然拒绝”也实属寻常。
至于另一方面,更大的问题则在于朱琦的出身。因为赵力平认为,自己只是一户河北贫困农民家庭的女儿,而对方则是总司令唯一的儿子,两人在身份上的巨大差距,让赵力平自己不敢直面对方的感情。
康克清 与 朱德
就这样,彭绍辉作为两个人之间的“月老”,接连做赵力平的思想工作,赵力平则由于内心存在的包袱,始终不愿答应对方的请求,随着时间推移,彭绍辉钉子碰得多了,赵力平也从抗大毕业,他们也只得不再提这件事。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段感情将要无疾而终的时候,素来羞赧的朱琦却忽地鼓起余勇,直接找上了当时留在延安工作的赵力平:“你觉得我怎么样,组织应该和你说清楚了吧,我……我说过我喜欢你。”
听着“喜欢”两个字从眼前这个颇显“战战兢兢”的男人口中说出,赵力平依旧坚定地摇了摇头。
原来就在一段时间之前,她和自己的好姐妹说了朱琦追求自己的事,她的朋友则告诉她:“那么大的官肯定不跟,官大不自由。”也正是这次交流,进一步坚定了她拒绝朱琦追求的决心,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就这样一步步拖延下去。
有情人终成眷属
为了躲避朱琦对她的追求,赵力平接下来在延安的生活自然是回避、躲闪加踟蹰,一次,朱琦邀请她见一见自己的继母,她都梗着脖子硬是不肯答应。当然,都说好事多磨,这一磨,两个人就“磨”到了两年后,也一路从延安“磨”到了内蒙。
朱德 与 康克清
1945年,赵力平与朱琦被党中央一道调任至内蒙,临行前,朱琦向自己的继母康克清诉说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作为朱总司令的妻子,康克清自然也非常关心朱琦的婚事。事实上,从彭绍辉撮合两人开始,康克清就接到了消息,也在之后同样喜欢上赵力平这个,半点儿都不娇柔做作的进步学生。
当然,作为一名同样出身农村的人,康克清其实十分理解赵力平内心的想法,因为在她与朱老总结婚之前,她的内心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忐忑。
康克清女士
出于这样的心境,康克清一面劝说朱琦不要操之过急,一面向赵力平此行的目的地,晋察冀边区的朋友李贞,以及司令贺龙发去请求,希望他们能帮自己做一下赵力平的心理工作。
就这样,当赵力平来到内蒙丰镇,李贞与贺龙就应康克清的请求,开始他们的“工作”。简而言之:先是小锤扣缝,然后大锤搞定。
李贞女士在当时是晋察冀边区的政治部秘书长,搞心理建设很有一套。所以,她就常在饭后邀请赵力平出来散步,边散步边帮忙扫清小姑娘对朱琦追求的心理负担。几番闲谈下来,赵力平的内心终究还是出现动摇,毕竟她对朱琦锲而不舍的追求也并非全无感觉。
李贞(右)与 丈夫(左)
等到李贞通过名为心理建设的“小锤”扣完“缝”,也就到了贺龙司令这柄素来霸气的“大锤”出场的时候。
为了避免把两个毫无感情的人强逼到一起,贺龙司令在“动手”之前,一度专门打听了赵力平与朱琦之间的感情基础,而打听来的消息,也让贺龙司令最终决定撮合这对璧人。
就这样,一天,贺龙司令专门找赵力平谈话,等到这个姑娘到了司令部,不等她过多反应,这位官长大人就“严厉”的“质问”她:“小赵,你和朱琦准备什么时候完婚?”
赵力平这辈子没想过自己会被司令问到这样的问题,自是当场愣住。
紧跟着,没等她反驳的话说出口,贺龙又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你看,咱们的部队就要进张家口了,你们小两口的事儿赶紧办完,好专心工作。”
这时,赵力平总算反应过来,亦是满脸绯红地勉声反驳道:“我什么时候说要结婚了?而且我才20……”
“20已经不小了,咱们部队就要开拔,我看你们的婚事要速战速决,不如就下个星期吧?你看怎么样?”说着,贺龙拿出一张文件纸,作势就要“批准”两人结婚。
贺龙
不过,在笔尖即将碰到纸张的时候,贺龙司令抬头看了眼被他“逼到墙角”的赵力平,然后嘿嘿笑了:“好了小鬼,我就是装装样子,你要是真不同意那咱们就作罢,朱琦和朱老总那里的工作我来做,怎么样?同不同意?”
话说到这儿,赵力平脑海中终究浮现出那张带着羞赧的脸,“硬币”在抛出的时候,她却发现自己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那就同意呗。”
听到赵力平抛下的这句话,贺龙司令顿时笑得更大声了。
贺龙
尾声
1946年3月,两个人的爱情,终于在朱琦的锲而不舍下结出果实,尤其喜欢当红娘的贺龙司令,在部队运动过程中仍然为他们举行了婚礼。等“瓜熟蒂落”的消息传到延安,公婆二人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新婚燕尔,夫妻二人却无暇花前月下,为了早日回到父母身边,朱家小两口日夜兼程一路辗转晋绥、晋察冀,终于在西柏坡见到了翘首以盼的朱家老两口。
在见到公公婆婆的第一眼,赵力平忽然发觉曾经自己内心那种担心颇为多余,因为眼前这两位盛名在外的夫妻,看起来与她的贫农父母并无差别。霎时间,赵力平心中最后的负担也消失了。
前排从左至右:康克清、朱德、赵力平,后排为朱德五个孙辈
自此,赵力平真正成为了朱琦的妻子,两人终在历经一波三折的求爱故事后,恩爱一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