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一批100个自适应机器人在华南制造中心成功投产,自适应机器人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同时,黎明带着新生;华南制造中心100套自适应机器人启动仪式和以非Xi智造为主题的力控机器人高峰论坛在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非Xi工厂成功举行。
适应性机器人功能强大
昨天,佛山市南海区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迎来了一个亮点时刻,华南制造中心第100台机器人投产下线,标志着中国第一批自适应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
什么是自适应机器人?传统的机器人是在结构化的环境中,利用轨迹控制来满足要求;另一方面,自适应机器人可以很好地控制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就像眼睛和手的合作一样。飞溪科技品牌总监高表示,飞溪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Xiaoxiao是全球首款自适应机器人,它将工业级力控制、机器视觉和AI技术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机器人只能在结构化环境中基于轨迹完成固定任务的局限。自适应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通过手眼协作来适应不确定的工作环境,完成复杂的任务。这样大大增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灵活性和生产率,为汽车、电子3C、通用工业、医疗、物流行业的企业用户提供插件组装、曲面操作、材料加工等应用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从几年前在美国实验室组装第一台自适应机器人样机,到今天在佛山生产下线第100台机器人,取得了无数的技术突破。这些成就离不开佛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华南生产基地的大力支持。飞科技CEO王世全博士表示,飞在底部传感器、伺服系统、核心机构部件、安全主控板、机器人操作系统、AI系统等不同技术上实现了高度的自主研发,完成了供应链的高度国产化。2020年,肥西公司成功与3C电子、汽车制造等领域的领先企业达成业务合作,在精密装配、抛光等生产环节部署应用自适应机器人,有效提高生产线的良品率和灵活性,部分应用已批量复制。
佛山每年投资1.5亿元支持机器人企业
近年来,佛山全力打造面向世界的国家制造创新中心,南海区作为佛山以先进机器人制造为重点的核心创新区,在引进智能机器人企业、鼓励R&D、机器人生产和应用、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菲菲在讲话中表示,佛山市政府于2018年出台了专门针对机器人产业的配套行动计划,每年投入约1.5亿元,支持和奖励辖区内的机器人产业。在南海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已达到相当规模,诺西科技是佛山机器人先进制造业引进的龙头。非夕团队不仅拥有国际顶尖的技术和人才,更拥有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非凡勇气和坚定信心。黄菲菲表示,佛山市愿与费Xi等坚持创新、科技引领的企业一道,共同打造美丽佛山,为中国先进制造业做出贡献。
事实上,佛山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越来越多的佛山企业积极拥抱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智能制造正逐渐成为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据了解,佛山传统产业中的机器人
目前佛山有110多家机器人生产企业,2019年智能设备和机器人产值将达到2600多亿元。计划到2025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就在南海区的中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华硕、埃弗顿、Eft、哈工大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云集;顺德两大财富500强企业美的和碧桂园,分别通过收购KUKA和打造博之林机器人谷项目,将人工智能行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天百中心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