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委、市政府正式发文《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为进一步提升《实施意见》的实效性,我市近日印发专项文件,安排2018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全力推进改革
今年,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是鼓励扩大民间投资,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资金投资管理机制,全面支持企业直接融资,改善企业投资服务,加强投资项目的事后监管等。加快建立和完善自主决策、规范政府投资、多元化融资渠道、高效服务管理的新型投融资体系。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投资
我市将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民间投资创新发展,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创新民间资本投资环境等。从而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的健康发展。其中有《中国制造2025盐城行动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211”工程》、《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千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等长期任务,以及申办全球智能能源大会、组织“短而快”小银企对接会、推动滨海新区纳入第三批全国增量分销业务改革试点、在网站上设立国家、省、市企业相关政策服务专栏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管理严格,操作规范
政府投资重点是重大基础设施、社会福利服务、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等公共领域项目。并且原则上不参与商业项目。制定发布《盐城市政府投资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盐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全面加强项目决策、审批、变更、招投标、资金筹集、审计监督等项目管理。各级政府以资金、土地等形式注资或注资的企业投资项目。注资金额超过法定资本的50%,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在资金来源审核、初步设计预算审查、新开工项目建设条件、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等方面,要求更高,措施更切合实际。
加强指导,提供支持
今年,全市将继续大力发展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终端和节能环保四大产业基金的运行。争取省级财政支持,推动建立中韩盐城工业园二期基金,支持中韩工业园建设。探索建立PPP资金支持重点政府项目和重大公益项目建设。推动设立城市发展基金,支持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同时,整合专项金融资金,扩大“苏小额贷款”、“小微贷款”等各种资金池,煽动更多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
全力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全市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总量达到280亿元,争取资产支持票据、双创债券等创新性债务融资工具落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双重创新孵化、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争取新的专项债券。提升企业信用评级,实现全市企业债券发行全覆盖。为了符合acc
深化“配送服务”改革,优化工作流程,梳理项目审批事项法定前置条件,取消所有不能设定为依据的前置条件,实现申请材料最简单、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时限最短、项目收费全省最低的目标。深入开展“多规融合”试点,加快“多评融合”改革,完善数字化“多图联合评审”工作机制,探索实施工业建设项目“三测融合”。减少行政许可事项,除涉及安全、环保的事项外,按照国家要求,取消通过市场机制和事后监管能够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工艺成熟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实施“不开会审批(服务)”改革,全面推行“网上办理、集中审批、联合评审、区域评审、代理制、不开会”的办理模式,实现“一站式受理、一码交易、一网结算”的综合服务。完善企业审批免费代理服务体系,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商业登记“许可证联办”、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零用地“不再审批,有效监管”。加强中介机构、协会、商会脱钩和中介服务清单管理,实现中介服务全过程网络化、规范化、透明化。建立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企业家图书馆”,组织以“发现盐商故事,弘扬盐商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举办“企业家讲堂”,深入开展“促进促解”活动,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盐城融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