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7日,国殇墓园在云南腾冲建立,里面祭奠的都是我们的抗日英雄,而在墓园的另一面还有四个跪着的日本士兵雕塑,日本政府几次三番威逼利诱中国拆掉这四个雕塑,对此中国提出了三个条件,却让日本哑口无言,这三个条件究竟是什么呢?
一圈三连,点个关注。
(一)
为了纪念我们的抗日英雄,全国修建了多个烈士陵园,而在云南腾冲有一个很特别的墓园存在,这个墓园就是国殇墓园。
它是为了纪念在腾冲战役中光荣牺牲的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阵亡的英雄们,因为有他们的努力和牺牲,在1944年的时候才能成功收复腾冲。
国殇墓园光占地面积就有37884平方米,而它的建筑也十分的宏伟,里面包含了建筑大门,陈列馆,中介词,烈士墓,纪念塔等等。
在墓园里面还种植了很多植物,比如松树,杉树,竹子,杜鹃花和山茶花等等,每一个细小的角落,都能感受到抗日英雄们的拼搏和英勇抗战的精神。
风景虽然很优美,但无法抚平我们心中的哀痛,这些抗日英雄在年轻时没有过上一天安逸的日子,将他们安葬后,希望他们在这里能够看到优美的风景。
国殇墓园一共埋葬了9618个英雄,“国殇”二字取自《楚辞》,而殇指的是在未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墓园里的抗日英雄们很多都很年轻,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就战亡了。
而他之所以不叫烈士陵园,是因为这支队伍并不属于共产党,而是属于国民党,国民党也被称为国军,国和殇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国殇。
而如今,国殇墓园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供大家免费参观,它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也是为了让国人能够近距离感受英雄们的付出和牺牲。
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抗日战争才能早日结束,我们才能过上如今安逸的生活;其次也是让国人不忘历史,自强不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而国殇墓园在修建后也曾遭受过严重的破坏,在中国文革时期,全国各地的国殇墓园都遭受到了破坏,其中损坏较为严重的就是松山和龙陵,不仅园内的建筑和墓碑遭到了严重的损坏,还有很多史料也被销毁或者遗失了,直至今日也没有被找回。
而腾冲国殇墓园的情况则要好很多,虽然园内的一座纪念塔和小墓碑被损毁了,还有部分抗日英雄的骨灰也被撒了出来,但史料还有墓园修建时的设计图纸都还是完好无损的,方便了日后的修复。
在1984年9月的时候,国家派人修复墓园,前前后后一共修复两三次,也正是因为资料完整,才能以这么快的速度完成修复,再次对外开放。
而腾冲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国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收复的第一个县城,这场战役整整打了四个多月。
为了收复腾冲,远征军死伤惨烈,他们用自己的血液和生命战胜了日军,而那场战役远征军们究竟经历了什么?现场又究竟有多么的血腥和恐怖?
(二)
云南腾冲是远征军收复的第一个被日军占领的城市,在这里发生过激烈的战争,后来被称为腾冲战役,这场战役中牺牲的英雄都被安葬在了国殇墓园里,而远征军们为了赶走日军究竟做出了那些牺牲呢?
日军在历史上是有名的罪人,他们制定了侵略计划,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被日军侵略和压迫过,比如中国,韩国,朝鲜,菲律宾和越南等等,而中国为了赶跑日军,做出了很多牺牲。
抗日战争于1937年爆发,全国人民都遭受了日军的迫害,而日军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们的最终目标是称霸世界。
为了攻打缅甸,日军将魔爪伸向了中国的西南地区,他们的第一站便是云南。
当时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都已经沦陷了,而国民党想要得到来自美国的军队物资,只能走滇缅公路这条路线,云南之所以会成为日军的首要攻打目标,就是因为云南是滇缅公路的要塞,只要切断了国民党的物资来源,国民党必然会失败。
国民党当然也知道云南对自己的重要性,所以立刻派人去镇守腾冲,而镇守的将领正是第二旅的少将龙绳武,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儿子,国家对他也是给予了厚望,不然也不会让他镇守如此重要的地方。
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龙绳武看似有勇有为,实则外强中干,贪生怕死。
在1942年5月10日的时候,292名日军攻打腾冲,在得知日军在腾冲附近驻扎,随时准备攻打腾冲时,他明面上做好镇守的准备,私底下却派人转移了自己的家人和财产,随后便带着自己的部下,偷偷逃走了。
而日军则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腾冲,城内的老百姓们也成为了日军的俘虏。
自此之后每日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人和孩童们直接被杀死,男子被当作苦力,女子则成为了慰安妇。
一时之间,腾冲城内尸骸遍野,建筑也被大肆破坏,而城内的所有财富和粮食都被日军搜刮得一干二净,宛如蝗虫过境。
国民党在收到腾冲沦陷的消息之后,便派出10万远征军去收复腾冲,但远征军的人力和物力都十分的匮乏,与日军相比更是毫无胜算,所以就打算和当时驻扎在缅甸的英国军合作,一起攻打日军。
英国军在得知这个消息时还对远征军嗤之以鼻,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但一段时间之后,英国军的利益被日军损害了,他们便和远征军达成了协作关系。
虽然有了英国军的帮助,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打击,损失了一部分人力,但腾冲的地形复杂,属于易守难攻的地形,并且远征军和英国军没有默契,所以远征军的损失也非常多。
而腾冲城内的百姓们也没有坐以待毙,在刘楚湘的号召下,百姓们都愿意团结一致,拿起武器共同对抗日军。
但百姓们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在战斗力方面肯定是不够的,好在后面有了洪行的帮助,他是第二师的预备副师长,有了他的加入,民间抗日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而龙绳武的父亲龙云,他在得知儿子逃走,导致腾冲沦陷之后,他认为自己无颜面对城内的百姓,在得知有人在阻止民间抗日队伍时,他也加入了进来,除了他们,还有很多爱国人士也共同加入了进来。
因为有他们的帮助,经过几天的激战,远征军终于渡过了护城河,进入了腾冲城内。
但腾冲城内的地形十分复杂,街道繁多,远征军们对腾冲城内的地形又不熟悉,而日军则利用这一地形突袭和攻打远征军,远征军也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虽然十分头疼,但远征军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一步一步地向城内逼近。
苦战两日后,日军被远征军包围,他们见没有任何退路,便毁掉了无线电台和所有文件,在销毁之后便集体自杀了,最终远征军俘虏了一男六女的日本士兵和四十多名慰安妇。
1942年9月14日,经过42天的拼死奋战,远征军终于赶走了日军,收复了腾冲,而滇缅公路也再次被打开,美国的物资能够送往中国,这也为中国抗日胜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为了收复腾冲,远征军的伤亡数量非常多,他们的人数远远少于日军,而他们的武器也很落后,这场战役结束之后,四个师的远征军,到最后就只凑得齐一个师了。
战争结束后,腾冲城内全是尸体,有远征军的,也有日军的,重建家园是腾冲人的首要任务,但尸体该如何处理,腾冲的本地人也是费尽了心思。
腾冲战役开始到结束整整持续了一百多天,腾冲城内也全是尸体,抗日英雄的尸体被安葬了,而日军的尸体又该如何处理呢?
(三)
在腾冲被收复之后,当时的云贵监察使和老同盟的会员李根源等人便提议在腾冲修建国殇墓园,他们对这件事十分的重视,并邀请当时出色的建筑设计工程师吴正承来设计和带队施工。
耗费许多人力,财力和物力之后,这座墓园终于在1945年7月7日的时候修建完成了,而抗日英雄们都被安葬在这里。
在安葬的那一日,腾冲城里所有的百姓都来到了国殇墓园为英雄们默哀,他们很感激英雄们做出的付出和牺牲。
英雄们安葬完毕之后,如何处理日军尸体成为了一个很头疼的事情,这些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不可能会被安葬,而百姓们对其也十分的厌恶,不可能会埋葬这些尸体的。
思来想去李根源将军想到了一个极好的办法,南宋时期的英雄岳飞因为被秦桧陷害后死亡了,后人为了让秦桧夫妇向岳飞赎罪,便在岳飞墓前修了他们双手被捆在背后,跪着的模样,让他们永生永世地向岳飞忏悔自己犯下的过错。
李根源将军便是效仿了这个故事,专门划分了一个区域,修建日军的墓地,并命名为倭冢,组织大家将日军双手反捆在背后,跪着的形态下葬。
另外还在墓地的前面修建了四个日军跪着忏悔的雕塑,让他们永生永世地在这里忏悔,这四个雕像其中有一个是军衔极高的日军,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政府才如此的急躁,用尽各种办法让我们毁掉这四座日军雕塑。
1945年8月15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举国欢呼,之后新中国成立,中国与很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日本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中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经济发展很缓慢,日本政府抓住了中国的这一个痛点,在1997年的时候向中国表示愿意将日企引进中国,并向腾冲投资10亿日元帮助中国经济发展,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拆除腾冲的日本士兵雕像,另外中国还要归还日本士兵的遗体。
中国代表心中一直提防着日军,他很清楚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日军肯定不会如此好心地帮助中国。
况且从表面上看是中国获得好处,但实际上日军才是获利最大的一方,在听到前提条件之后,就只剩下冷笑了,中方政府也没有直接说不行,只是提出了三个条件,就让日军知难而退了。
第一个条件是拆毁日本所有供奉日本战犯的神社,比如靖国神社,第二个条件是为自己犯下的恶行忏悔,并向中国人民道歉,第三个条件是日本要修正自己的历史,不要歪曲事实真相,也不要轻描淡写的用一句话就描述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并向所有被日本侵略和迫害的国家道歉。
日本政府在听到这些话之后也有些愣神,他们没想到中国政府会如此的决绝。
在他们看来,他们给出的好处是非常多的,而中国缺少的也正是这些东西,他们不相信中国政府会一点都不心动。
为此他们继续加筹码,但对这三个条件却只字不提,中国政府见此也只是冷笑了一声,表示除非满足这三个条件,不然是绝不会同意的,无论日方给出多么丰厚的筹码,或者向中国投资多少钱,他们都不会更改这个前提。
也因此,这一次的谈判以失败而收尾,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直至今日日本政府依然在参拜靖国神社,历史也没有被修正,这一点让我们十分的愤怒,希望这些供奉战犯的神社能够早日被销毁,日本能够正视历史,向世界所有被其迫害过的国家道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