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巨人为什么倒塌,西方普遍给人灌输的原因是计划经济和集权制度,具体表现为:
1. 因为早在80年代,苏联经济就开始崩溃,因此苏联只有实行私有化和市场化。
2. 这是苏联人民自己的选择,他们选择了自由和皿煮。
但是这些都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苏联计划经济建立于1928年。到1975年的50年间,苏联的经济发展是非常快的,可以说除了日本以外,没有人可以望其项背。从1950年到197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4-8%,而丑国同期的增长率为3.3%,这一时期快速实现了工业化,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单一重工业经济比重过大,轻工业发展不良的问题,但是这不是主要的矛盾。
Ⅰ 西式解惑
从1975年至1989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慢,也并没有崩溃,只是加重了不平衡发展的情况。而第一次严重的下降是1990年开始的,而且主要原因也不在经济内部,1990年3月叶利钦当选俄罗斯共和国议会议员。同年6月,当选为俄罗斯主要行政长官。此人和他的团体开始运用政治手段破坏国家计划经济,导致经济首次出现了2%的明显下降。过了一年,叶利钦又把俄罗斯的大部分税收截留下来,没有上交中央财政。这一年苏联经济下降13%。如果说不破不立是他的行动与决心根源,但后来人在上帝视角总结发现,他的举措并没有使国家立起来。
1990年前后,西方的许多民意测验机构在苏联进行多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支持实行资本主义的人在5%-20%之间。高达80%的人民都希望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其中一项内容是:“你是否赞成在苏联实行丑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只有17%的人表示同意,83%的人表示不赞成。
苏联之所以解体,也有说主要是统治国家的10万人左右精英集团的贪婪。他们中大约八成赞成资本主义。背离了人民群众路线。
1975年到1985年,苏联经历了十年的缓慢发展时期,从高速增长到掉入相对平缓的增长应该说是一个客观规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长久地高速增长。当时内部有三条路线,第一条是对党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形成“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分权,经济上引入市场化,意识形态减少控制。第二条是回到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去,第三是用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暂时是第一条的拥护者,以后的发展是第三条路线,放弃社会主义。叶利钦作为最大加盟共和国,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俄罗斯共和国代表,实际选择的是第三条路线,但是为了顾及人民的反对,往往在外宣传时掩盖其想法,使人看起来也是采用第一条的路线。这比大张旗鼓公开宣称资本主义自由化要高明的多。大部分精英支持叶利钦。这也是戈尔巴乔夫晚年认为他不应该为苏联解体负责的原因,他认为叶利钦才是那个罪人,自己主张保留苏联,自己是被这些人逼迫的。这一说法可能是戈尔巴乔夫的真实想法,但是在世人看来也是惨白无力,因为就算成员国想要独立,你也没有采取措施保全,反而是抱守着教条式的皿煮自由,随他们而去,不会计算国家利益。被理想化却又天真的意识形态完全左右。
第二条路在精英内部很少有人支持,这些人虽然口头仍然重复官方的宣传,恪守共产主义理想,但是相信的人极少。他们开始盘算自己的利益。社会主义制度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大桎梏。当玩游戏的所有人都要纳投名状,没有纳的那一批人就成了大家打击的对象。于是腐败就成为了一种共识,一种通行令,一种身份保护与认同。淘汰游戏参与者的规则就不再是公平正义为国家民族谋福利,变成了排除异己,党同伐异及政治博弈。游戏控制者也开始想方设法让子女后代传承权力与财富。他们不甘于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想要摇身一变,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曾经屠龙的勇士已经变成了当年的恶龙。
然而这些恶龙的想法看起来成功了。比如切尔诺梅尔金,80年代他当过苏联天然气总公司的总经理,1992年后天然气公司私有化了,切尔诺梅尔金摇身一变成了天然气股份公司最有实力的控股人,目前他控制着全世界40%以上的天然气资源,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几个人之一。前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科尔科夫斯基,利用自己的职位创办了一家大银行,把原属于人民的财富变成了他个人的财产。但是也可以说他们是不成功的,因为他们其实也知道自己只是国外财团的白手套。
还有一个是西方宣传的军备竞赛拖垮苏联,这完全是舆论手段,虽然军备竞赛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是还没有到决定苏联崩溃的程度。更可能是里根政府宣传自己政府功绩的一种需要。
平心而论戈尔巴乔夫本意是不想国家解体的,他的理想状态是苏联的小伙伴都能真心认同他的理念,推进他的改革。但是因为被西方意识形态忽悠瘸了,始终相信自由皿煮就是救世的唯一良药。这时候有小伙伴提出不认同,他也能用所谓的普世价值说服自己去答应那个小伙伴。他就像被思想钢印控制的公知一般,一厢情愿地相信自己的改革方向是对的,只是改革地晚了。
Ⅱ 解体真相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初衷应该也不是那么邪恶的,他讨厌国家实行斯大林那种集权制度。这就要提一下戈尔巴乔夫的幼年。他童年跟随外公生活,6岁时候外公被捕,7岁时爷爷被捕,理由是脱落司机派。家族一般人因为农村集体化而闹饥荒饿死了一半,村里甚至有人全家都饿死。斯大林大清洗中戈尔巴乔夫家也被打成右派,受尽欺辱。所以对当时的苏联产生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也造成了他对斯大林的憎恨。
他为了他的理想改革也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放权。这一点和权利欲望膨胀甚至不惜推倒红色巨人的叶利钦来说是有区别的。他经常下到一线现场,不用专车,步行上班,子女也不上特权学校。应该说是高层中为数不多的正派作风。这让其他高层与这个领导人产生了距离。但是他终究更像是一个学究,治理国家显得简单浅显了些。政治上分权的结果就是树立了很多政敌,让西方势力趁机进入国家体系,舆论媒体被把持,党派林立,斗争白热化。经济上连休克疗法这一套极端的说辞都能相信。他经济改革却首先从禁酒开始,说是喝多了伏特加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就干的少了,还威胁国家安全,是坏习惯得戒。结果因此3年损失了670亿,酒鬼反而更多了。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些精英财团怎么就轻易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变得越来越腐败。不少人还成为了国外团体敛财的白手套。甚至有的人还能够自动把部分权力交出来。恐怕单单一个人性贪婪也只是说对了一半。对类似戈尔巴乔夫的少数人好像也说不通,他的改革可是极大地削弱了自己的权力,没捞到什么特别的好处。如果他想,他甚至可以效仿前辈,搞集权。那不是更能捞到茫茫多好处。即使戈尔巴乔夫曾因为幼年经历憎恨这种斯大林模式。以他为代表的的少数应该是真心实意地相信遵从西方的那一套改革能够成功。
应该说西方确实对苏联解体产生很大作用,不过不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更多的是在思想舆论、意识形态领域。资本主义观念也很适合激发贪婪与腐蚀精英,进而暗中形成对精英的控制。解体后的历史证明,一旦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资本主义,这个国家很容易就被西方奴役,成为其资源国附庸国,而该国的统治精英便沦为西方的代理人,不再是以前的实质统治阶层。
如此说来这套西方资本思想钢印就可以算是苏联解体的首要功臣了,控制了思想能让一个国家混乱、人心不齐、分崩离析,腐败丛生。然后不费吹灰之力买进资产,进而控制整个国家,强如苏联也不能例外。然而有什么更多资料可以证明西方思想钢印才是解体真正原因?打上思想钢印这一举动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又是怎么发生、怎么控制的呢?且听下回分解哈。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