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发布啦 0 0

前言

1976年6月15日,华国锋前往毛泽东的住处汇报工作,此时83岁的毛主席已经重病在身,行动不便,他听完华国锋的汇报后,十分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颤巍巍地拿起沙发旁小茶几的铅笔在一张白纸下写下三句话,其中一句话就是“你办事,我放心。”

而这句话也表明毛主席对华国锋的信任与支持。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眼光不错,在他逝世后,华国锋确实承担起了这份责任,那么上级究竟派了哪些人协助他工作?

临危受命 好友相助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选出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叶剑英、李先念和汪东兴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们协助华国锋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1976年是我国最艰难的一年。1月8日,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伟大的朱德元帅因病逝世;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一时之间,国家失去了三位优秀的领导人物,国家陷入危难之中。

这时,华国锋带着毛主席对他的嘱托站了出来,他要为祖国无条件的奉献自己,而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他需要几位对党忠诚、能干实事的人,于是他想到了这三位。

首先是汪东兴。之所以选择汪东兴是因为汪东兴是毛主席生前最信任的人,他长期负责毛主席的警卫工作。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汪东兴与华国锋的关系一直很好,两人退休后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晚年的汪东兴除了经常和华国锋见面外,已经不和其他人接触,他一辈子都在为国家做贡献,是时候好好休息了。退休之后,汪东兴总是拉着家人陪他一起出去旅游。

华国锋除了邀请汪东兴,还邀请李先念协助自己工作。华国锋与李先念很早之前就认识。当时华国锋在湖南任职时,李先念就是华国锋的上级领导。

每次华国锋遇到问题难以解决的时候,他会立刻请教李先念。李先念总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经验以及方法传授给华国锋。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之后,华国锋不断高升,进入权力中心,也就有了更多与李先念工作的机会,两人经常对一件事展开激烈的讨论,然后从中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

华国锋与李先念共事多年,他知晓李先念的品行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华国锋心中,李先念是不可缺少的盟友。

当华国锋上任后,他第一时间就邀请李先念协助他工作,李先念也没有辜负华国锋的信任。

上任后,李先念每天五点半或者六点就到办公室上班,晚上经常工作到很晚,他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孩子也经常见不到李先念。

即使这样,孩子对父亲也没有怨言。因为父亲曾对他们说过,现在的中国百废待兴,这正是他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

正是因为有了李先念的支持,华国锋才能毫无顾虑的勇往直前。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奋发有为 “偶像”相助

华国锋上任后,除了请李先念、汪东兴协助自己外,他还邀请了叶剑英。对于华国锋来说,叶剑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叶剑英与华国锋相差24岁,华国锋刚刚参加共产党的时候,叶剑英已经是党内功勋卓著的领导人,打过上百场大大小小的战役,有着丰富的军事作战能力和领导能力。华国锋从小就崇拜叶剑英,一直渴望与叶剑英共事。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1963年,两人第一次见面,当时华国锋要陪同叶剑英访问毛主席的故居。在前往韶山的路上,经过的每一位乡亲看见华国锋都会与他打招呼,有的还会停下来与华国锋唠唠家常,比如今年哪户人家的收成好;谁家今年娶媳妇了……

叶剑英从这件事情看出华国锋一定是平易近人、干实事的人,十分满意,对华国锋有着深刻的印象,不过由于两人不在同一个领域工作,这次见面后,两人就没有了交际。

1975年两人有了第二次交际,当时两人参加会议,华国锋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当选为副总理,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叶剑英当选为国防部长,两人有时工作会遇见,但是依然接触不多。

后来,毛主席逝世,将领导权交给华国锋,有许多人对这个结果不满意。叶剑英与华国锋接触过几次,他知道华国锋既有基础工作经验,又有在省和中央工作经验,同时为人本分,他是当下最好的人选,为了党、国家和军队的前途,叶剑英站出来无条件支持华国锋。

华国锋也需要叶剑英辅助他。在华国锋任职时,叶剑英总是毫不保留的夸赞华国锋,认为他是党和人民的英明领袖。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踏实做事 坚守使命

虽然,华国锋在1977年事业达到了巅峰,但是他的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据华国锋的同事所说,华国锋言语不多,为人低调,不露锋芒,能取得今天这个成就全靠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华国锋1921年出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被侵略阶段,国家陷入危难之中。华国锋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实施的暴行,内心气愤不已,他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但是他深知自己年龄太小,唯有发奋学习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于是他每日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

后来上中学的时候华国锋认识两名中共地下工作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华国锋会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籍,了解一些革命思想。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华国锋离开家前往交城山,在这里他加入了抗日游击队,成为一名共产党,并且将自己的本名苏铸改名为华国锋,寓意就是‘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以此来表明自己抗日救国的决心。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战争结束后,华国锋随着军队来到湖南。在湖南工作的时候,华国锋将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他有序地指挥地下党同志,发动群众进行救灾、剿匪、土改和生产等各项工作。华国锋一直忙于工作,很少回家,有时为了实时了解到百姓的生活,华国锋还会亲自拜访老百姓。

在拜访老百姓的时候,华国锋制定了三条规矩:第一,在老百姓家里,坐板凳的时候不要吹灰;第二,老百姓做饭的时候,要帮助他一起烧火;第三,吃饭的时候要和老百姓唠唠家常。

之所以制定这三条规矩,是因为曾经发生了一件事情。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1949年10月,天气有点寒冷,华国锋和警卫员下乡准备随机拜访一户老百姓。当华国锋看到一座矮小的破烂的棚子,内心丝毫没有抵触,弯着腰走进棚子内,他看到里面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蹲在那里生火,旁边还有一条脏兮兮的凳子。

正当华国锋准备坐上去,他的警卫员拦着他,并弯腰将板凳的灰尘吹走。华国锋看到这一幕很生气,但是没有说什么。

他径直走向老乡,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帮男子添柴,一边和他唠家常,询问最近的情况。

回到县城之后,华国锋语重心长的告诉警卫员,不要以为当了官就嫌弃老百姓,随后制定了上面那三条规矩。因为这三条规矩,华国锋大大增进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

1953年,华国锋初见毛主席,也正是这次见面毛主席注意到了这位为民做实事的年轻人。

毛主席原本想去家乡湘潭视察一下,看看如今的家乡发展的怎么样了。但是当时湘潭没有开通列车,毛主席的专列停在了株洲。华国锋是湘潭县委书记,他知道这件事情后赶紧赶到株洲向毛主席汇报湘潭农业互助组等情况。

毛主席被眼前这位态度诚恳、专业负责的年轻人所吸引,忍不住多问华国锋几个问题,华国锋全部答出,而且每一个问题都有自己深刻的见解,毛泽东听后十分满意,笑着夸赞华国锋:“你这个年轻人还是沉得下去,深入群众,实事求是。”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1955年7月,毛主席根据家乡的情况写了一篇文章,很快得到地方干部的回应。华国锋经常前往湘潭地区调研,外加上他之前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于是他结合湘潭的特点写出三篇文章呼应毛泽东。

文章一经发表瞬间引起毛主席的兴趣,并且接见了华国锋。华国锋面相忠厚、态度诚恳、踏实负责再一次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5年10月,毛主席邀请胡国锋参加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在会议上,毛主席热情的向大家介绍华国锋,并邀请华国锋在会议上介绍湘潭地区合作化的经验,供大家学习。

华国锋在会议上认真的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以及看法,受到大家的关注与认可。1959年,毛主席亲自提携华国锋为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

因为华国锋常年在农村调研,所以他清楚地知道农业的重要性。他在任期间一直积极发展农业。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1960年到1966年,袁隆平发现了几株天然杂交水稻,这种水稻的产量很高。经过几年的人工栽培,他发现可以培养出来,于是他发表了相关的文章,文章一经发出就引起了华国锋的注意。于是,他全力支持袁隆平。

当袁隆平遇到一些难题时,内心十分愧疚,认为自己没有做好,华国锋则一直积极鼓励他。当袁隆平需要合适的地方进行培育水稻,华国锋二话不说直接提供150万元资金。

袁隆平曾说,如果没有华国锋同志,杂交水稻很难在全国推广,正是华国锋同志的支持才促使杂交水稻的成功。二人因为此事还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总结

有人认为华国锋是开明的领导者,正是因为他的无条件支持,才使杂交水稻在全国推广成功,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

也有人认为他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出生贫寒,却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成功,在国家危难时期挺身而出,他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76年,华国锋自认无法胜任中央军委一职,上级派谁协助了他?

参考文献

[1]林佳 华国锋自述:1976年临危受命[N]今古传奇 2015年第1期

[2]黄梦怡 “和老百姓一起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华国锋:毛泽东家乡的父母官[N]今古传奇 2021年第5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