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会见海外到访朝鲜的一行宾客。宾客出于对金日成的尊称,自己说话时都会自觉地站起来交谈。
当交谈轮到一位来自中国重庆的老妇人时,她刚想站起来说话,金日成急忙示意她坐下,然后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对老妇人说到:“你不用站起来,坐下嘛,你和他们不一样啊,你可是我最为珍贵的一个客人,也是我最好的一个朋友,你说话就不要站起来了,这样显得生分,我不喜欢。”老妇人听到金日成的劝阻,随即坐了下来。
图|胡真一与金日成
原来这位老妇人叫胡真一,金日成为了在中国找她,前后花了五十多年的时间,后来
又在朝鲜专门为她立了一尊铜像,说她是作为朝鲜人民朋友的最好见证。
一、因丈夫成金日成好友
胡真一原籍辽宁,1920年出生。和张学良一枪不放就丢东北不同,她从17岁就投身东北抗联,在白山黑水间和入侵东北的日寇作战。
当时东北抗联处于内无内援,外无外援的“孤儿”处境。“当时天天被日寇和汉奸围剿不说,还吃不上饭,要是春夏还好,还有点野菜挖着吃,但是冬天,几天没东西吃是非常常见的,饿的走路都晃悠。”胡真一深情地回忆说。
尽管抗日条件艰苦,但胡真一从心底里没有生出退缩的心态,坚持打击日寇,坚信胜利终属于他们。
1937年年末,根据上级调派,胡真一被调出作战小组,转而调入大兴安岭游击根据地的被服厂里面工作。
图|柴世荣
在这里,胡真一遇见了让自己为之动情的一个男人。此人是东北抗日英雄柴世荣,柴世荣当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领导者之一,由于胡真一先前常年身居一线,所以性格比较直接开朗,这种性格非常讨柴世荣喜爱,并提出要和他交往。
但那时候两人身份悬殊,因此一开始胡真一拒绝了柴世荣的追求。刚开始柴世荣以为胡真一是因为自己邋遢,不注意形象才拒绝的。
因此他再度找到胡真一言词恳切的摸着自己的胡子和头发说:“你是不是觉得我头发长、胡子邋遢形象不好才拒绝我?要真是这样我现在就把头发和胡子剃了,其实剃完收拾一下我还是看得过去的。”
面对柴世荣的真情告白,胡真一被逗得笑不拢嘴,同时他也觉得,这老小子真是对自己有感情,于是胡真一就开始对柴世荣敞开心扉,接受了他的追求。
1938年5月,两人得到上级组织的批复同意后,柴世荣和胡真一正式结成夫妻,之后胡真一再次跟着丈夫前往一线作战。
根据胡真一的回忆说:“那时候情况很不好,就连我也是随身带着一长一短两把枪,长枪是拿来打敌人的,短的主要是预防作战不利,用来自我了断。那时候我就暗地下定决心,就是死也不能落在日本人手里。他们不配!”
根据柴世荣的介绍,胡真一认识了金日成。当时金日成也是东北抗联军事力量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仅和柴世荣统一战线,还是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亲密战友。
当时日寇为了抓到这两人,悬赏金额都是3万大洋一个人。胡真一回忆说:“和柴世荣满脸胡子邋遢头发不同,金日成更简单,估计是懒得照顾形象吧,他长时间就一个光头形象!”

但由于柴世荣和金日成当时不属于同一支部队,所以胡真一对金日成的了解也没有熟悉到哪里去。要说两人真正的认识,还得从大家都去了苏联之后开始。
当时面对日本人开出的巨额悬赏,有些意志不坚定的抗联战士为了钱财出卖抗联领导人,当初作为胡真一入党介绍人的金枝和爱人就因为叛徒的出卖而牺牲。
自1939年开始,日寇又加大了对抗联的围剿程度,为了更好地保存抗联火种,经过党组织多方面的协商争取,濒临绝境的万余人抗联残部得以退入苏联境内,并在苏联的武装下,他们以苏联红军第88特别旅的名义再度组建起来。
在苏联特训的时候,由于柴世荣和金日成级别差不多,又住隔壁,因此两人经常一同上下班,两家人一起吃饭。久而久之,胡真一这才和金日成彻底熟络起来。
之后,金日成真正地把胡真一当成了自己的战友,更是一起革命的亲密朋友,不幸的是,柴世荣却牺牲在了1944年抗日胜利的前夜。
抗战胜利结束后,金日成作为朝鲜方面的红色领导人,回到朝鲜开始自己的革命、政治征途,而胡真一则回到了东北,在牡丹江司令部任职,担任指导员,开始准备全国解放事宜。
就此两人分别后数十年不再有联系,在这期间,胡真一也差点牺牲,当时回到国内工作的胡真一遇到国民党策动投降的日军叛乱,敌人冲进她家想要活捉她,幸好胡真一常年活跃战场,作战经验丰富。
图|年轻时期的胡真一
她不慌不忙地把孩子藏在床底,自己则依托墙面利用窗户举枪射击,经过短暂的交战,胡真一几枪就干倒了冲在前面的几个敌人,敌人惧怕,开始找掩护,胡乱射击,而胡真一沉着应战和敌人枪战周旋,最终坚持到支援部队赶来后才转危为安。
二、五十多年的寻友路
抗日战争结束不久后,仗着军事和经济实力占上风的国民党很快就撕破脸发动内战,但是没几年又被我军反推了回去,胡真一作为干部,也随着大部队南下,之后根据组织的安排,就此留在重庆工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为了支持朝鲜对抗美帝国主义,胡真一回家翻箱倒柜,把自己的金戒指和当年在东北无意挖到的半瓶金子卖掉,将所得钱财捐给朝鲜人民。
对于胡真一一心一意不问世事投身建设祖国不同的是,金日成回到朝鲜后一路高升,1948年成了朝鲜的最高统帅。
虽然金日成变成了主持全朝鲜工作的最高领导人,但是金日成从未忘记胡真一的帮助和友谊,所以金日成一有机会便会向中国打听胡真一的去向,不过想要在异国他乡的几亿人里打听一个人,谈何容易。
图|年轻时期的金日成
即便如此,金日成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只要有机会到中国,他都会向旁人提起胡真一,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个人,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金日成终于打听到了胡真一的行踪,这个时候两人距离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
1994年,朝鲜的大使馆人员在和中方工作人员闲聊时意外得知胡真一还尚在人世的消息,随后朝鲜的领事馆人员即可上报给朝鲜。
金日成听闻后情绪十分激动,他让相关人员立马邀约胡真一来一趟朝鲜,对于金日成的邀约,胡真一也非常感动。
1994年5月6日晚,胡真一在儿子的陪同下,乘坐火车抵达平壤火车站。迫不及待的金日成吩咐到车站接站的工作人员,接到胡真一后立马拍一张照片传回去给他看看。
金日成看到照片后十分激动和兴奋地说:“没错,就是她,他就是我找了很多年的好友胡真一。”说完金日成迫不及待地走到电话前拨打下榻的招待所电话。
对于金日成的激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表示从未见过金日成像今天这么“失态”,电话拨通后,金日成用汉语急切的说:“我是金日成啊,我的老战友,我找了你五十多年,今天可算找到你了。”
两人好像都迫不及待的要见面,就在电话里滔滔不绝地聊起了分别五十多年的经历。这五十年里,胡真一的日子过得十分曲折,性子烈的胡真一将苦涩的生活描述得十分生动,金日成听在耳里,也觉得十分有趣跟着笑了起来。
这就有了前面我们提到胡真一不用站着和金日成交流的故事,胡真一计划和金日成见面聊聊天后就回国,但金日成不乐意的表示:“胡真一啊,那么多年不见,你才来这里待了几天就要回去啊。少说也要多玩几天,逛逛我们朝鲜。”胡真一无奈,只得表示答应。
图|金日成与胡真一
见胡真一松口,金日成接着说:“这就对了嘛,住多一个月,趁这个时间多逛逛。”胡真一这一留又是二十多天。在陪同胡真一参观的时候,工作人员总是用报纸卷成一个圆圈有意无意地触碰胡真一的手指,虽然被胡真一注意到了,但是工作人员言语不错,胡真一也就以为年轻人好玩不当回事。
等胡真一准备回国时,金日成亲自给胡真一的手指带上一枚象征友谊的金戒指时,胡真一才明白年轻人触碰自己的用意,除了一枚戒指外,在临走前金日成还给了胡真一的儿子送上了一块瑞士手表。
三、胡真一的愤怒
在朝鲜旅游期间,胡真一发现朝鲜到处生机勃勃,对朝鲜的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大楼在建,道路在修,一切都在有序的规划中,朝鲜当时的场景,如同我们早年的改革开放之初一样。
所以胡真一觉得,不出几年,朝鲜人民也会和我们中国人民一样能够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但胡真一回国没多久后,金日成就病逝了。
胡真一从家中电视里得知这个消息后,犹如晴空霹雳。她随即前往驻北京的朝鲜大使馆吊唁。
图|金日成
1997年朝鲜在建成金日成纪念馆之际,金正日又对胡真一发出了邀请,让她再度前往朝鲜。
胡真一这回临行之际听说朝鲜此时正遭遇百年难遇的洪水。
考虑到之前她接受了金日成那么多赠与,因此就想着回馈朝鲜人民的时候到了。于是她拿出金日成当年曾赠与她的两万美元,又自掏腰包,求丹东市人大帮忙购买100吨精制面粉,以个人的名义运往朝鲜救灾。
对于胡真一的请求,丹东市人大高度重视,还安排了专人处理此事,很快就给胡真一凑够了100吨面粉给朝鲜送了过去。
胡真一到了朝鲜之后,先是吊唁了金日成的水晶棺,然后就和之前招待自己的那位副所长进行了一次意味深长的面谈。
当胡真一得知朝鲜还没有改革开放的计划和打算时,胡真一非常生气,她当着这位副所长的面怒斥他说:“你们这样搞太不对朝鲜人民负责了!!”
对于胡真一的斥责,副所长倒也不生气,而是耐心地回答说:“改革开放这种事情也要看各国情况,你们中国幅员辽阔,资源和人口都不是我们敢奢望了,还有你们的文化根基,是我们不能比拟的。在加上现在的国际环境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就盲目选择改革,最终我们将会沦为没有主权的殖民地。我们可不想在自己的国土上,出现肆意凌辱国民而不用负法律责任的外国人。”
图|老年时期的胡真一
对于副所长的言论,胡真一只能选择沉默,也许这就是各国各有国情吧。金正日接到胡真一赠送的面粉后十分感动,为了表达对胡真一的援助,金正日还特意为胡真一铸了一尊铜胸像。他认为胡真一作为朝鲜人民的好朋友,这是她应得的荣誉。
此后多年,胡真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前往朝鲜,当她每次去朝鲜都能看到朝鲜不断地在变化,人民的物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后倍感欣慰。2008年胡真一去世时,朝鲜驻华大使馆还专门派人出席了她的送别仪式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