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老理行
公元1280年开始建市的考纳斯,目前是立陶宛的第二大城市。
在1920至1940的20年间,考纳斯曾经是立陶宛的首都。
这座曾经的国都,全国第二大城市,其人口仅有40来万,它的城市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与我们国内的“大城市”不可同日而语,差距是"相当的大”。
不过,这些对我来说无关紧要,因为,我一心想去看的,是具有古风古韵的考纳斯老城区。
我自认为“老理行”还行,在考纳斯所呆的一晚上和一个半天的时间里,我“三进三出”考纳斯老城区,看美了,也拍美了,心满意足。
所以,我接下来呈现给大家的“片片”,是早、中、午三个时段凝固的瞬间。
坐落在立陶宛最大的两条河流尼曼河和涅里斯河交汇处的考纳斯古城,不仅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而且自然风光也很迷人。
在抵达考纳斯的第二天清晨,我第二次徒步前往老城区,当行走在尼曼河堤时,深深被两岸的自然与人文美景所陶醉。
【考纳斯城堡遗迹】
城堡建于13世纪,用红砖砌成,是立陶宛最早的防御工事,也是当时唯一的具有双层墙保护的要塞。
这里应该是考纳斯城市的起点,游览考纳斯老城区,当从这里开始。
据说,城堡原有四个碉楼,由于战争破坏和洪水冲毁等原因,目前仅存这一座碉楼和不长的一段城墙。
这一尊矗立在城堡内的武士跃马塑像,生动传神,催人奋进。同时也告知人们,考纳斯民众在历史上曾与入侵的十字军进行过殊死战斗。
从碉楼上俯瞰城墙和护城河
与城堡相伴的那条河叫涅里斯河,历史上,就是由于它多次洪水泛滥,使得考纳斯城堡遭到了较大的毁坏。
涅里斯河在不远处就与尼曼河交汇,从而形成了一个三角地带,而考纳斯城就建在这个三角洲上。
【市政厅广场】考纳斯老城最美的打卡地。从图片呈现的光影就可以判断出,这是早中晚三个时段拍摄的。
市政厅广场砖石铺就,是喀纳斯老城区的心脏,在它的周围,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现代雕塑,其中最著名的是前市政厅大楼和两座教堂。
【考纳斯市政厅】位于广场西边,通体洁白,远远看去,很像是一只白天鹅, 这也是考纳斯被称为“白天鹅之城”的来历。
此建筑始建于1542年(1970年重建),高53米,属于晚期巴洛克式建筑。在沙俄统治时期,曾被改建为东正教堂和沙皇行宫。现在为陶器博物馆,也是婚礼举办地。
【圣方季教堂】位于广场南面,素雅简洁的建筑,倒像是一座政府办公大楼。
广场中央立着迈罗尼斯塑像,他是立陶宛人民敬仰的一位牧师和画家,据说在前苏联统治时期曾被视为激进分子而受到迫害。
【考纳斯大教堂】位于广场的东北角,红砖砌成,沧桑斑驳的外表无言地诉说着它那久远的历史。
外观朴实低调,毫不起眼,内部却是金碧辉煌,华丽非凡。
真是“乌龟有肉在肚里”啊!
早晨的老城静悄悄
老城的魅力不在白天而是在晚上。白天的老街除过游人之外,几乎看不见当地居民。
而当华灯初上,街道两旁的露天酒吧便宾客盈门,人气旺盛。
在欧洲旅行,这种景象已是司空见惯。
美女也是老城的一大景观,千万不可错过任何欣赏的机会,人是最美的风景嘛!
在老城漫步,一定要细心留神,也许一抬头,一拐弯,就会有意外的发现,让人一阵惊喜!
在考纳斯新城,有一条横贯东西的自由大道,街道两旁有许多景观也值得一看。在这篇博文的最后,晒上几张:
这是考纳斯作为立陶宛临时首都(1918至1940年)期间的总统府,现在已开辟为总统博物馆。
矗立在自由大道上的维陶塔斯大帝雕像,作为中世纪立陶宛国的民族英雄,他深受立陶宛民众的爱戴。
看到一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市政厅广场自由纪念碑前做活动,我情不自禁地给他们“来了一张”。
在自由大道上,与陪伴我们跑了波罗的海三国的帅哥导游张力合张影,以作纪念。
【游览于2019年6月】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