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那么懒,整天休息,法国 GDP 还那么高。
两次世界大战都很拉胯,尤其是二战期间,那么容易就被德国干掉了。
战后,法国竟然变成了五常之一,太没有天理了!
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还莫名其妙还变成有核国家。
实际上,老牌帝国真的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
首先,有几点关于法国的错误印象必须要纠正一下。
其一,法国并不是弱鸡国家。
一战,法国为了战争的胜利,损失了一代年轻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后,法国就是国际联盟常任理事国。
在二战爆发后,法国迅速亡国,贝当组建维希傀儡政府。
戴高乐并不是一直留在英国,而是到了自由法国首都是阿尔及尔,收编了乍得、喀麦隆、刚果等地区,24艘军舰的大西洋海军,驱赶了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人,在卡萨布兰卡跟德国军队寸土必争。
二战期间,中国也是首都南京沦陷,大部分的重要国土被日本人抢占,几乎还手之力。
当时汪精卫的领袖地位不比贝当低。
蒋介石在西南诸省抵抗,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并无本质区别。
戴高乐自由法国虽然是殖民地,跟英属印度代理殖民不同,法国一直视殖民地为自己国土。尤其是阿尔及利亚,一直被法国当作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领土。
二战时期,数万非洲兵团也认为自己是法兰西国民,积极奔赴法国本土参战。
在法国看来,殖民地和现在的法国没有区别,都是共和国的领土。
二战后期的诺曼底登陆的确是美军主导的。
但是,后来普罗旺斯登陆中的35万人,法国人占了22万主力。
之后,每一寸法国土地的解放都是法国人自己打的。
不仅如此,法国军队还进一步推回了德国本土,派兵解放了比利时、捷克。
绝不是说诺曼底一登陆,德国就撤退了。
法国的解放和中国的解放区别很大,中国抗战八年艰苦是没错。
但是美国人丢了原子弹以后,在华日军瞬间投降了,不需要我们再次一寸一寸地收回国土。
因此,很多三方国家都认为:自由法国的战斗力和成果大于中国军队的。
其二,二战前的法国,影响力远大于今天。
二战时期,法国所有殖民地都当作自己领土管辖,直接领土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间接势力范围约2000万平里。
二战中,贝当政府不是无条件投降,是有条件停战讲和,保留南部国土中立自制。
退一万步讲,法国本无需跟德国死磕,跟英国也不是钢铁联盟。
德法对立200年,但英法打了1100年,直到今天多数法国人对德国人更有好感、讨厌英国人。
如今法国军队部署,比美国差点,也是全球基地,每个点人数不多,但都是滩头阵地,总共约15000人。
假如某个三方国家地区发生问题了。要说跟谁一对一,拉支机动部队远离各自本土,到南极洲附近PK单挑,除了美英能跟他斗斗,俄国都不行。
1997年法属澳洲土著叛变暴乱,本土正忙着希拉克总统选举,仅在24小时把法国远征军投放到两万公里以外。
因为海外领土比较多,所以法国领海面积世界第二。
此外,法国一半的军队都会被派到非洲太平洋等海外野生环境练习。
法国圣西尔军校,就是戴高乐、秋山好古(日本骑兵之父,日俄战争击败哥萨特兵团)、廖耀湘将军的母校,每年为中国解放军培养数十名校级军官。
其三,良好外交关系。
法国和非洲的关系,从新殖民主义的角度来说,法国在非洲的实力足以左右当地的经济为己所用,比如西非矿山和北非油井基本由法企开采。
日本经济腾飞时期可以购买澳大利亚的铁矿,然而却无法以金钱染指非洲的矿藏,毕竟还是法国的枪杆子出政权。
直到今天,非洲国家的海运、航空运输,被法航大量把持,例如非洲两个邻国之间可能没有直航,必须先到先通过法航飞到巴黎尼斯里昂转机。
也有答案提到英联邦和法盟,诚然英国确实在其联邦还有影响,成员国多数倒向美国。
这一点法国就不同了。
尽管今天的穆斯林移民社会问题严重,但是法国对整个北非还是有十足的掌控力,一方面是诸多非洲国家的通行货币西非法郎跟法国经济挂钩。
另外法国至今在非洲依然保有一万驻军,这对维持当地国际关系地缘政治是不可或缺的。
法日的关系,法国先后给日本排出三批军事教官,培养日本陆军海军。当然,也接纳了大批日本留学生。
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日俄战争中歼灭俄罗斯哥萨克兵团,后为日本陆军大将。
圣西尔军校
1884年,一个毕业于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海军工程师,抵达日本,为日本海军建造了第一艘军舰,并协助建设海军军工体系,计划直接导致了随后日清战争和日俄海战的胜利。
法国海军击败福建水师的时候,东乡平八郎领着自己的军舰在一旁观战,这为之后的甲午战争预习功课。
这时,法国在日本也有驻军,可随时调遣。日俄战争,为了支援日本,法国曾经拒绝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进入印度支那修整。
法美关系,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功不可没。
二战之后,法国跟美国关系很差,二者互相讨厌。
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法国人抵制美国文化,拒绝学英语。直到苏联解体,很多法国人才拿起英语书学习。
法国一直在北约和华约之间扮演大国形象,甚至一度还鼓吹加拿大的魁北克独立,率先与早期孤立的中国建交。
戴高乐时期的法国,还是北约对华封锁期间唯一给予中国技术支持的西方国家,因为军火生意是法国国家经济的重要组分。
冷战早期,英法两个老牌殖民帝国领土依然全球冠绝,美苏联合肢解其殖民地。
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导致美法撕逼。而苏联乘机警告核威胁,戴高乐决定一心一意自己研制核武器,从法属阿尔及亚起步,展开了长达40年的蓝色跳鼠核试验。
1995年前一直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1985年绿色和平组织的彩虹勇士号翻船在澳洲游行抗议法国在南太平洋的核试验。
时任法国总统毫不犹豫命令特工组织炸毁这艘游行船只,炸死多名荷兰籍和平运动者。法国对核技术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冷战期间,法国造核武器,弹头数量世界第三,不受北约华约核不扩散条约限制,核试验到1998年才结束。
在乌克兰战争以前,法国国防工业跟前苏联以及俄罗斯常有互通,俄罗斯也买了法国几艘军舰了,只是因为乌克兰问题最后一单毁约了。
如果法国武器质量不行,俄罗斯会买他帐吗?
其四,强大的产业力量。
法国主导产业不在红酒美妆奢侈品,跟中国很像,国家力量集中战略性企业、尤其是在能源、矿产、军工、航天、高铁。在以下行当,法国对英德两国都是压倒性优势。
石油、法国电力、阿尔法核能在欧洲大陆英伦三岛遍地开花。
石油、燃气、核电产业都是法国对外输出,本土几无他国企业渗透。而且能源也是工业命脉,硬通货在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动荡时期依然稳定。
自1966法国退出北约以后,就自己单干军工核武、因此今天法国是欧洲唯一有独立自主的完备军工的国家,这里的“独立自主”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依赖美国和北约,幻影战斗机导弹可以出口同美国竞争。
冷战期间美国防谍慎密,以致俄国很多飞机技术抄袭法国。
戴高乐是反美派,执政期间是独立于北约华约的第三支力量。
形容一下法国的状态,那就是穷兵黩武,几乎把全国最优秀的精英都放在了军工上。
大革命时期创立了政府机关系统,好比中国古代的科举,学而优则仕,著名代表有亨利-庞加莱和保罗-莱维。
直到今天法国前40大企业总裁几乎全部都是出自国家机关系统。
分支的国家机关系统,也是军工人才库。
冷战期间,法国核技术的领航员几乎全部出自这一系统。
1980马岛海战,阿根廷用法国飞鱼导弹一开始便击沉三艘英国军舰。最后撒切尔内阁不得不向法国求助,寻求破解之道。
20世纪除达索家族外,还涌现了一批航空先驱,截至一战前法国拥有超过30家飞机制造商、成为世界航空中心。
因法国一战损失太大,之后航空趋势以民用为主,1933年已有横渡大西洋的巴西航班。
二战之后,德国航空对法国输血。当时战败后的德国航空企业面临三种结局。
被苏联抢走。
英美给点钱没收。
但是,只有法国人愿意高价购买。
于是,在这种博弈形势下,西德或者公共占领区部分公司,就这样转手给法国人了。
其中,宝马公司的航空总工程师,为德国效力了近20年。
二战结束后,拒绝了美国的邀请,带着尚未完成的宝马-018发动机雏形以及团队,投靠法国。
1948年,宝马-018增压涡轮发动机完成。
因为这时已经转让给了法国赛风公司,这款新型发动机改名为SNECMA ATAR-001,宝马技术成为后来达索幻影战机的心脏。
法国的飞行技术远不止这些,达索飞机等几家企业全部是法国自己独立经营,只是偏私人飞机和军工领域,所以在中国露脸较少,此外还有飞行器维护、下游企业形成的一系列航空产业链。
结语
从1815年维也纳体系到现在,维持了世界大国地位只有法国和英国两个国家。
二战后,让法国重回大国地位是稳定欧洲政治格局的唯一选项。
虽然,法国在二战中贡献没有其他五常其他国家大,但是在新世界政治格局中维持欧洲和非洲的稳定,也只能拉出来一个没出多大力的战胜国——法国。
于是,法国成为五常之一。
这个有点靠不住的发达国家,现在黑、绿满地走,竟然牛哄哄到了现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