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哪怕是初出茅庐,也敢开创自己的一份事业,这是这个社会的安定与对创业者的扶持推动。
每一个创业者,不管是在哪个行业,创业的大目标都是能够要做大做强,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公司成为世界500强呢。
可是要知道,能列入百强榜单的那些企业,不管是三星还是宝马,奔驰,哪个不是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历经风霜,探索前行,才有的如此成就。
可见发展壮大的过程并不容易,而这500强中也有不少中国企业。那些企业有的自创立之初便可谓相当不易,简直是艰难中求生,比如汉阳铁厂和招商局集团。
他们发展到现在已经很是强大,但谁能想到它们是在大清朝饱受折磨时,为了抵抗侵略发起的洋务运动创建的试验品呢。
当初与它们一样的不少企业早已经被时代淘汰,唯有它们傲然屹立。
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在封建社会时期,东西方的发展并没有分出什么高低强弱,甚至在大清朝是,我们还有过一段十分鼎盛的时期,那时的清朝也让西方人羡慕不已。
可是后来西方开始变革,开始发展工业,这让他们的经济,生产等各行各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之伴随而来的便是他们的殖民狂潮。
他们以殖民扩张为目标,把矛头对准了比自己更弱的国家们。
而大清朝当时由于长时间的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流,错过了工业革命,让他们在这场变革之后彻底落后于西方国家,也让大清朝成为了西方侵略的目标。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枪炮让国人人人自危,也让大家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哪怕大清朝士兵再怎么英勇,手中的刀枪剑戟再怎么锋利,在西方的火器面前,还是显得不堪一击。
接二连三的对战失败,让大清朝开始思考,要拿什么才能与西方国家抗衡。
于是由众多王公大臣主导得以“自强、”“求富”为基调的洋务运动爆发了,他们的想法是,既然自身力量已经不足以与西方相抗,那就学习西方的先进之处,把他们的技术反利用在他们的身上。
这就是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对于这样的一个新方法,自然有不少人持反对态度。
可慈禧唯恐因为现在的一次次战争失败,导致自己的地位动摇,于是急需朝中重臣们的支持,而支持洋务运动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就是她所需要拉拢的力量。
于是慈禧便开始大力扶持洋务运动。有了掌政太后的支持,加上这些手握大权的重臣参与,让洋务运动很快地便在整个大清朝铺展开来。
北洋水师便是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我国的海防海军体系近乎于无。正是由于这次的洋务运动,才让我国的海军战斗力量有所提高,推动了海军的长远发展。
而洋运动的发展可不只局限于军事相关事业,在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身影,有李鸿章主导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等一系列新兴企业,从商业的基础项目上让清末时期的商业、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由张之洞创建的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为清朝铁路建设和武器储备等多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哪怕最初想要实现的目标十分明确,方向也的确是好的,可由于涉及的方面太广,却又没有完整的体系架构,再加上当时官场腐败又黑暗,使得洋务运动未能有长远的发展,未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虽然洋务运动失败了,没能达成他们最初想要的目标,可当时创建的很多企业,还是留存了下来,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
有些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倒闭关门了,但还有的却在一点点的发展转变中适应了这个世界,到如今还发展成为了世界500强的企业之一。
不局限自身,涉猎广泛的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便可以说是转行最成功的一个范例,提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是要提起招商银行,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了。
李鸿章之所以在当年会成立轮船招商局,是因为当时大清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所来来往的船只大多都掌握在洋人手中。
而港口的贸易流通数量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是令很多中国商人眼馋的,可他们想从中分一杯羹又太难。
于是李鸿章便提议成立招商局,以清政府的名义承担漕运之责,但所属名下各类别的分支又由商人所分担,这也能最大程度的令中国商人获利,从中瓜分原来属于洋人的利益,还能让洋人无话可说。
他的这个想法于1872年末正式实行。成立了轮船招商局,他的这部棋可谓走得相当正确。
在随后的几年中,所获的利润足以支撑自身发展。并且在1875年正式开始拓展业务面,成立了保险招商局。
由此开始一步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包括采矿、电力等都有所涉猎,这使得轮船招商局不再单单只是商业企业。
后来,他们还曾插手技术支柱产业,连中国第一条电话线都是由招商局牵头架设的。
而招商局最令人感到骄傲的还是在1876年,他们竟然能够成功地收购了外商资产。这在当时的大清朝无疑是令人震惊的。
收购成功不到一年后又与外商签订了齐价合同,要知道当时哪个外商不是看大清好欺负,妄图把自己的利益膨胀到最大,想要压大清朝一头。
可招商局凭一己之力便让外商妥协件的事情,振奋了无数为商之人。
在招商局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也随之要画上句号了。
但这并未对招商局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们如今的事业已经无需太多的官方插手,便可以自主发展。
在甲午战争之后不久,他们还投资设立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招商商局所属也从国民政府转手到了新中国的上海军管会,但不管怎样变化,招商局都在稳步发展。
从1951年~1986年这三十余年的发展中,招商局的体系在逐步成长,最终成为了第一家上市的中资企业,并在之后不到一年便创立了招商银行。
在2019年,这个有着近150年历史的招商局,他的名字出现在了《财富》公布的界五百强榜单之中。不止是他自己,还有他旗下的招商银行都位列其中。
而他们还不只是一次上榜,包括招商银行在内,他们上榜多次,且每次都在中上游,足见现如今的招商局影响力之大。
就连当年招商局曾发起创立的保险招商局后来拓展的子公司平安保险,也都能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不可谓不让人叹服。
现如今招商局和招商银行依旧是炙手可热的大企业,他们的发展壮大足以证明李鸿章当年的选择并没有错。
洋务运动后来失败了,但李鸿章的眼光还是很长远的。
有人说李鸿章在创立这些企业之初从中获取暴利,虽然此时令人不齿,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当年所获得那些利润比起后来招商局所做出的贡献,足以令人忽略。
而另一个与招商局一样,发展至今,世界知名的企业便是张之洞创立的汉阳铁厂。
从未被困难打倒的汉阳铁厂
只不过汉阳铁厂的发展之路,远没有轮船招商局那般好运。
汉阳铁厂本就是实业,并不能靠空口白牙的设想去成就事业,铁厂所需要的前期,中期准备十分庞大与复杂。
名义上虽说是铁厂,可实际上它需要拥有铁矿厂,铸铁厂,打铁厂等多方面共同实行才能达到一个转铁矿为铁器的目标,不难想象这么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多少资金。
哪怕慈禧当时有有心为洋务运动各行各业提供助力,也难以拿出大把大把的金钱投资到一个短时间内看不出回报的钢铁事业上来。
更何况慈禧本就是一个注重自己享乐的人,别人都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而慈禧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
于是在汉阳铁厂建之初,清政府对于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拨款也只是二百余万银。
可是这些钱只够汉阳铁厂初建,想要发展运作远远不够。无奈为了解决铁厂所需要的金钱与技术相关问题,只能向别国贷款。
短短的几年间,汉阳铁厂为了发展壮大,先后向德国和日本发出过请求,不断地借贷,已达到购入机器,聘请专家,开采生产等目标。
逐渐汉阳铁厂扩展成了集兵工厂,火药厂等多元素的重工企业,并且在这些产业上都召集了很多专家,在技术上也得到了支持。
一时间汉阳铁厂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飞速的时代。当时汉阳铁厂规模庞大,让我国的重工业在世界领域上都有了名字,而且在亚洲之内更可以称之为第一的存在。
虽然在金钱方面有很多都是借来的,但设备与技术却是实打实地运用在了我们本国的事业上。
可随着清朝一次次战败,大清的经济实力已经大不如前,根本无力在对汉阳铁厂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那么此时汉阳铁厂便急需转型,从原本的生产为重,转为销售为先。
可张之洞是个实干派,要他建立厂子,搞生产制造,他可能还行,但是要转产为销并不是他所长。
于是他找到了对于企业管理有着足够经验的人----盛宣怀。让他主营汉阳铁厂的相关销售问题,而盛宣怀不愧是张之洞看中的人,他一眼便看出了汉阳铁厂所面临的问题。
并且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他提倡修建铁路,并采用汉阳铁厂所制造的铁轨。
让中国人自己把关自己的铁路建设,在大大的建设成本之余,也能让质量有着绝对的保障,还能同时解决汉阳铁厂的危机。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直到2012年还在正常使用的汉阳造铁轨。
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大部分被日军侵占,彻底打乱了汉阳铁厂的发展。
但是原身虽已不在,关于钢铁制造的信念还在,汉阳铁厂的影响力还在。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武汉市汉阳区这个汉阳铁厂存在过的地方,新中国政府决定重新组建武汉钢铁集团。
虽然这里已经没有了往日汉阳铁厂的模样,但是武汉钢铁却继承当年汉阳铁厂的雄姿,继续为钢铁事业发光发热。
这里就像当年的汉阳铁厂一样,拥有着完善的生产销售链,并且由中央重点扶持,在重组了多家钢铁企业之后,武汉钢铁的地位一跃成为了世界第四的行业龙头。
并且在后来还登上了中国企业500强的名单,随着持续发展成功成长为了世界500强。
直到2016年经过国资委同意,武汉钢铁和宝钢集团实施重组。成为了宝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在宝钢集团的带领下,其旗下的各个分支覆盖了钢铁冶炼、电子控制等各行各业,并且得到了世界权威机构认可,能够出口到许多国家。
至今为止,宝钢集团依旧在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在钢铁领域继续探索前行,其未来不可估量。
或许当年洋务运动所创建的大多企业都已经被岁月掩藏,但洋务运动留下的痕迹却是一直都在的,不只是招商局和汉阳铁厂。
当年在纺织、造纸、印刷还有许多轻工业上洋务运动都起到了推进作用,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不管洋务运动的失败是眼光不够长远,还是思虑不够周全,但却是在给后世的企业奠基的同时,也给后世做出了榜样,正面也好,反面也罢,都是有益无弊的。
而现如今,在所有的企业的发展中,不管是大是小,都应该吸取前辈的经验,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时刻谨记,创业之初的初衷是什么。
是为了发展进步,在自身盈利的同时,必然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前面,毕竟先有国再有家。
庆幸能够生在这样一个安稳的时代,才让各行各业能有机会安稳发展,不至于重蹈清末洋务运动时的那些企业的失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