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又跌的稀里哗啦,两市共超4200只股票下跌,成交额依然低迷。
飘红的板块没几个,因此今天就不复盘了,简单聊聊我的一些想法吧。
大盘6000多亿的地量持续了一周,在宏观货币宽松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不可能持续太久的。毕竟资金是不会乖乖的待在保险箱里面的,他肯定会找一个出处。
能够承载这种体量的资金的行业屈指可数,如果再加一个能够提供给民间资本投资的行业的条件,那么放眼全球也是屈指可数的。
比如九十年代沿海地区如火如荼的外贸生意,2000年后的房地产,都是具备这种承载能力的行业。因此如果在九十年代去投资外贸生意,成功概率非常大。如果在2000年后投资房地产,也会赚的盆满钵满。这就是大势所趋。
而如今国际地缘政治不是很平静,加上老美频频打压,外贸生意肯定是比较艰难的。另外房地产也已定调,房住不炒,这个也大势所趋。因此,不管是目前的房地产,还是外贸,都很难吸引到更多的资本参与。或者说这些行业已经饱和,不能够再承载更多的民间资本了。
当然还有一些行业,比如平台经济,新能源产业链等,这种体量也是非常大的,能提供非常多的就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他们都是比较聚焦的行业,能够承载的资本非常有限,只能给少数人提供舞台。
因此我认为这些宽松的货币,大概率会流入资本市场,因为这个市场对资本容量可以说是无限大。增量的资金会助推金融资产升值,同样也能给融资的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金融资产升值会带来消费的增长;企业融来更多资金,就会扩大生产,继而提供更多就业,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也是老美目前的模式。但是他也有一个原生性的弊病,就是金融危机。这个等会再谈,接着往下聊。
我们都知道,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如九十年代我们的模式主要以出口拉动经济,当然主要是以工业品出口为主(不是资源类出口),因此他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进入工业化的国家,才有此条件。而我们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不像欧美等国家通过殖民和掠夺来完成的,我们是通过工农剪刀差来完成的,因此再往前看几十年,中国的农民承载了太多。想起了一句比较经典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和2009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欧美大量企业倒闭及裁员,最为典型的就是成立于1850年的雷曼兄弟,他是美国的第四大投资银行,在全球拥有大约2.5万名员工,规模实力如此庞大的银行集团,在金融危机面前也是不堪一击。这也是前文提到的金融市场原生性的弊病,任何事情都有两面,金融市场有他美好的一面,同样也有他不好的一面。
受经济危机影响,欧美国民消费需求骤降,而我们当时是以出口为主要导向的经济体,因此我们当时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据统计,金融海啸爆发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企业,前后累计破产企业6万家以上,直接造成2000多万农民工失业。
到了这个阶段,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非转型不可了,因此才有了4万亿的基建投资,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从这里我们的经济模式开始转变,从以出口带动经济为主的模式,转型到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投资型经济体。继而有了后来的地产经济,又因地产天生具备抵押性质(不动产),因此地产经济撬动了地产金融。
有了地产金融的加持,房地产就像插了翅膀一样,从此飞向天上。你要知道卖一套房子,可不是光卖土地和钢筋水泥,他连带的要卖装修,电器,家具等等,因此他是能够带动非常宽泛的上下游产业链的。随着房价涨到普通居民望而止步的时候,泡沫继而产生。前车之鉴就是日本的房地产危机。因此上层开始刹车,提出房住不炒的概念。
政府投资大型的基建,比如高速公路,高铁,动车,电力,宽带等等有天然的优势,可以做到无差别覆盖。但是对于像居民消费型投资就不如民营经济了。如果我们要从以政府投资型为主的经济体转型到消费型为主经济体(当然这个也是大势所趋),那么金融市场就非常重要。这时金融市场的作用同当初地产金融性质一样,他们都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金融市场主要的作用是给企业融资,企业融到更多资金,就会开发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也会扩大生产,继而提供更多就业等等,形成消费型经济体的良性循环。
小结一下,开始我们是以出口为主要导向的经济体,后因外部原因,开始转型为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经济体,再往后大概率是要转型以消费为主的经济体,那么金融市场就至关重要了。
所以,我认为宽松的货币,大概率会流向金融市场。因此我认为6000多亿的地量,不会持续太久的。
既然看多后市,那么这周我也就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了一些个票,具体的基本面啥的就不详细讲了,我想也没有人喜欢看,大概简单聊一下看好他们的大概逻辑。
1,大金融板块:之前谈过我对大金融的看法,就不再赘述,今天补充一点,我觉得大金融目前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超跌,涨多了就是利空,同样跌多了就是利好。
挑了两个票,宁波银行(银行板块),华安证券(证券板块)。当然大金融里面的平安银行业是很不错的,不喜欢的地方是市值太大了,涨的时候像蜗牛。另外大金融板块他们的节奏是差不多的,所以一个板块也不用买太多股票,挑两个基本面OK的,具有领涨性质的就可以了。
宁波银行属于城商行,前段时间城商行接连暴雷,利空不断,但是宁波银行没有继续大跌了,这个就属于利空出尽。另外近期城商行金融债发行提速,9月22日,就有南京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3家城商行发布公告称获准发行金融债券。我觉得这个利好可持续,对于该逻辑我比较认可。
券商的逻辑是比较明牌的,前面讲到对大金融板块我最看好的地方就是跌出了性价比。而券商联动性又特别强,前几天东方财富大跌,而整个券商板块没有被他带到沟里,从某种角度可以看出,券商板块已经有止跌迹象。
2,地产板块:在经济疲软的环境下,在房住不炒的框架下,加上前段时间的烂尾楼事件影响下,我觉得接下来房地产最大的逻辑是优胜劣汰,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将会进入淘汰赛,一些经营不佳的企业会被市场淘汰掉,留下来的都是非常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因此我选了保利发展。另外同地产配套的家电行业,我觉得格力电器也跌出了性价比。
3,国产软件:近期该板块反复活跃,主要是一些利好消息刺激,游资拉了一波投机小盘票,带动了该板块的人气。就目前的状态来说,是比较适合超短选手快进快出的。通常我不太喜欢参与这样类型的题材炒作,但是其中有一个票我还是挺喜欢的,就是中国软件。基于风险考虑,我下周即使参与也是非常低的仓位参与该票的。
以上几个票下周我会考虑建个底仓,当然会考虑盘口情况,和大盘成交量等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建仓我会在当天晚上复盘里面讲到。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
注意: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仅供交流与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