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革命家,往往都经历过生死考验,受父辈的影响,他们的子女也往往命运多舛。
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就有传奇的一生。且不说在战场上无数次出生入死,光是死刑场,贺龙就上了两次,眼看就要人头落地,却两次死里逃生。
与贺龙相似,他的女儿也曾多次死里逃生,坎坷波折。
她出生在长征前夕,冒着弹雨,忍着饥饿,与死神赛跑,与命运斗争。她好几次差点被母亲闷死,好几次差点被活生生饿死,好几次差点被炸弹炸死,好几次差点病死……
有一次,她甚至被贺龙不小心掉在半路,差一点永远和父母失去联系。
最后,她在“襁褓”中走完了长征路,成了红二方面军长征“年龄最小”的人。
她,就是贺龙的女儿,著名军旅作家,命运多舛的解放军少将——贺捷生。
贺捷生是贺龙和妻子蹇先任的女儿。
蹇先任与贺龙,有着一段非同一般的感情和婚姻。
蹇先任出生在湖南慈利县一个商人家庭,父亲蹇承宴思想开明,也很爱国。蹇先任18岁就成了中共党员,19岁参加暴动,20岁加入红军,成为一名女战士。
蹇先任所在的部队是红四军,军长是贺龙。这支部队的将士都是穷苦人出身,大字不识一个,就连贺龙本人也是一个大老粗,“两把菜刀闹革命”。
现在蹇先任来了,贺龙很高兴,说她是“大知识分子”,聘请她当文化教员,并召集全军开会,宣布成立训练队,全员学习文化,分批集中训练。
第一批学员开学典礼上,贺龙把20岁的蹇先任请上主席台,尊称她为“先生”,隆重介绍说:
“蹇先生是我们湘西第一个女红军,是大革命时期的党员。我贺龙是南昌起义时参加共产党的,比蹇先生晚,我要向她学习。”
贺龙这话说得很谦虚,但也不假。
贺龙比蹇先任大13岁,但他入党时间晚,甚至在南昌起义时还不是中共党员,而是在部队南下过程中才入党。蹇先任1927年3月入党,比贺龙的党龄还长了几个月。
贺龙当着大家的面公开表态,给了蹇先任一股底气,让她心生感激。
最初,蹇先任以为贺龙说的是客气话,却没想到贺龙私下找到她,非要拜她为师,要单独授课。蹇先任见贺龙态度诚恳,就一口答应了。
贺龙虽然性格粗豪,但是天赋聪明,在蹇先任的帮助下,文化水平提高很快。时间一长,朝夕相处中,贺龙对蹇先任产生了好感,那是爱情的冲动。
如同打仗一般的大刀阔斧,贺龙大胆向蹇先任表白了。
蹇先任有些惊讶,她还没考虑过感情和婚姻的事,所以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拒绝。
但是贺龙没有灰心,继续向蹇先任展开追求。
其实蹇先任对贺龙并非没有好感,但两人的年龄差距、家庭出身和成长环境的差别,都让她觉得有些不合适。所以,她再次拒绝了。
贺龙拿出了百折不挠的劲头,继续感情攻势。
渐渐地,蹇先任发现贺龙的优点越来越多,他宽厚,大度,勇敢,有担当,有责任心……在贺龙的不懈追求下,她终于被触动芳心,接受了这份爱情。
1929年9月,贺龙和蹇先任在战火中结为夫妻。
婚礼极为简单,没有婚纱,没有音乐,枪声就是他们的婚礼伴奏曲。革命时期的爱情,就是这么简单,虽不热烈,却无比真挚。
1930年,贺龙与蹇先任的爱情结晶降生了,这是一个女孩。
蹇先任想了想,你的父母都是红军,就叫你“红红”吧,也希望我们的革命事业红红火火。
红红出生不久,贺龙奉命率军东下洪湖,蹇先任带着孩子留在湘西工作。
贺龙擅长拉队伍、打地盘,到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反动派称其为“湘西悍匪”,这个鼎鼎大名让敌人谈之色变,却给贺龙的家人带来了致命危险。
由于叛徒告密,反动派四处捉拿贺龙的家人,蹇先任无处躲藏,只好抱着孩子,跟其他同志转移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
寒冬腊月,大雪封山,缺衣少粮,蹇先任把女儿裹在一条破棉被里,但这样的棉被根本抵御不了刺骨的寒风,红红被冻得浑身发抖,嘴唇发紫,甚至哭不出声。
艰苦的环境里,不到1岁的红红生病了,高烧不退,可山上没有医生,没有药,甚至没有厚一点的棉衣,蹇先任只能把女儿紧紧抱在怀里,祈求着有奇迹发生。
整整两天两夜后,红红终于降温了,她幼小娇弱的身体终于从滚烫变成了冰凉,可她的眼睛再也没睁开,奇迹终究没有发生。
痛失爱女,蹇先任悲痛欲绝,痛哭一场。
哭完以后,蹇先任擦干了眼泪,她知道流泪没有任何作用,上天也不会哀怜弱者,她选择了自己坚强,毅然踏上寻找红军和贺龙的征程。
之所以说是征程,是因为蹇先任根本不知道贺龙在哪里,那个年代信息不发达,贺龙率军南征北战,行踪不定,也根本不知道妻女遭遇了什么。
蹇先任只能到处打听,可等她到了地方,贺龙早就转移了,不知又去了哪里。
这样执着的寻找,蹇先任用了整整4年。
1934年8月,蹇先任终于在湖南大庸一带找到了贺龙,两人方才团聚。
在贺龙的慰藉下,蹇先任逐渐从失去女儿的阴影中走出来,怀上了第二个孩子。
1935年10月,贺龙接到中央命令,命他率红二六军团追赶长征途中的红一方面军。
此时,红一方面军已开完遵义会议,正大踏步向北方前进,而贺龙率领的部队还处在敌人的包围中,收到上级命令后,他决定寻机杀出重围,尽快转移。
这个时候,蹇先任已经怀胎十月,正在湖南桑植县南岔村的冯家湾待产,明明到了分娩时间,肚子却迟迟不见动静。
眼看转移在即,蹇先任心急火燎,贺龙很快就要带着大部队走了,自己挺着个大肚子,根本没法跟着走,可一旦落在后面生了孩子,娘俩可怎么办啊!
或许是肚里的胎儿听见了母亲的心里话,1935年11月1日,蹇先任在上厕所的过程中突然分娩了,这次还是一个女儿,她迅速派人给贺龙发电报。
贺龙正在前线指挥战斗,连续取得三场大胜,一举打破了被敌人包围的局面,捷报频传,军心大振,现在又传来女儿降生的消息,别提有多高兴了,美滋滋地炫耀自己“喜当爹”的消息,任弼时、关向应、萧克、贺炳炎等人纷纷向他道喜。
贺龙转念一想,该给女儿起什么名字呀?便问起大家的意见。
那时,萧克在贺龙的牵线下,刚娶了蹇先任的亲妹妹蹇先佛,两人成了连襟,他觉得贺龙刚刚喜得千金,又率军打了胜仗,便建议给孩子取名“捷生”,意思是在捷报中出生。
贺龙大喜:要得要得!这名字响亮!孩子就叫捷生!
孩子出生了,蹇先任卸下了一个包袱,可她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部队很快就要转移参加长征,一路艰险,前途未卜,这个刚出生的女儿能熬得过吗?
1935年11月19日,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长征。
这个时候,贺捷生出生还不到20天,很多人劝蹇先任带着孩子留下来,或者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但是蹇先任都拒绝了。
第一个女儿惨死的经历让她记忆犹新,她舍不得离开红军,舍不得离开丈夫贺龙,更舍不得丢下孩子。跟部队一起,跟贺龙一起,哪怕是遭遇不测,也要在一起。
就这样,襁褓中的贺捷生成了红二方面军长征队伍中最小的成员。为了行军方便,母亲用布带把她绑在怀里,跟着部队急行军,两天一夜走了120里,一点没有落下。
长征第一天,小捷生就遇到了一场巨大的危险。
当时部队抢渡澧水,小捷生跟着母亲过河,小船刚到江心,敌机冲过来就是一顿狂轰滥炸,炸弹在河水中爆炸,巨大的浪花险些把小船掀翻。
蹇先任紧紧抱着小捷生,用身体护着女儿,才强行渡过澧水。
过了江后,蹇先任解开襁褓,发现小捷生满身都是屎尿,哭得声嘶力竭,赶紧给孩子换尿布、洗澡、喂奶,又把换下来的尿布洗净、烘干。
等孩子睡熟后,蹇先任才感到疲惫,她已经两天一夜没吃没喝没休息,全身骨头像散了架,就在准备稍微休息一下时,号角又吹响了,她不得不抱上孩子继续出发。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蹇先任生下孩子只有20天,还没有出月子,可她拖着虚弱的身体,抱着嗷嗷待哺的小捷生坚持行军,这是何等的意志?!
尽管蹇先任努力照顾小捷生,但长征路上太苦了,由于长期急行军,加上很少洗热水澡,小捷生经常被屎尿浸泡,粉嫩的皮肤发炎甚至溃烂。很多时候,只有到了欢迎红军的村寨,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下,小捷生才能洗上一个热水澡。
鉴于这一点,有些人出于好心,劝蹇先任把贺捷生寄养给群众。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红军队伍中十分常见,既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成长,也是为了减轻大人的负担。
但是,蹇先任始终没有动摇,每当想起死去的大女儿,红红她都会坚定决心,不管多苦多累,都要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是何等的母爱?!
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巨大的苦难。
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贺龙率部队与敌人斗智斗勇,经常变换行军路线,甚至兵行险着,从敌人的鼻子底下穿过。
这需要保持绝对的安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暴露行踪,带来巨大损失。
这个时候,襁褓中的小捷生就成了一大隐患。为了防止她乱哭,蹇先任把自己的奶头塞进女儿口中,用布带把她紧紧捆在胸前,再用衣服包住她的头。
这样即便哭,也能遮挡一下声音。但是如果包得太紧或捂得太久,孩子就有窒息的危险。
有好几次,在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之后,蹇先任赶紧打开襁褓,一看孩子的脸都憋成紫茄子了,别提多心疼了,可是为了大部队的安全,她又不得不采用这种手段。
还有一次,部队在穿越乌蒙山区时,小捷生冻感冒了,发起了高烧,闭着眼不哭也不闹。
这一幕让蹇先任想起了死在自己怀里的红红,但她绝不允许悲剧再次发生,没有退烧药,她便用了一个土法子,用鸡蛋清加一小撮灶心土,搅拌一起敷在孩子的肚脐上。
令人称奇的是,这个土方子竟然治好了小捷生的病,她恢复了活力。
更令人惊讶的是,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征途中,蹇先任和小捷生从来没有掉过一次队。
贺龙虽然军务繁忙,日理万机,但他知道妻子太不容易了,便尽力搭一把手。有一次,蹇先任实在走不动的时候,贺龙就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骑在自己马上。
贺龙骑马速度很快,为了防止女儿掉落,他勒紧腰间的皮带,把女儿从领口放进自己的胸怀里,如同袋鼠妈妈的袋子里藏着一只小袋鼠。小捷生偎依在父亲宽大温暖的胸膛里,仿佛回到了妈妈的肚子里,很快变得安静起来,不哭也不闹。
马蹄飞驰,嘀嗒嘀嗒,一路的马蹄声,如同母亲的心跳,多少年过去了,这声音仍然回响在贺捷生的脑海中,父亲,母亲,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
有一次,在经过一个山垭口时,敌人突然从前后两个方向,迅速对红军形成包围之势。贺龙见状,决定趁敌人立足未稳,迅速指挥部队突围。
贺龙打马狂奔,与敌人短兵相接,激烈的战斗中,贺龙杀得兴起,忘了怀中的孩子,小捷生竟然一下子从他的怀里颠出来,掉进路边的草丛里!
贺龙完全没有注意到孩子掉落,其他战士拼命死战,也没有发现。冲出敌人包围后,贺龙率部队一口气狂奔几十里,等终于甩掉敌人,停下来喘口气的时候,正准备伸手拔腰间的旱烟袋,突然感到有些不对劲,好像身上少了什么。
糟了!贺龙像触电般打了一个激灵,孩子丢了!
贺龙立即掉头,火速骑马返回山垭口一带寻找。
半路上,几个伤病员看见贺龙策马狂奔,赶紧向他敬礼,贺龙没心思回礼,便呼啸而过。等跑过去之后,他下意识勒住缰绳,又跑回来问:“你们路上见过我的孩子吗?”
一个伤员举着一个包裹问:“军团长,是这个吗?”
贺龙一看熟悉的包裹,立即滚下马来,接过一看:正是女儿小捷生!她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正一个劲地吮自己的手指呢!
“是她!是她!”贺龙激动得无以复加。这位身经百战却从不掉泪的将军,在这一刻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喜交加,两滴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
原来,这几名伤病员落在了大部队后面,走到山垭口时,敌人已经离开,他们恰好经过小捷生掉落的草地,听见孩子的哭声,翻开草丛找到一个襁褓后,发现里面是一个婴儿,再见婴儿身上裹着红军的衣服,便知是红军后代,这才抱起她赶路,也救了小捷生的命。
有了这一次历险,母亲蹇先任再也不让贺龙带孩子了,此后不管多苦多累,她一直都把女儿抱在自己怀里,生怕女儿遭遇不测。
然而,生死考验才刚刚开始。
有一次,小捷生又患病了,病得非常严重,甚至不知道是什么病,不吃不喝,连哭声都没了,大家都认为她这次挺不过去了,有人找来一块花布对蹇先任说:“女孩儿爱美,走的时候用这块花布包包吧。”
可蹇先任不信邪,也不放弃,她把花布藏起来,想尽一切办法救女儿的命。几天过后,奇迹发生了,小捷生又能哭了,也能吃喝了,大家啧啧称赞:这个女娃命真大!
不管你信不信命,但贺捷生真的是命大。
此后,蹇先任抱着小捷生翻过了雪山,爬过了草地,遭遇了数不清的困难,有多少红军战士长眠在半路,而这对坚强的母女凭着无比坚强的意志,经受住了重重考验。
尤其是过草地时,蹇先任没有奶,小捷生也吃不上饭,饿得嗷嗷直哭,怎么都哄不住。很多人都知道小捷生是贺龙的女儿,要分给她们母女一点口粮,但蹇先任坚决不收,她动情地说:“粮食就是命,不能舍了别人的命,救自己孩子的命。”
这就是红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区别,这样的部队一定是战无不胜的部队!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宁夏将台堡,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蹇先任也抱着小捷生,历时近1年,走完将近2万里的漫漫长征路。
贺捷生人生的第一年,就是这样在长征途中度过的。尽管她还没有记忆,但这一段经历将成为她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后再大的困难,她也没有害怕过。
到达陕北后,林伯渠来看望贺龙夫妻,得知孩子已经一周岁了,却还总是在母亲怀里,便说:“都一周岁了还要抱?该放下来让她学走路了。”
“孩子长征跟过来,营养不良,小腿是软的,站不起来。”蹇先任解释道。
林伯渠抱过孩子仔细打量,小捷生又黄又瘦,脸上没一点血色,细胳膊细腿,佝偻着身子,像一只蜷缩的小猫,哪有一点孩子的活力?
看到这一幕,林伯渠当场流泪了。
在林伯渠的帮助下,蹇先任有了一条宝贵的羊腿,她不舍得一次吃完,每天用削一小块,慢慢煨熟炖烂,再加上一小碗米饭,一点点喂给小捷生吃,孩子的脸上才逐渐有了点血色。
吃完这条羊腿,蹇先任把女儿放在地上,在她的搀扶下,小捷生才勉强用自己的双腿站住了。再过几天,她挣脱母亲的怀抱,颤颤巍巍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长征胜利了,小捷生也学会走路了,贺龙和蹇先任却感情破裂,分手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贺龙任八路军120师师长,开赴抗日前线,蹇先任则被派往苏联学习,小捷生面临无人照顾的局面。
几经考虑,贺龙决定把小捷生送回老家湖南桑植,托付给两位老部下收养,再三叮嘱说:“乱世岁月,祸福难料,如遇不测,捷生可以改姓,但千万不能更名。”
就这样,小捷生没过一年安稳的时光,就再度远离了父母。
正如贺龙所说,祸福难料。贺捷生的童年充满了颠簸流离、贫穷饥饿、逃荒避难,先天不足加上后天乏力,她的身体发育不起来,甚至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
1950年,全国解放了,贺龙终于派人到湘西找到了女儿。
当贺捷生出现在他面前时,贺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瘦瘦的、双腿一瘸一拐的少女,竟然就是自己13年未曾谋面的女儿。
这一刻,贺龙再一次泪洒当场。
此后,贺捷生过上了一段真正安定的生活。
然而,伴随着贺龙元帅悲惨的政治命运,贺捷生也受到牵连,经受了又一波的磨难。
即便如此,这位多灾多难的姑娘也没有屈服,在当时严峻的政治环境下,贺捷生没有明哲保身,为了给父亲贺龙平反,她多次向周总理上书,奔走呼号,顽强抗争,她的骨子里跟父亲、母亲一样:面对困难,绝不屈服,绝不低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贺捷生终于迎来真正的幸福。
她步入军旅,也走上了军史研究和文学创作的道路,而且成绩斐然,其文学作品先后荣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被授予少将军衔。
不管取得了什么成绩,在贺捷生的心目中,永远忘不了父亲和母亲。
尽管贺捷生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普通孩子都能得到的父爱和母爱,有的只是凄惨和磨难,使得她一度对父母产生“怨恨”情感,但她终归还是在后来贺龙给予的深沉父爱中,走出了心理的阴霾,选择了谅解。
伴随年龄的增长,贺捷生越来越能理解父亲、母亲的爱,对父亲也就越来越思念,于是就有了《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元帅的女儿》、《远去的马蹄声》、《父辈的忠诚》等怀念父亲、母亲的作品。
贺捷生曾经说过,“父亲(贺龙)最珍贵的品质是忠诚,他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忠诚于自己选择的道路,忠诚于自己跟定的领袖、热爱的人民。”
这是一个女儿对自己革命一生的父亲,最高的赞美。
谨以此文,向伟大的革命先烈贺龙、蹇先任致敬!向屡经磨难而心向光明的贺捷生致敬!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