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和苹果均发布了新款的旗舰手机,手机热卖的同时,也把华为和苹果推向了风口浪尖。
其中网友们争论最多的是:“华为能否逆袭苹果?”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华为与苹果差距有多大?
营收与净利润:
2022年上半年华为营业收入为3016亿,净利润为150亿,净利润率仅为5.0%。
苹果同期营业收入为179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776亿,是华为的4.2倍。净利润为4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65亿,是华为的21倍。
其中占苹果收入半壁江山的iPhone收入达到了9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80亿,超过华为全部收入的2倍。
市值对比:
苹果市值为2.2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8万亿。
华为并未上市,如果根据净利润(市盈率)来估算的话,华为市值仅为7523亿人民币。如果根据营业收入计算,将达到3.76万亿人民币。
多数专家和媒体表示看好华为的弹性,给出了7—10万亿的估值,尽管如此和苹果的差距仍然很大。
世界500强排名: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华为排在第96位,下降44名。苹果公司排在第7位,下降1名。
财富500强是按照营业额排名的,由此可以想象华为的业绩下降有多大。
2022 年全球品牌价值 500 强榜单上,苹果以3550亿美元的估值连续两年蝉联冠军,其品牌价值比去年增加了35%。
华为排在第9位,品牌价值为712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8.6%,重新回到品牌榜前10名。
从以上几组数据来看,华为与苹果差距很大,那么华为与苹果究竟差在哪里呢?其实就是手机业务。
华为手机与iPhone
华为手机业务大起大落
华为在手机业务上,可以说成绩斐然,却也颇为跌宕起伏。
早在2003年11月,华为就成立了终端公司,开始研发手机。那个年代手机领域有一座大山,比“苹果”还要高的山,那就是诺基亚。
当时诺基亚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了恐怖的80%,步步高、联想被迫出售手机业务,金立、CECT重组,华为也只能苟延残喘。
这种状况在2007年之后开始有所改变,诺基亚错失了智能手机,国内手机企业有了喘息之机,但很快又被苹果、三星挤压了生存空间。
为了活下去,华为只好与三大运营商合作,但是运营商要求华为不贴商标,不做推行。
关键时刻,任正非拍板“做高端”,因为贴牌是没有出路的。他把得力干将余承东从海外召回,负责该项业务。
2012年,华为推出P系列第一款手机“Ascend P1”。手机厚度仅为7.69mm,同时搭载了960x540分辨率的OLED屏幕,后置800万像素的摄像头,售价为2999元。
2013年,华为发布第一款Mate系列手机,搭载了自研的K3v2的处理器,屏幕也升级为1280×720 HD高清大屏,售价也做了调整,为2688元。
P1和Mate1是华为进军高端手机的第一款产品,性能、品控、设计都与iPhone差距很大,市场反映平平,但华为选择了坚持。
终于,市场迎来重大转机。
2016年,华为发布了旗舰手机P9,这款手机采用了新一代金属机身,并采用了指纹识别系统。
在拍照方面,P9采用了独特的徕卡镜头,同时也是最早提供后置双摄(1200万像素+1200万像素)的厂商之一。相机体验进一步提升,可以通过模拟光圈调节来实现景深效果。
P9搭载了华为自研的麒麟955处理器,CPU达到了8个核心,GPU为Mail T880 MP4,在整体性能上有了巨大的进步。
P9引起了年轻消费者的强烈反映,就连苹果也开始重新面对华为这个对手。
2017年10月16日,华为发布Mate 10旗舰手机。
Mate 10 搭载了6.1英寸1280×720 HD高清分辨率大屏,采用了性能更加强大的麒麟970处理器,AI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Mate 10采用圆弧倒角和四曲面的机身设计,屏占比为81.95%,窄边框为2.16毫米,机身采用金属框架+玻璃。
Mate 10 后置 2000万+1200万双摄,镜头的光圈都达到了 f/1.6,比三星旗舰手机(f/1.7光圈) 和 iPhone 7( f/1.8光圈)都要大。拍照性能也更优秀。
此外,这款手机还具备IP67防水防尘功能。
华为Mate 10 在大屏、续航、功能、性能、信号上十分优秀,加上更加强大的拍照性能,已经接近苹果的iPhone了。
2019年,华为手机迎来了高潮
这一年华为首次在出货量方面超越苹果
Canalys报告数据显示,2019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前三的厂商分别为:三星、华为、苹果。
三星出货量2.98亿部,同比增长2%,市场份额21.8%,继续保持第一。
华为出货量2.40亿部,同比增长17%,市场份额17.6%,位居第二。
苹果出货量1.98亿部,同比下降7%,市场份额14.5%,位居第三。
2020年上半年,华为继续高歌猛进,在国内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IDC公布2020年上半年,600美元以上的中国高端手机市场数据,华为占比达到44.1%,位居榜首,苹果占比44%。华为以微弱的优势击败苹果。
2020年10月,华为发布Mate 40,与苹果的iPhone 12同期发布。
这款手机搭载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处理器,一经发售就“秒售罄”,火爆程度超过了iPhone 12 ,消费者加价1000元都不一定能买到,可谓真正的一机难求。
很快,华为因为“代工原因”,手机处理器被断供了。华为手机业务也直线下滑。
苹果公司的iPhone 卖出了2.362亿台,占比上升至18%,华为手机仅卖出3500万台,不足苹果的零头。
没有华为,苹果在手机市场可以说是“随心所欲”。
苹果的iPhone一直是稳稳的
iPhone一出生即巅峰。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 ,一块电池、几个按键、超大屏幕,这种极简的设计很快风靡全球,无数消费者为之痴迷,甚至被部分媒体誉为“上帝手机”。
乔布斯追求完美与极致,力求把iPhone打造成一款完美的产品。这种追求让苹果员工感到害怕,就连苹果的另外一个创始人也直言:“我崇拜乔布斯,但不喜欢他对待员工的方式。”
乔布斯激动地反驳道:“产品才是第一位的,而好的产品是人才与人才的碰撞”
乔布斯的人才团队不仅仅是设计手机处理器、操作系统的物理天才,还有诗人、作曲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等等。
这些人才的碰撞,产生了经典的iPhone手机。乔布斯时期,全世界都在等他的发布会,消费者要抢购新机,竞争对手要模仿、抄袭。
即便是乔布斯逝世多年后,苹果依然引领着创新。再加上苹果强大的A系列处理器、iOS操作系统,iPhone成为当之无愧的智能手机领导者。
想要全面逆袭iPhone?恐怕没人能够做得到,包括华为。
如果解锁麒麟处理器,华为能否逆袭iPhone?
很多网友认为,只要有麒麟处理器,华为手机就能全面超越iPhone,但实际上根本不会。
处理器方面:
华为的麒麟处理器性能落后苹果A 处理器。
当然华为也有它的优势,那就是在手机基带方面,而手机基带决定着手机信号,这也是为什么身边华为手机信号总比iPhone好的原因。
即便华为找到代工厂,也需要几年的迭代才能追上苹果。
操作系统:
华为的鸿蒙系统与苹果的iOS更有优势,鸿蒙的优势在于多屏协同、强大的分布式、物联网。
iOS的优势在于生态和优质的APP。
至于流畅度,安全性方面,随着不断的升级迭代,鸿蒙和iOS基本不会有差别。
总的来说,处理器、操作系统、拍照等手机性能方面,华为在迭代几次后会与苹果相当。但是,在供应链方面,苹果可是强大太多了。
苹果是供应链大师,华为无缘10强。
Gartner也发布了2021年全球供应链大师榜,榜单依次为:苹果、亚马逊、宝洁、麦当劳,其中苹果公司连续7年获得榜首。
Gartner还发布了2021年全球供应链榜单10强,其中前5名分别是:思科、高露洁、强生、施耐德电气、雀巢,中国有一家进入了榜单,就是阿里巴巴,排在第10位!
什么意思呢?10强虽然足够强,但在大师面前只是弟弟。因为苹果、亚马逊、宝洁、麦当劳太过强大,因此它们单独排了名次。
华为连10强都没有进入,距离大师榜首的苹果更是差距巨大。
在芯片代工方面,台积电够强了吧!全球芯片荒时,台积电直接宣布上调代工费10%-20%,但苹果例外,只涨价3%。
华为呢?已经找不到代工厂了,即便能找到价格也会上调10%-20%。
都说三星如何强大,三星屏幕世界第一。同样的6.1英寸OLED屏幕,卖给小米、OV高达800元/片,甚至上千元,卖给苹果只要350元。
富士康,妥妥的世界500强,代工大佬。但是库克临时更改了iPhone的某些设计,还要富士康按时交货。没办法,郭台铭只好亲自坐镇,加班也要完成苹果的代工任务。
国内企业欧菲光,给苹果供货时,市值达到了800多亿,失去供货资格后,市值仅有100多亿,甚至被迫出售了大量资产。
可以说只要进入苹果的供应链,就要受到苹果的掌控,甚至是压榨。
很多网友都看到过打开后盖的iPhone 手机,惊叹它的做工和布局,其实这个技术国内比亚迪、立讯精密都可以做到,关键你要提供合适的配件啊!
华为手机为什么看起来布局凌乱呢?因为华为缺少配件,配件公司给什么,华为只能用什么。苹果呢?要什么,配件公司就做什么。
总的来说,苹果手机的强大不仅仅在处理器、操作系统、设计等方面,更多的是在供应链的掌控上。
华为手机或许能在性能、设计方面与iPhone一较高下,但在供应链方面差距非常大。
写到最后
即便华为能够公平地使用全球资源,也无法超越苹果。
相信很多网友表示反对,iPhone的销售额占到苹果总销售额的一半,能够超越iPhone 才有机会逆袭苹果。
能够超越iPhone 吗?只要iPhone 14 把价格降到4000元,Mate 50 还能卖出去吗?
Mate 50也跟着降价? iPhone 14 降到4000,苹果依然有的赚,华为跟着降,就要赔钱。华为能赔得起吗?
所以,脚踏实地,慢慢发展吧!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共同讨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