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2月9日电中国世界卫生组织SARS-CoV-2可追溯性研究联合专家组9日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汇报SARS-CoV-2全球可追溯性对中国的联合工作。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中国迅速采取行动,积极通报疫情信息,采取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疫情继续在世界各地蔓延。为指导疫情防控,防止未来大流行的发生,中国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开展SARS-CoV-2全球溯源。根据2020年7月中国与世卫组织商定的职权范围,世卫组织于2021年1月14日向武汉派出国际专家组,与中国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分为流行病学、分子溯源、动物和环境三个小组,共同开展部分对华全球溯源。
联合专家组共同研究了大量疫情相关数据,考察了金银滩医院、华南海鲜市场、中科院武汉病毒学研究所等9个单位,与医护人员、实验室人员、科研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商家、社区工作者、康复患者、牺牲医护人员家属、居民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并不断收集科学共识。联合研究成果基本形成,主要包括:
在蝙蝠和穿山甲中发现了与SARS-CoV-2基因序列高度相似的冠状病毒,但相似性不足以使其成为SARS-CoV-2的直系祖先。貂、猫等动物对SARS-CoV-2高度敏感,提示蝙蝠、穿山甲、黄鼠狼等物种可能是潜在的自然宿主。
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后,普遍发现SARS-CoV-2被污染,尤其是水产摊点。华南海鲜市场的SARS-CoV-2可能是通过感染者、被污染的冷链产品、动物产品等途径传入,但目前仍不确定。在这个市场的动物产品的大规模测试中没有发现阳性结果。湖北省的蝙蝠和全国各地的大量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均未发现SARS-CoV-2。未发现疫情前后在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中传播SARS-CoV-2的证据。
2019年12月,SARS-CoV-2在武汉人群中有一定规模的传播,多数病例集中在下半年。华南海鲜市场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点之一,也是疫情初期疾控部门重点关注的地方。但是早期的案例搜索和分析显示,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等地也有案例。
联合专家组对SARS-CoV-2中自然宿主和冷链食品、中间宿主和实验室引入人类的可能性进行了科学评估(评估结论分为极不可能、较有可能和极有可能五个等级)。认为SARS-CoV-2更有可能通过中间宿主、直接传播或冷链食品引入人类,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
联合专家组还对全球可追溯性的下一步提出了建议。(记者王思班,乐)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海鲜市场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