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NIO.US)$$特斯拉(TSLA.US)$$理想汽车(LI.US)$$小鹏汽车(XPEV.US)$
1、前几天分享中说到对电车行业的整体思考,今天来交作业。
2、先说结论:电车行业红利期已经结束。对中国造车新势力出海尤其是去欧洲不是好的选择。资本市场方面,激烈的竞争将挤压每一家企业,短线每周的数据都可能引起股价的剧烈波动,中线市场策略和技术路线的选择或将决定企业兴衰,长线智能化和政策变化既是终极机遇也是终极风险。
3、电车行业红利期已经结束。2021年是行业蜜月期,已经一去不复返,资本大潮浇灌的蜜月催促行业过快进入hard模式,比较特别的是电车行业甚至是在主导技术路线都没确立的情况下进入hard模式的,换电vsCTC、纯电vs增程 基本上还是各执一词,你能想象智能手机行业是不是抛弃实体键盘都没定就进入红海模式吗?电车年销量预计还有200%-300%的增幅(以中国市场为例,月销从目前的50-60万辆上升到数年后120-150万辆是可能的),但资本2020-2021推动的行业暴涨吸引了太多新的玩家和产能,2022年开始的收缩又给玩家们过早套上了财务枷锁,刚刚蹒跚学步的小朋友们立刻要在百米赛道上一较高下,汽车行业的老玩家们虽然对这个赛道不熟悉,但他们是成年人,小朋友们虽然在造车新思维上胜出一筹,但尚且稚嫩的双腿恐难支撑起宏大的梦想。
4、出海尤其是欧洲对新势力不是好的选择。欧洲主要购买力担当西欧有悠久的汽车文化,以我对欧洲有限的理解想一下,德国相当部分高速不限速,200+的速度对电车友好吗?中国消费者喜欢的豪华感内饰真皮座椅欧洲人愿意为此付费吗?文化是深层次的东西,bba到中国也是各种加长,蔚来们的女王副驾确定能打动欧洲妹子吗?再说欧洲传统造车势力,据不可靠数据,2022年1-9月欧洲电车市场上大众已经超过tesla占据第一了,欧洲人对车多少有点类似对足球,每个球队都有自己的拥趸很多是持续数代人的。
中美是世界上电车发展最友好的市场了,新势力种种原因去不了美国可以理解,但本身中国还没做明白就去匆忙跑去欧洲,五六岁的孩子面对百米赛道上的老势力已经够难了,再和欧美职业选手赛一场是要逼死自己吗?商业不是豪言壮语,任何行业古今中外新势力尽量躲到角落野蛮发展才是王道,大叫一声冲出战壕大概率是烈士。byd这样有积累的老势力可以去,折腾得起,赢了苏炳添输了也赚经验。
1、资本市场来看,短线每周甚至关键的某天数据都会左右股价,这对企业极度不友好,管理层几乎不可能不被股价左右,很容易形成负向循环。中线可能角逐的是市场策略和技术路线,前者目前看理想可能好一些,老板像个生意人,知道赚钱和故事需要平衡,后者需要时间检验了,一旦走错回头代价很大甚至没法回头。长线可能要看行业政策和智能化。很多人觉得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有20xx年禁售油车的计划,但这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政策规划而不是政策,5年前和平发展是主题今天阵营化才是趋势,政策变起来堪比渣男,其实政策在电车发展中作用太大一直是我对行业心存疑虑的点,这和智能手机行业完全市场驱动是不同的。电是新能源吗?电环保吗?电车环保吗?阵营化的世界环保还会那么重要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是不确定的似是而非的。
智能化,看到tesla说纯视觉机器学习是终极方案,一方面我觉得如果真能做成的确是终极方案,堪比甚至超过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我又想起通天塔的宗教古训,心存敬畏不敢多想。
7、眼下这轮反弹太短了,周五美帝就业数据如果大大疲软可能还会弹几天,强劲的话大概又会开启一轮暴跌模式,空单还是要保持较大的安全边界,反弹则加,大涨大加小涨小加不涨不加。个人主要空的是蔚来,新势力都不看好,但理想似乎像个生意人,已经跌的太多了,蔚来预期空间最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