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发布啦 0 0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韶山毛主席纪念馆

1999年深秋的一天,韶山冲秋风萧瑟,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前像往常一样,游客排着长长的队伍。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排队进入纪念馆,大家渴望在这里了解伟大领袖毛主席生平事迹。

游客中有一个人身份特殊,虽然她年近六旬、头发花白,可精神状态很好,她就是毛主席晚年生活秘书兼机要秘书张玉凤。工作人员提前得知张玉凤要来,本想单独接待她,结果被她拒绝了。

在参观过程中,张玉凤静静地听着导游介绍毛主席的每一件遗物。因为南方气候潮湿,很多遗物都出现了霉点,她当场表示要捐献10万元,用于纪念馆添置防霉防腐和恒温设备。

当导游介绍一张毛主席跟专列服务员合影时,笑着说:“这上面还有您呢?”张玉凤看着照片中年轻的自己和慈祥的毛主席,嘴角露出了笑容,她喃喃自语:“是啊,这就是我年轻的样子。”

那一刻,张玉凤回忆起在晚年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点点滴滴。建国后,毛主席经常乘坐专列出行,能成为专列上的工作人员之一,张玉凤总认为自己很幸运。1970年7月的一天,26岁的张玉凤像往常一样,正在毛主席专列上打扫卫生。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张玉凤(左一)

张玉凤工作努力细心,多次受到列车长的称赞,毛主席对她也不陌生。这天,张玉凤接到列车长的通知,说是上级领导让她去中南海一趟。还没有来得及换衣服,接她的小汽车就来到专列停靠的车站。

张玉凤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中南海,一下小汽车,她发现时任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以及毛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已经在等待。两人把张玉凤带到办公室,询问她是否愿意到中南海毛主席身边工作。

在那个时代,毛主席在人民群众心中有崇高的威望,能在他身边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就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一点没有思想准备的张玉凤直接答应下来,但她没想到这件事对她后来的人生将产生什么影响……

进入中南海不久,张玉凤被任命为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她陪伴毛主席度过生命的最后6年。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的身体情况很好,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但是,毛主席到了晚年时,也如同普通老年人一样,身患多种疾病。

毛主席身体急转直下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1970年8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毛主席从江西回到北京后,经常出现低烧、咳嗽、浑身乏力等症状,这种情况在之前是没有出现过的。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毛主席

保健医生初步诊断后,怀疑毛主席患上了肺炎,但需要用X光等仪器进行检查才能确诊。然而,毛主席最反感的就是对身体进行检查,比如他后来眼睛患上老年性白内障,始终不愿接受手术。

周总理得知情况后,在他的亲自劝说下,毛主席才勉强同意接受仪器检查,最终确诊所患的疾病是肺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调整,毛主席的肺部感染情况有所好转,可毛主席毕竟77岁了,这让张玉凤非常注意他的身体情况。

张玉凤来到身边不久,她就发现毛主席作息时间很不规律,经常在该吃饭时顾不上吃饭,熬夜批阅文件更是家常便饭。现在人们经常说养生,在张玉凤看来毛主席的养生之道就是看书、学习。

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张玉凤就说:“毛主席并不注重个人的饮食生活,也不注重养生。主席不拘小节,还保留着早期质朴的农民生活习惯,比如饭粒掉到桌上,用手捡起来就放进嘴里吃了,如果从现在的健康角度来讲,肯定不卫生,但他考虑的是珍惜粮食。”

在毛主席身边其他工作人员看来,张玉凤是一位细心、举止文雅的女性,她待人诚恳、从不张扬,来到中南海工作前已经结婚,爱人刘爱民是铁道部的一位处长。张玉凤为了尽可能照顾好毛主席的起居,一度自学了很多护理方面的知识。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晚年毛主席和工作人员合影

冬春之际的北京天气严寒多变,毛主席也不断感冒咳嗽。1971年春天,毛主席再次因感冒引发支气管炎。这是一个并不严重的疾病,可毛主席还是熬夜批阅文件,结果加重成为大叶性肺炎。

由于毛主席不愿意通过注射抗菌素来治疗肺炎,医生只能让他口服抗炎药,但这无法彻底治疗肺部感染。张玉凤则更为细心观察毛主席病情,还记录以便及时汇报。毛主席还是不愿意规律生活,而且不喜欢批阅文件时有人打扰她。

这让工作人员都非常着急,如何才能劝说毛主席按时吃饭呢?大家想来想去,最终这个任务还是落到了张玉凤的肩上,原因是张玉凤深受毛主席信任。举一个例子,当时毛主席把私人保险柜的钥匙交给张玉凤保管。

张玉凤接到任务后,找一个毛主席正在工作的时间走进他的书房,劝他应该立即吃饭。一看到张玉凤来了,毛主席直接说:“你怎么突然进来了?你难道不知道我工作时不要打扰嘛?”

张玉凤也比较生气,她直接把饭菜端到毛主席面前,还说:“主席,人是铁饭是钢,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即使是工作,你也得把饭先吃完!”看到张玉凤一脸严肃,毛主席笑了,他放下工作开始吃饭。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毛主席和张玉凤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因病逝世。毛主席和陈毅有着深厚的友谊,两人在井冈山时期就密切共事。根据葬礼流程,陈毅追悼会定于1月10日下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1月8日,周总理批阅中央军委送来的悼词,当晚他又让秘书送毛主席审阅。毛主席批阅后,没有表示要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事实上,毛主席这时身体情况很不好,腿部明显有浮肿现场,血压也不断升高。

然而,就在陈毅追悼会将要举行前一个小时,毛主席突然决定要去出席。1月的北京,正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毛主席穿着睡衣,下身只有一条薄裤子,顾不上换衣服,他让工作人员把一件“毛式服”套在睡袍外面,在外面又穿了件大衣,然后在张玉凤搀扶下坐上小汽车,直奔追悼会现场。

张玉凤回忆说:“毛主席晚年身体不好,他的腿走路很困难。1971年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上汽车时,毛主席几次想踏着车门台阶上去,但就是上不去。后来还是我扶他上了汽车。他的腿困难到这种程度,令人惊讶。”

回来后,毛主席的身体更加虚弱,无论是腿部浮肿,还是肺部感染都明显加重,还伴有低烧症状。这期间,毛主席更多的时间在躺在那张宽大的木板床上。不久,毛主席因肺心病导致心律失常突然休克。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毛主席和陈毅

经过医疗小组抢救之后,毛主席转危为安,但这次休克给毛主席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到1972年下半年,因患上老年性白内障,毛主席的视力越来越弱,有时连大字的报纸也无法阅读了。

因为医生建议只有等白内障长成熟后才能动手术,而毛主席每天都要读书,于是中央给毛主席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芦荻,专门给他阅念读古典文学作品和古文书籍。至于现代文和一些文件,则由张玉凤来负责念读。

在毛主席接受眼睛手术前的一年多时间里,都是这样来读书和批阅文件的。在张玉凤看来,晚年毛主席尽管身体、视力都不好,可看书、学习一刻也没有停止。

张玉凤后来感慨地说:“主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看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轻‘小养’重‘大养’,看书学习就是他的精神生命,他真正践行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1974年6月,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徐业夫病逝。徐业夫从建国后就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他病逝后机要秘书的位置便空缺。当年7月17日,张玉凤被任命为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对于这突然任命,张玉凤颇为担心,一连几天都睡不好。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张玉凤(前排右二)

当正式接到正式任命通知后,张玉凤鼓足勇气向毛主席表达了内心的担忧,她说:“主席,我恐怕难以胜任这项工作。”毛主席则一改以往严肃表情,他看出了张玉凤内心的担忧,便安慰道:

“其实,做我的秘书也难,也不难。不难的是,我不需要你们这些人写东西,只管收收发发;难的是要守纪律。你做秘书,可以看中央给我的文件,而汪东兴、张耀祠他们不能看,包括我的家人李讷李敏、毛远新他们,我不让看,他们也不能看。”

毛主席还说:“还有,你不要以为当了我的秘书,就可以指挥一切了。过去,我身边有个卫士,我让他给总理打个电话,他打电话时可神气了,我看了就不舒服。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自己是为谁工作,代表谁办事。”

对于毛主席的要求,张玉凤牢记于心,后来她把机要秘书这份工作做得很好。1976年元旦当天,各大官方报纸头版都刊登了10年前毛主席创作的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全国民众还注意到,在两首词的标题下印刷着“毛泽东”,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毛主席在签名时双手颤动。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毛主席和周总理

进入新的一年,毛主席的身体情况急剧恶化,一度出现两次严重心梗。1月8日,周总理病逝。这时毛主席已经无法独立行走,根本无法去参加周总理追悼会,他忍受着巨大的病痛度过了最后一个春节。

7月6日,朱老总病逝。短短几个月时间,两位跟毛主席并肩战斗近半个世纪的战友都走了,毛主席悲痛万分,身体精神都大不如前。一天,毛主席突然让张玉凤念读《枯树赋》,这篇赋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

据资料,毛主席至少有四种不同版本的《枯树赋》,而大字线装本《枯树赋》一直放在他的身边。《枯树赋》有500多字,毛主席非常喜欢,甚至烂熟于心,而且每背诵一遍犹自动情不已。

当年彭德怀当面向毛主席汇报毛岸英牺牲经过时,毛主席就背诵了《枯树赋》。如今再次让张玉凤给他念读《枯树赋》,也是是悲伤的背景下。张玉凤回忆说:“我读得很慢,主席微闭着眼睛,似乎在体味赋中描述的情景,回顾他一生走过的路。”

张玉凤念读了两遍,毛主席突然说:“你拿着书,我看看能不能再将它背出来。”尽管重病缠身,毛主席还是一字不漏地全部送出来。或许知道自己来到了生命的尽头,毛主席叮嘱张玉凤:“我死后,你记得每年到我坟上看看啊。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枯树赋》

事实上,毛主席曾对李银桥也说过这样的话。1962年4月,毛主席把李银桥叫到身边,对他说:“银桥,你在我身边工作很多年了,是一个好同志,兢兢业业,帮了我大忙。但是我也不能一直把你留在我身边呀!”

不久,李银桥被调到天津工作。临行前,李银桥来到中南海向毛主席告别。一想到不知道何时再见到毛主席,李银桥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毛主席也颇为悲伤,李银桥跟着自己15年了,如今调他离开也很不舍。

毛主席说:“银桥,莫哭,你在我这里工作,地位是足够高,但是职务低,也就是团级干部,影响你的前途啊!你到基层去锻炼、工业、农业、公安,都做一做,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以后好胜任更加重要的工作。”

最后,毛主席说:“银桥,到地方上去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夹着尾巴做人。你们常来看看我,到北京来看我;我到外地去路过天津,我看你们。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我一次啊……”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毛主席和李银桥

如今再次提及,体现了对张玉凤的信任。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北京中南海也有波及,由于游泳池旁的房子不具防震功能,毛主席被立即转移到具有更加坚固的 “202”房子。

然而,毛主席在这座新房里只生活了一个多月时间。地震发生后,毛主席很快接到汇报,当得知伤亡很大时他老泪纵横。据毛主席医疗组成员王新德回忆:

“主席不顾个人病重,所有送来的地震情报汇报,都要亲自过目。这场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24万多人,其他的损失难以估量。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主席哭了——我第一次亲见主席嚎啕大哭。”

也是在这期间,毛主席再次叮嘱张玉凤:“我死后,你记得每年到我坟上看看啊。”1976年9月9日凌晨10分,毛主席逝世,享年83岁。张玉凤说:“主席去得非常安详,没有一点痛苦的表现,就像永远地睡着了一样。没给他做新衣服,还是那套洗干净穿过的中山装。”

1976年毛主席病重时,两次叮嘱张玉凤同件事,张玉凤遵照执行至今

张玉凤全家福

张玉凤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叮嘱,每年都会去毛主席纪念堂,迄今已遵照执行46年。如今的张玉凤已经年逾古稀,在纪念毛主席的一些重大场合,我们还是能看到她的身影。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8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