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发布一下 0 0

最近,知乎上一道网传华为公司面试题爆火出圈:

一头牛重800千克,一座桥承重700千克,问牛怎么过桥?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面对这样略显“奇葩”的提问,网友们脑洞大开:

有调侃的:“把牛卖了,买华为手机,拿着华为手机过桥,说华为手机就是牛。”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有硬来的:

“把牛杀掉然后一块一块过。”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还有暗讽的:“每天拖着牛996,不喂草,牛瘦到600公斤就过去了,不仅不增加成本,还能降低成本。”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更有质疑题目真伪性,直接开怼的:

“HR水平太次,公司不缺人,用这种主观题随缘刷人,给关系户搭台……”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实际上,放眼全球,要想去这些科技巨头就职,都要做好被“为难”的准备:

比如你去谷歌,他们可能会给你拿出一盒铅笔,让你列出10种铅笔的非常规用途。到了亚马逊,他们可能会问如果你来自火星,会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你去微软应聘软件工程师,他们或许会想着让你去测试电梯……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来源:网易科技

这些题目看似“奇形怪状”,其实都是一个个思维陷阱。

就像网友@七星聚月 评价“牛过桥”时说的:

“很多人陷入了塌桥或者扯淡的误区,这是比较外行和技术表面的一种思维方式。这道题如果真的有,那么面试官应该是PM(项目经理)。赶牛过桥应该是一个实现需求的手段,面试者需要挖掘出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然后给出好的解决方案。如果面试者直接给出某个具体的、靠谱的解决方案,那么这个面试者比较适合做研发基层;如果面试者给出比较新颖的解决思路,不说最后能否实现,那么可以做项目接口人;如果面试者给出全套解决视角,他要么做过功课,要么就确实可以带团队做项目。”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同时,一位自称在华为工作过的网友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这样的面试题重要的不是题面和答案,而是在考验你面对困境时有多强的“解题”能力。

它包含了你的知识广度、生活阅历,以及思维模式,展现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水平。

《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个人的认知层次,决定了他一生的高度。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美国企业家沃尔森曾提出过一个概念:沃尔森法则

其中有一个关键就是:一个人能得到多少,取决于你知道多少。

纪录片《富豪谷底求翻身》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葛伦·史登斯,一个出身底层,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一次,他接受纪实媒体Discovery的挑战计划。

将他“投放”到美国东北部一个衰落的工业城市,在90天的时间里,开着一辆破旧的小汽车,用100美元创办一家估值百万左右的公司。

在这里,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他也不能使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真实姓名。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起初,没有人相信他能成功。

但是接下来的一番操作,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做:

真正牛X的人,到哪里都会牛X。

葛伦来到当地的第一件事不是想着怎么去挣钱,他首先了解的是当地的消费水平,估算自己接下来三个月的生活费。

他发现,要想在这个城市生存,每个月大概需要1100美元,待上3个月的话,至少需要3300美元。

于是,葛伦制定了第一周的目标——赚够3个月的生活费。

一穷二白的他,只能住在车里,吃着泡面。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没有工作门路,他就去捡废品、做保洁。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身体忙碌的同时,葛伦的大脑并没闲着。

他有自己的致富宝典:

“我毕生信奉的买卖原则,就是要找到买家,其他自然就水到渠成,这是热销商品和垃圾商品的区别;

很多人搞错了,都是先去开发商品。”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葛伦十分注重信息差,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全方面的了解。

他一边打工,一边细心筛选着当地的网络信息,当他看到有人在网上求购军用汽车轮胎。

他就跑遍城市的每个角落,从废品堆里翻旧轮胎,变废为宝,赚到了第一桶金。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之后他又发现本地人钟爱啤酒。

于是,便开发出“烧烤+啤酒”的组合,在街边摆摊大卖。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最后小摊发展为门面店,就连店名,他也采用了能引起当地人共鸣的“Underdog(无名小卒、普通人翻身精神)”。

90天后,这家烧烤店华丽转身,不仅吸引了一堆合伙人,估值也超过了75万美金。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葛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相:

真正决定人与人差距的是“思维认知”。

如果一个人的认知处于社会底层,又缺乏智慧,没有经验,不善于学习,想要跨越阶层,希望将十分渺茫。

认知突围,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人生逆袭的绝佳途径。

有句话说的好:“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外的钱。”

高层次的认知是一个人前进的阶梯,更是一根消灾解难的“避雷针”。

作家@水木然 曾经举过一个传销的案例:

有人告诉你:你只要给我100块,我就教你马上能赚1000块的方法,你愿不愿意?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愿意,因为马上就能赚钱,多么落地的方案,我当然需要啊。然后当你把100块交给他的时候,他会告诉你:马上去找10个像你一样的傻瓜。看似如此合理,却又如此荒唐,这就是传销和很多骗局的本质。

骗局为什么会成立?

因为,高认知对低认知的碾压

若是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你的认知范围,你会被忽悠吗?

只有那些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才能够左右你的思想,牵着你的鼻子走。

最后还怀揣着美丽的愿景,殊不知自己已经沦为被割的韭菜。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张图:

网传华为面试题:800kg的牛如何过承重700kg的桥?你的答案是?

第一个人脚下空无一物,所以他只能看到虚假的美好与生机。

第二个人读了一些书,见过了一些世面,看到了美好背后还有黑暗和消极的一面,于是变得痛苦迷茫。

第三人学识渊博,认知卓越,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故此能在黑暗和迷茫中窥见希望。

人这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认知层次越低的人,对世界的认识越局限,越容易受外界摆布。

反之,你看到的就是一个明朗的人间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8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