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与洛阳建光石化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全球首套全封闭除焦延迟焦化装置已在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公司)成功试运行。洛阳的这一创新解决了长期困扰炼化企业的焦化厂臭气排放和粉尘污染问题,帮助炼化企业实现清洁生产。
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成炯介绍说,这种全封闭除焦延迟焦化装置分为生产和储存两部分。密闭储存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新疆塔河某石化企业焦化装置的技术改造,极大地改善了企业环境,为整套技术的工业综合应用积累了经验。目前,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上海石化总厂等大型企业已就全封闭除焦、延迟焦化成套技术向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表达了合作意向。
据介绍,延迟焦化装置是炼油化工企业广泛使用的深加工装置。该装置可以在从石油中分离提取轻质产品的同时生产石油焦。一般来说,炼化企业的产品大多属于气体或液体,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对环境影响不大。然而,由于石油焦是固体,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挥发性污染气体。
目前,我国延迟焦化装置的总加工能力约为1亿吨,每年生产焦炭数千万吨,即使按1%的挥发率计算,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封闭式智能除焦运输储存技术是通过现代化手段,使焦炭从生产、运输到储存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这个系统说起来简单,但开发设计难度相当大:以前炼焦单位除焦主要靠人工,现在用高压水破碎,用水排放,然后水和焦炭分离;借鉴码头卸船设备的工作原理,依靠螺旋提升设备,通过远程控制输送到输送带上,在控制室完成除焦工作。
杨承炯表示,该技术不仅解决了除焦效率低的问题,还避免了操作人员误判造成的水电损失,大大改善了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因为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所以这个装置中使用的设备几乎都需要专门制作。洛阳建光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与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紧密合作,成功研发了破碎机、密闭管带式输送机、提升机等关键设备,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密闭除焦成套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世界首台设备在镇海炼化顺利运行,成为洛阳创新的新典范。(洛阳日报记者陈通讯员)
回到洛阳网主页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洛阳涧光石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