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南海仲裁案从何而来?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就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的“海洋管辖权”争议提起强制仲裁,称其依据的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
2
南海案仲裁庭为什么没有管辖权?
菲律宾的主张本质上是领土主权争议,不适用于《公约》,更不适用强制仲裁程序,仲裁庭没有管辖权。
《公约》规定,当事人选择其他方式解决争议的,不得提起强制仲裁。
仲裁庭也没有管辖权。如前所述,中国和菲律宾也达成了通过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的协议,菲律宾无权单方面提交仲裁。
三
为什么中国不参与,不接受?
2014年12月7日,中国政府就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发表了立场文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不接受或不参加仲裁的立场和理由,以及仲裁庭对此案明显缺乏管辖权,未来裁决作出后不予承认或执行。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曾经做过一个形象比喻:“在足球场上,一个球队如果知道对手和裁判串通吹哨子,怎么会同意进入球场?”不仅球队不接受,广大球迷和观众也不会接受。"
四
中国是否违反了国际法?
中国拒绝接受或参与,恰恰是符合法律的。
南海问题有两个争议:一个是主权和领土争议,另一个是海权争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只有对后者的裁判权。2006年,中国根据《公约》作出排除声明,将海洋划界相关争议排除在《公约》规定的第三方争端解决程序之外。换句话说,
国际仲裁庭对南海争端没有管辖权。所谓中国违反国际法,是弄巧成拙。
五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人?
时任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的柳井俊二于2013年1月接受了菲律宾强行提出的仲裁案件,并于当年5月组建了由5名专业人员组成的仲裁庭。根据仲裁庭秘书处发布的消息,五人特设仲裁庭包括:
菲律宾方面任命国际海洋法法庭现任法官和德国的鲁迪格沃尔夫鲁姆在仲裁法庭代表菲律宾;由于中国不参与仲裁,其余四人由柳井俊二任命。
那么问题是,这个柳井俊二的立场是什么?
柳井俊二,79岁,在日本外务省工作了40多年。他曾担任日本外务省次官和驻美国大使。他于2005年成为国际海洋法院法官,并于2011年至2014年担任国际海洋法院院长。柳井正被认为是日本右翼鹰派的代表。
它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核心智库,也是日本修宪和加强美日军事同盟的法律推动者。仲裁庭的公正性可想而知。
六
菲律宾炮制过哪些“罪行”?
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仲裁事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中国在南海主张的“历史权利”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符;二、中国基于南海部分岛礁、低潮高地、水下地貌主张200海里以上与《公约》不符;第三,中国非法干涉菲律宾基于《公约》享有和行使的权利。
七
仲裁案隐藏在美国的什么意图?
在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前夕,菲律宾和美国国防部长通了电话。美国国防部长卡特证实了“美菲同盟的实力”,讨论了南海仲裁裁决的相关问题,并同意在结果公布后保持密切磋商。
自菲律宾于2013年单方面提起仲裁以来,菲律宾
属于我们的地盘,我们不让。
中国不能少!
多年来,觊觎中国领土的豺狼不在少数,尤其是南海。说白了,那些豺狼觊觎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利益。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是我们的领土,我们不会放弃一寸土地。中国的“国”不能少!
关于南海仲裁,
我不懂政治,什么也不敢说
但我忍不住想为祖国喊口号:
"那些对中国犯下罪行的人将会受到惩罚."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南海问题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