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陈志龙怒骂高管的事件登上,这两天引得人们议论纷纷。在事件背后,两件事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集团回应
2023年4月5日凌晨消息显示,疑似中国电科员工因加班怒骂领导,之后早上10点一直到当日下午,这个话题在关注中持续行进。
最后的消息显示,中国电科回应:陈志龙并非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也就是说,陈志龙是来自外包公司的员工。
这件事情就值得怀疑了,根据当事人所发的图文消息,其曝光的微信工作群名称分别为CETC成都事业部与CETC-软件开发课。
那么如果陈志龙并非集团员工,那么隶属于外包团队的工作人员,应该不会在这个群里出现。
即使出现了,作为一个外包的技术人员,在怒骂领导之后,剩余的集团工作人员也会以维和或是询问的方式回应,而不是随声附和。
在陈志龙的发泄后,群内的硬件部门与设备科都分别有20人以上的工作人员要求辞职,还有很多的同事表示要走一起走。
这表明,陈志龙的不满并不是所谓的劳动效率不足,或是工作表现不积极的穿小鞋,而是整个团队人员在承受高压。
调查之后,集团的回应表示陈志龙是外包员工,虽然群标注了CETC成都事业部,但从商业角度观察,应该是电科集团在成都的合作公司出现了问题,而并非集团本身。
但是如果电科集团的要求没有过高的提升,外包公司也许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锅在哪里?说到底还是供应链本身存在问题,也就是单押在一个外包公司之后,那么集团无论要做什么,这个外包公司都会是唯一的承压者。
地方回应
中国电科给到回应前,四川劳动部门也表示成都总工会将介入到该事件,如果事件属实的话,也表明无论是电科集团的事情还是外包公司,已经违背了我国劳动法的规定。
那么这就延伸到了第二个问题,企业和个人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在哪里工作,就要为哪里产生价值,这无可厚非,无论身处何地,基本都是如此。
那么当事人做到了么?根据消息内容的反馈,以及其他员工的附和观察,应该是做到了且属于是超标做到。
在其骂声中,人们能看的出,他不是对集团不满,而是对领导不满。他表示,领导不懂技术、不会管理甚至不会协调。
要强调的是他们的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晚上11点,甚至最晚要到凌晨一二点。而这也是地方要比集团优先回应的原因之一。
但是聊天内容的情绪过激,也意味着实际上这样的工作状态已经延续了很久,企业在面对劳动力时,没有给到应有的关心和福利才是最大的问题。
后续的聊天内容中,领导虽然表示需要接受建议,但是知情人士表述,这样的事件并不会完全过去。
在发年终奖或是调薪的时候,曾经支持过陈志龙的声音也会被另行处理,例如别人的年终奖10000而他们的年终奖8000。
扯下遮羞布
事件的背后主要被扯下了发展的遮羞布。头部企业将一部分订单给到外包公司,虽然很常见,也属于是多种产业的普遍情况。
但是劳动力的疯狂加班就让人们产生了怀疑,分包企业属于是技术密集型还是劳动力密集型?
在高喊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前提下,我们依然选择了劳动力密集型的变现形式,也表明技术提升只是一种假象。
劳动力普遍的生存情况是处在不同形式的血汗工厂,经济提升虽然存在,但是以劳动力取代劳动效率的做法,难道不是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
IT产业虽然在近几年发展迅猛,也出现了华为、中芯国际等大型头部企业,但是他们的劳动效率真的高么?可能并不见得。
劳动力的消耗要比我们想的更加严重,而在消费数据中逐年增加的医疗保健份额也表明,产业内并没有真的形成高级化,而是名义上的高级化。
层层外包后,利润更多的出现在泡沫中,在企业和资本家之间,企业主更倾向于后者是最大的羞耻。
此外还有企业的遮羞布。首先就是加班,我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工作时长以及加班工资,那么在对这样的事情产生吐槽后,也就意味着企业没有按照劳动法去执行,企业存在忽视法律的错误。
其次工作人员的不满情绪或已存在许久,却无人点破?难道不是企业普遍的问题么?
IT、互联网企业的996和007的背后,除了员工在内卷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在市场没有足够的缺口下,产生大量的企业,这难道不是管理缺失?
劳动法形同虚设的背后,意味着劳动力无法得到更好的保障。
事件之后,当事人的各种视频以及图文也都被主动删除,本人也表示已经走流程辞职,但是核心的问题不解决,陈志龙们还会更多的出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