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七安
编辑|浮生
三观正本来是用来夸奖的褒义词,三观正说明这个人分得清是非曲直,能分辨善恶对错,做事也是正直有理的。
但是当一个人的三观正的过于理想化,对人对事都带着条条框框的话,那么一定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毕竟人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很难像是量产的模型一样全部按照一个统一标准行事。
所以在大方向坚持不出错的前提下,一些细节方面的特色化才显得有趣可爱,更有生活气息。
我们生活中也能见到一些三观过于正直的人,如果你遇到还请尽量远离,具体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三观太正的人会缺乏灵活变通
这种人也被叫做“书呆子,”“老学究”,过于遵守教条规定,任何事情都要照本宣科,不肯做出一丁点的改变。
不能否认这种类型的人在一些制度等级鲜明的场合下的确十分称职,但是当真的发生一些意外需要随机应变的时候,如果依然因循守旧难免就有些古板了。
小王要去国外出差,其他的都准备好了,只差一份出国的签证,办事处的人告诉他说还需要一份盖公章的收入证明。
小王听后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准备后收入证明然后就去找管理公章的同事盖章。
但是这时却碰上了麻烦,原来使用公司章必须要领导同意,但是领导现在刚好外出了。
管理公章的同事又不敢擅自盖章,因此就让小王等领导回来了再来。
如果等领导回来可能又要耽误大半天,而小王出差的行程紧张,他就想尽快办理,所以小王就问同事能不能先盖上,等领导回来再说,毕竟出差的事情领导也知情。
但是同事却连连摆手,小王又问能不能先给领导打电话申请一下,同事依然不同意,小王只好乖乖等领导回来签字盖章。
后来小王和其他同事吐槽时才发现,原来很多同事都对那位管理公章的同事有了抱怨,都认为他认死理,不懂灵活变通。
这样的人把规则典范当作金科玉律,给自己画上了孙悟空的金箍圈,一旦压线就被触碰了雷区。
思维一旦固化就很难再转变过来,所以和这样的人相处就仿佛在与教科书相处一般,当你可以远离时请尽量远离。
三观太正的人会制造压力
三观太正的人一定会有一套自以为正确的行为准则,那么在和这种人相处时难免会被评头论足。
因为在他们看来,任何事物都需要按照既定的轨道发展,例如地面不能有水渍杂物,衣服必须叠得整整齐齐。
这种行为非常像是有强迫症和洁癖的人的做法,其实三观太正的人何尝不是一种精神洁癖呢?
朋友丽丽说她老公就是这样一种人,平时总是一本正经的,在家里还穿戴整整齐齐的,在外面更不用说,大夏天时也要穿着衬衣和西装裤。
他认为人就是应该得体体面,面对妻子丽丽的种种做法他也总是不太赞同。
下雨天两个人打伞走在路上,丽丽忽然跳到了雨下,想要体验淋雨的浪漫,但是丈夫却丝毫不觉得,反而觉得丽丽无厘头。
丽丽新买了一件性感睡衣,穿上后在丈夫面前转了一圈,丈夫看得直皱眉头,赶快让丽丽换下来。
原来丈夫觉得这种睡衣实在是不伦不类,伤风败俗,他表示欣赏不来甚至还有点反感。
丽丽新做了漂亮的指甲,丈夫看见了却觉得这不是好女人会做的事情。
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对于电影《泰坦尼克号》的评价,无数人都认为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浪漫感人,但是丽丽丈夫却又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露丝作为一个有婚约的女人,居然在外面随随便便和一个陌生的男子一见钟情,简直没有道德和底线,这样的感情实在不值得万千人追捧。
时间久了,丽丽越发觉得丈夫老实无趣,虽然丈夫善良正义,但是缺少一些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生活在一起让她觉得沉闷。
丽丽丈夫就像是古代私塾里的老夫子一样,做事一板一眼、循规蹈矩,虽然没出什么错,但是也让人亲近不起来,甚至面对他时还要小心翼翼的。
回想上学时的老师,活泼可亲的老师总是和学生打成一片,就算有一些小失误也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接地气,相比严肃正经的老师,学生估计只想敬而远之了。
三观太正对人容易把自己逼的太紧
曾经程朱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被现代的很多人认为是不科学、反人类的主张。
人是具有七情六欲的鲜活个体,如果任何时刻都要遵从所谓的教条理法,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力将会被摧毁,整个人将会如同被折下的鲜花一般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曾经一度大火的《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就是一个例子。
她在入宫成为皇后前,也是一位明媚鲜艳的少女,对于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直到入宫为后,她深知皇后的职责所在和代表的皇家形象,从此不敢再像以往那般随意放纵。
她对太后孝顺温婉,对皇上恭敬贤良,对嫔妃皇子和善爱护,但是唯独对自己不够宽容。
她放弃了以前的随性自在,收敛自己的嫉妒私心,成为了一个看似完美的皇后。
但是她不快乐,因为她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还失去了很多很多。
现在我们通过手机电脑能够接触到很多看似富含道理的人生鸡汤,但是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还需要认真的分辨。
人生道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形成什么样的三观都和生活的过程有关,正所谓你的眼里藏着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在这个生命的过程中,希望我们都能向着太阳放下消耗和束缚自己的条条框框,收获能给予自身快乐和自在的能量。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