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即兴SOLO系统课程 来玩吉他 下载
天道和人道,反映了择机决断中的两个客观标准。但当战机迟迟不至 时,创造战机,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吉他即兴SOLO系统课程 来玩吉他 下载
在春秋初期,吴国是楚国的属国。在中原先进生产、文化的影响下,吴 国在经济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吴国在战略上不愿再依附于楚,两国 之间的摩擦增加。公元前548年,寿梦采纳了晋国使臣申公巫臣的建议,联 晋制楚。楚作为南方大国,在与中原诸侯争霸中,为了防止两面作战,实行 联越制吴的战略方针。公元前512年,吴王判断攻楚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 除了占有有利的战略态势外,他在人才方面有孙子、伍员等精英扶持。但孙 子却认为:“民劳,未可,待之。”®伍员向阖闾提出了疲楚的战略,三军 之师轮流攻楚,而疲惫中的楚军,对吴军的袭扰也渐渐习以为常并产生麻 痹情绪。公元前506年秋,楚国围攻蔡国,蔡国联合唐国并派使臣向吴国 求救。蔡唐两国虽小,但由于处在楚国的侧后,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这为 吴国避开楚国的正面,从侧背作远程战略迂回创造了有利条件。吴国抓住这 一有利战机,联合蔡、唐向楚国发动战略奇袭,最后在柏举决战,楚军大 败。接着吴军长驱直入,直捣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往随国(今湖北随州)。
吴攻楚的决断,以积极疲楚创造战机为前提,以临时出现的战机为契 机,从而达成了战略打击的突然性。在战争实践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进 行决断,战机虽至,但是否成熟,是将帅必须考察的重要环节。吴王率精兵 会盟,国内空虚,这对越军是战机,但不是胜机;吴攻楚,具备有利条件, 但难以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因此攻楚的时机不到。相反,时机一到,但失时 失期,同样会犯战略上的错误。《六韬》中讲:“日中必慧,操刀必割,执 斧必伐。日中不慧,是谓失时;操刀不割,是谓失期;执斧不伐,贼人将 来。日中,是决战时机的形象表达。当时机成熟时,精明决断,做到必割 时操刀,必伐时执斧,这样才算真正把握住了“关节”,抓住了战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