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在15个月内监测了1600个应用程序的广告,发现无法关闭和无法选择等问题突出
微信朋友圈个性化广告,怎么能收
你知道微信朋友圈如何关闭个性化广告推送吗?不是个人在微信业务上发布的广告,而是微信作为平台和各种广告主发布的广告。前天,在《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发布现场,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建生拿出手机,教大家如何关闭微信个性化广告。
根据广告法,广告平台应该给予消费者选择权,但按照微信目前的设置模式,普通消费者无法顺利关闭广告。此前,市消保委连续15个月监测1600个不同类型的App,发现无法关闭App广告、无法选择个性化广告等问题更加突出。一些应用广告也存在非法获取用户信息和未经用户许可下载新应用等问题。
阅读用户信息,完成广告推荐
今年CCTV 3;在第15届晚会上,一系列可以拦截短信等用户隐私信息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个名单是CCTV 3;15日晚晚会,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调查结果。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表示,当时披露的名单只是互联网隐私保护调查结果之一。事实上,App广告也涉嫌阅读用户隐私信息。
技术专家指出,大部分App广告都是精准推送广告,大量App广告在后台也采用竞价交易模式。这种传递方式是以从消费者那里获取大量信息为基础的,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密切相关。例如,一些应用程序表明个性化广告推荐技术不会使用用户的聊天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应用程序不会读取用户的其他使用数据,包括使用应用程序的频率和时间、在应用程序中搜索和浏览的信息以及打开的小程序。这些都与用户隐私有关,最终成为个性化的广告推荐内容。
因此,市消保委会同专业技术公司对App广告与用户隐私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App确实是通过阅读用户信息来完成广告推荐的。同时,很多App广告没有设置关闭按钮,或者设置了关闭按钮却无法关闭。消费者一旦点击广告或所谓的关闭按钮,就会下载广告推出的新App,这也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
广告推荐已经过了10多页
《广告法》规定,以电子信息方式发送广告的,应当明确说明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并向接收者提供拒绝继续接收的手段。项目组对600款应用的广告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58%的应用包含广告,69.7%的广告没有关闭按钮,包括微信、车载家庭、快看视频、36氪等。同时发现只有14.5%的应用能够找到关闭入口的个性化广告推荐。
即使我们找到一个封闭的入口,我们也不能一劳永逸。例如,在市消保委专家的指导下,记者通过设置10多页关于微信《微信隐私保护指引》腾讯《隐私政策》广告以及如何管理广告的内容,关闭了微信朋友圈的个性化广告推荐功能。但是微信也提醒,关闭这个功能后你还是会看到广告,但是相关性会降低;而且用户主动选择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的有效期只有6个月。如果不重复以上操作,微信朋友圈会自动推荐个性化广告。
据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称,与传统广告和互联网搜索广告相比,应用广告具有更大的优势
这是中国首次对长期大样本的App广告进行监测和调查。除了发现App广告与用户隐私保护相关外,还指出App广告发布者的责任亟待加强。由于监控的原因,App广告存在很多问题。
项目组录了一些涉嫌违法的广告:能把人和砖粘在一起的万能焊膏;一款能立即去除黑头、痘痘、痘痘的洁面霜;可以在5分钟内用大眼袋稀释眼霜;各种无抵押、无担保、有贷有还等贷款广告。从目前收集的信息来看,这些广告存在很多问题,如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广告(销售)主体等。
针对上述现象,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引用腾讯广告承诺严格遵守广告和广告主的合规性,这是保护消费者安全的重要防线。希望App广告发布者言行一致,各司其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任标)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朋友的最新动态怎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