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奖揭晓~由中华全国记者协会主办的第30届中国新闻奖和第16届长江奖评选结果今日(11月2日)揭晓。中国各级各类媒体348部作品获中国新闻奖。
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68项,二等奖105项,三等奖170项。
其中,2019年11月21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选播的专题节目《直通990》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人民城市的人民为人民建设人民城市”。今天,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成员面临着棘手的问题,各方都有要求。他们怎么能用城市管理者的温度温暖我们生活的城市?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以下是获奖作品:的内容
本次城市治理专题节目邀请市民徐、宝山区城管执法局友谊路街道中队指挥中心总指挥、委员胡海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黄晨曦关注“执法背后的人情味”。
不拆心拆违
承租人小许:我租了很多年的房子,做了一些小生意。结果我被告知搬楼是违法的。我和房东沟通的时候拒绝退押金,更别说赔偿了。本来以为城管是来赶我走的,没想到他们成了我的“老婆婆”,后来帮我协调减少损失。坦白说,我不相信房东,但我相信城管。他们带着国徽,不会说谎。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友谊路街道中队指挥中心指挥长王欢欢
王欢欢说,拆除非法建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从执法层面来说,他们只需要拆除违法建筑就可以完成工作,业主和租客之间的经济纠纷可以自行协调或通过司法渠道解决,无需参与。但现在,只要不违反违法原则,他们都在尽可能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拆迁工作直接涉及到对方的利益,太难让所有人满意。比如这种情况,房主不愿意收回房租,二房东怕租客“开狮子口”,租客怕人家搬走。钱得不到,也不信任对方。所以这时候城管就成了他们的“老母亲”,一边联系房主沟通拆迁,做专业的拆迁后修复指导;协调二房东返还押金,要求一定的租金减免;同时,考虑到小许租户的现状,特延长拆迁时间。最终,这一经济纠纷通过努力向前一步做好服务,避免了许多后遗症,达到了“不伤人心,不违法”的目的,得到了妥善解决。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城管这次又上了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