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妮色彩超级课程零基础静物风景场景 网盘分享
管理的柔性源自于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重视与爱护。对此 老子作了深刻的论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 49章)在此基础上,老子对上下、贵贱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考 察,他不像后来儒家那样主张居上示尊,维护上的神圣性,
燕妮色彩超级课程零基础静物风景场景 分享
而是主 张管理者应采取比较迂回的方式,居上谦下,以下安上。他说:“江 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 而民不害。”(《道德经》66章)即是说,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溪 谷之王,是因为它总是处在溪谷的下游,因此,管理者希望统治民 众,必须出言对民众谦恭;希望领导民众时,必须把自身利益置于 民众之后。由此圣人处在上面而民众不以为是负担,处在前面而 民众不认为有妨害。那么,如何在管理实践中真正做到居上谦 下呢?
(1)管理者要爱惜民众,维护民众的利益。诚如老子所言:“民 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 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道德经》75章)由于 统治者的刑罚、杂税过于繁多是造成人民生活困顿、难以管理的主 要原因,所以,管理者要得到民众的拥护,使民归服,则不可损害民 众的利益,相反应为民着想,爱民利民。这也就是后来经过庄子深 化的认识:“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 所恶则散。”(《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只有如此,管理者才能
永远居为上位。
(2)管理者要以下为上,以后为先。老子说:“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就是说,在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时,管理者 不要把自己摆在前面,而应“不敢为天下先”,永远谦恭、温和,
处下,事事居后,使自己处于退让和居后的位置。而只有管理者懂 得谦下,礼贤下士,才能把众多的人才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居为人 上。老子的居上谦下之论可谓是正题反作的绝笔。就上下级关系 而言,如果居上而不顾下,就会把自己赤裸裸地置于下属的对立 面,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这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如果处上而又 能谦下,这样就可以抓住上下两个方面,使上下融为一体,使下成
为自己居上的补充,从而以下安上。
居上谦下的实质在于“用下”,即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作用,使 其各显其能,各尽其职。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 德经》5章)。就是说,圣人是不偏爱的,任凭老百姓自己去发展。 管理者除了把必要的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里外,应当尽量把权力 下放给被管理者,使其能够更好地顺应实际,放开手脚做工作。这 样,既可以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又可以使管理者摆脱琐事纠 缠,比较超然地考虑组织发展的大方向。试想,如果管理者处处与 被管理者争利,时时与被管理者争先,居高自傲,自不量力,刚愎自 用,那么如何能够使各种管理关系融洽和谐,使组织得以不断发展 呢?因此,老子居上谦下的柔性管理方法是一种积极的调动被管
理者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
3. 守弱用柔
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40章)的辩证法思想 出发,老子提出了管理者守弱用柔、进而以“柔弱胜刚强”的柔性管 理的基本原理。 一般人总认为强能胜弱,刚能胜柔,所以爱持刚争 强。但老子却一反常人之见,透过现象考察事物的本质,认为刚强 是迅速走向灭亡的道路:“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 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 则厌,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76章)即是说, 人活着是柔软的,死了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着是柔脆的,死了就
变得干枯。所以,坚强的东西是短命的一类,柔弱的东西才是有 命力的一类。因此,军队强大了就会破灭,树木强硬了就会断折。 坚强的走下坡,柔弱的往往上升。于此,老子要求管理者效法水的 智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 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78章)就是 说,天下没有东西比水更柔弱,可以攻陷坚强,没有东西能胜过它, 因为它是没有东西可以代替得了的。微弱的胜过强大的,柔软的 胜过坚硬的,天下没有哪个不知道,但没有哪个能遵行。由此可 见,老子主张的柔弱,并非追求柔弱本身,而是有鉴于“柔弱胜刚 强”才主张柔弱的。柔弱是手段,刚强是目的。“守柔曰强”(《道德 经》52章),从一定程度上讲,不仅不消极,并且还超越了积极的层 面。正因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因此,对于整日需要处理各种关 系的管理者来说,守弱用柔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最为可取的制服对 方的手段,既可以巧妙地坚持原则,又可以有效地缓解矛盾。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