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苏老师 《开窍学习法亲授班》网盘分享
之所以要顺其自然,还因为自然之中蕴含着“道”的运行规律。在老子看来, 既然“道”是恒常存在的,那么这个规律也是恒常的,即万事万物循环往复,相反相成,不息不止,即“常”。
沫苏老师 《开窍学习法亲授班》网盘分享
“道”为核心,道体恒常,指导着世间物质的运行往 复,是“无为”的,而作为道体在实用层次的体现,道用不虚,是“无不为” 的。其中,道用被老子一分为二, 一方面是处世之道,另一方面是治世之道。
而道体之下的处世之道,就是老子的人生哲学。
在哲学层次,“道”之道是自然,正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所说:“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处于实用层次的处世之道,其根本也 是顺其自然。那么,自然到底是什么?自然,往往与人为对立。在所有社会
形态中,人为的社会属性愈强大,留给自然属性的空间就愈狭小,这个过程
并不为每个人时时察觉,因为人类社会是追求进步、鼓励发展、向往发达的, 人们不厌其烦地将人类意志加于尽可能多的事物之上,这个过程被称为征 服——征服自然,征服一切。吊诡的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 们反而开始怜惜身边残留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自然气息,重回自然成为每一个 都市人内心深处的渴求,人们追求旅游目的地的人迹罕至,追寻天然古朴的
原汁原味,甚至用无数鲜花绿植布置房屋厅堂,以求假装身处自然的错觉。
也许正是人为的一切给了人类太多烦恼和负担,物质负担倒也罢了,最 难承受的是精神枷锁。为了建立社会,人类通过历史积淀与人际磨合,创造 出种种社会价值,这些人为的、世俗的是非善恶和公序良俗成为评价人类行 为的标尺。某种程度上,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道德价值成为“异化”的力 量,被人类创造的它们反过来支配着人类。比如美与善,人类制定了美与善 的标准,自然而然会有丑与恶随之而生,正如《老子·第二章》说: “天下 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人们既然讨厌丑与恶, 何必要创造美与善的概念呢?于是,老子告诉人们:回归自然吧!自然本身 没有这些价值判断,只有客观存在,人类顺其自然,就是顺应天地万物的本 性行事,这时人便能超越世俗的是非善恶。老子是十分反对儒家提出的一套 “仁”“义” “礼” “智”价值体系的,《老子·第三十八章》说: “故失 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 乱之首。”“仁”作为儒家的最高价值,被老子排在“道”与“德”之后的 退而求其次的地位,是由于人对万物本原与本性疏离而产生的,而“礼”更 是造成祸乱的罪魁,是该极力抨击的对象。在价值观念方面,道家与儒家的激烈冲突恰好反映了二者学说的本质区别:道家重自然,儒家重人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