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林超未来十年生存新法则 网盘分享
既然人性是善还是恶无法证 明,干脆绕过这种价值命题,认为人性趋“利”。值得注意的是,趋“利”只是客观事实,并无优劣之分,趋“利”之心存在于每人每事、每时每刻,可能引发善的结果,也能结出恶的果实。
所长林超未来十年生存新法则 网盘分享
很多时候,因为我们太过执着于价 值判断,却渐渐被其蒙蔽双眼,不辨东西。如果我们接受韩非思想的前提——人天生好“利”,人本性趋“利”——再看韩非学说就纲举目张了。
韩非的意思是做轿子的希望人富贵,做棺材的盼望人早死,不是因为他 们性有善恶,而是因为人们富贵轿子就卖得好,人们早死棺材就卖得好,“利” 在其中。这则生动的类比刻画了人人利己的社会关系图景,人际关系难免因
此紧张甚至对立。见识深刻的韩非不但看到了商贾之好“利”,更把血肉亲情和家庭伦理赤裸裸看作“利”的延伸与交易。
先是父子关系——在《韩非子·八说》中,韩非认为春秋战国时父母生 儿子则相贺,生女儿则杀之,就是为自己的长远利益做打算,所谓“父母之 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 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儒家父子伦常被韩非击得粉碎,人间至
亲父母子女,都存算计之心。
再是夫妻关系——在《韩非子·备内》中,韩非认为夫妻之间的亲密只 因一时相爱,所谓“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 非子·内储说下六微》还有一则故事:“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 得百束布。’其夫曰: ‘何少也?’对曰: ‘益是,子将以买妾。’”这位 妇人知道,夫妻相处并非凭借感情,而是一种利益的平衡, 一旦失衡,夫妻
关系自然随之瓦解。
出身韩国贵族的韩非, 一生心血都投向君臣政治,他表面言说父子、夫妻, 最终都指向君臣,指向君主与臣下的利益交换与权力平衡。他不是伦理学家, 是政治理论家;他研究的不是社会道德伦理问题,而是帝王之学。父子至亲 都以“利”算计,何况没有父子亲情的君臣呢?所谓“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 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见《韩非子·饰邪》)。韩非冷峻尖刻 的双眸炯炯有神,这是一双看透世道人心的慧眼,人性的丑恶面在他眼中无 所遁逃,所以人之间根本没有互相信任的条件和资本,君臣更是如此,所谓“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见《韩非子·饰邪》)。
初读韩非之言,难以接受,但细细回味,又不得不佩服他见解之独到深刻, 之老辣犀利。《韩非子》可贵之处即在于此,它是一面人性的镜子,每个人 都能在其中照见内心深处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自私与恶劣,照后赶紧掩住镜 面左右环顾,确定无人之后长舒一口气。古今几人愿意如此露骨地揭露人性丑恶?韩非愿意,这成就了他在哲学思想方面的伟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