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从小做大的生意逻辑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辩证哲学纲要的名言。黑格尔这样认为:“基 督教的传教士曾在这里看出一个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观念相谐和的地 方,这以下就很不确定了;下文是这样的:‘宇宙背靠着黑暗的原则。’而 黑暗的原则据法文译本的解释是当作物质的。老子的信徒究竟是否唯物论 者是不能确定的。黑暗的原则又是地;这是与前面所提到的卦相关联的, 在那里地是属于阴的。‘宇宙拥抱着光明的原则’,所以我们可以颠倒过 来,作相反的解释。因为中国的语言是那样的不确定,没有连接词,没有 格位的变化,只是一个一个的字并列着。所以中文里面的规定(或概念) 停留在无规定(或无确定性)之中。”《哲学史讲演录》①黑格尔根据对老子 哲学的论述,以及对《易经》的种种批评得出结论,他认为,“中国是停 留在抽象里面的;当他们过渡到具体者时,他们所谓具体者在理论方面乃 是感性对象的外在联结;那是没有(逻辑的、必然的)秩序的,也没有根
本的直观在内的。”《哲学史讲演录》②
对于黑格尔的误读,客观上可以理解的是,黑格尔看到的中国古代哲 学著作都是当时中国早期传教士翻译的,这些传教士不是哲学家,甚至也 不是翻译家,他们的译文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真正意义和思想。就以“万 物负阴而抱阳”这句话来说,翻译成:“宇宙背靠着黑暗的原则,宇宙拥抱 着光明的原则。”这不要说黑格尔就连我们也会看得莫名其妙。早期中西 文字的障碍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因此造成的理解偏差是可以理解的。但
是否还有主观原因?这里暂不讨论。
黑格尔哲学和孔子哲学的境遇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孔子思想在汉朝以
后到清朝的一千多年里, 一直享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哲学地位,历代都把孔黑格尔以后,德国出现了以他的绝对精神辩证法为基础的另一个辩证 法,这就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客观唯心
主义的辩证法,他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部分抛弃,改造成为唯物辩证法。
据记载,马克思最初并不喜欢黑格尔哲学,但后来马克思被黑格尔哲 学深深吸引,成为青年黑格尔主义者。 一直到晚年,马克思还公开声称自 己是黑格尔的学生。1873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里说:“我要 公开承认我是这个伟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 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 了,但这绝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 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
中的合理内核。”《资本论》①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