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二胡系统课程

admin 0 0
李涛二胡系统课程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李涛二胡系统课程(0-10级线上视频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中国人早就发现,人与万物可以相互感应。季节的更替,自然 事物色彩、生命状态的变化也能够引起人的身体和精神情绪的相应 变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物感说”。中国古老的音乐典籍 《乐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也。”这段话从音乐生发的角度阐述了外物与人心的相互感发作用。 西晋陆机在《文赋》中也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钟嵘 《诗品》序则说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 咏。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祈寒,斯四候 之感诸诗者也。”人的生命伴随着大自然有节奏、有规律的运动而 起伏变化。山水之美在于它们呈现出来的、不断变化着的生命样 态、生命的韵律和节奏。郭熙《林泉高致》中说:“春山淡冶而如 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山水 有生命、有神气、有灵气、有情感,大自然之情与人情相通,可以 与人发生同情共鸣,在表现方式上,往往采取人与物相互引喻或象 征。因此,人们不仅有“比德”的审美诉求,而且更有通过大自然 的风景来抒发心情的“畅神”的说法。

中国古代许多诗文作品都是诗人内心有感于气候景物的变化而 发。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的变化显示了大自然生命体征的变化。大 自然生命与人的内在情感发生碰撞,才迸发出激情的火焰。早在  《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感 叹。《楚辞 ·九歌》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描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4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