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状态假说是建立在心理学和信息处理层次上的心理学概念, 对它的描述及模型建构必须围绕心理现象和信息处理二方面展开。心 理现象是一个动态过程,模型的建构还要加入时间参量和心理系统的 变化参量。心理状态结构模型由心理状态的共时态结构和历时态结构 二大维度组成。
1. 心理状态的共时态维度及结构
(1)心理状态在共时态维度上包含的三个子系统:①知、情、意 …子系统(相当于传统心理学的心理过程知、情、意);②需要、兴 趣、动机、信念、理想…子系统. (相当于传统心理学的个性倾向性所 包含的成分);③气质、能力、性格…子系统(相当于传统心理学的 个性心理特征部分)。从信息来源看三个子系统中包含了个体遗传的 和后天学习的二方面的信息。心理状态中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其关系并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信息输入和 不同的内部相互作用影响下各子系统间将有不同的关系。这种关系每
隔0.5秒最多3.5秒左右将发生一次变化,形成一种新的组合关系。 三个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变化也就意谓着心理内容也要随之变化了,当 这种组合关系暂时不变时也意谓着特定的心理内容保持暂时不变。心 理状态内三个子系统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又是动态的关系反映了心理现 象是一个有机变化中的整体。
(2)心理状态在共时态维度上有信息活跃强度不同的三种成分。 由于心理状态内三个子系统在不同时刻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时刻表 现出来的信息活动强度有别的三种成分:其一,显意识信息成分。它 是心理状态三个子系统交叉重叠的部分,信息的信号强度较大,是当 时心理状态中的主要信号,或者叫支配心理活动的序参量,作为主信 号,序参量一般都会被人的注意采样,并被人知觉到。其二,潜意识信息成分。它是心理状态中处于活跃的信息部分,它参与人的信息处 理,影响信息的输出,但是它的信号强度没有显意识中的信息强度 大,是心理状态的副信号,不被人知觉到。显意识信息变弱时会进入 潜意识信息态,而潜意识信息态中的信息也会变强而进入显意识。显 意识信息是从潜意识中竞争产生的,与显意识信息相比潜意识信息数 量远远大于显意识。其三,相对静息态信息成分。心理状态中除了显 意识、潜意识信息外还有些处于相对静息态的信息,它们与潜意识信 息相比更不活跃,这些数量庞大的信息不参与当时的信息加工,但随 时都可能会有一部分被激活进入潜意识或显意识。静态信息的区别是 相对于强度而言的,从理论上讲无绝对静息成分,所以我们称之为相 对静息成分。
心理状态在历时态维度上包括了信息处理过程的三个阶段。 其一,信息的输入阶段,由外部输入大脑的信息也包括心理活动信息 输出的反馈;其二,信息的加工阶段,即编码、存贮、激活记忆、搜 寻记忆、提取信息…;其三,信息的输出阶段,产生一定内容的心理 活动用于调控人的行为……。
(2)心理状态的三种信息形式。从广义信息角度看心理状态,历时态维度中的信息可分成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一般情况 下,语法信息对应着信息输入阶段,语义信息对应着信息加工阶段, 而语用信息对应着信息输出阶段。
(3)心理状态的时间结构。心理状态是由大脑完成一次相对完整 相对独立的信息输入,加工、输出形成和维持的,我们把这种历时态 片断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心理状态的历时态时间结构就是 指完成一次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时间长度。心理状态平均收敛 于500ms 以上限为3.5秒至5秒为极限。
(4)心理状态内有三种类型的输入输出:其一,遗传的反射(刺 激至反应)。逻辑表达A→B, 如果A则 B。这类输人输出并不一定涉 及长时记忆激活提取,时间只需100ms 左右,严格说还算心理现象, 或者说心理状态生成的早期阶段有这部分内容。其二,后天学习的但 已自动化的输入至输出,逻辑表达为A→P(B), 如 果A 则B 以一定 概率输出。0≤P(B)≤1 。 这类输入至输出涉及长时记忆激活提取; 时间尺度为300ms 以上,属心理状态的主体部分。其三,竞争选择型 的输入至输出。逻辑表达为A→max {P(B)₁,P(B)₂,…,P(B)} 如果A 则从若干并存的有一定输出概率的对象中选出概率最大者输 出,这类输入输出大约需500ms时间长度。以上三类输人至输出关系 可以并存于同一心理状态中,它们是心理状态的历时态结构。一般情 况下,心理状态的最低时间尺度不会少于100ms, 平均时间尺度为500ms。
此外,心理状态一经生成不会立刻消失,它会迅速衰退,其衰退 服从指数衰减。衰退过程一般不超过3.5秒至5秒为极限,该状态 即告结束。这些时间结构表现为心理状态平均500ms 就要发生一次变 化,即每隔500ms左右由一种心理状态变成另一种心理状态(实际上 是心理状态中的主信号序参量发生变化,也就是心理状态的变化)。 心理状态主信号发生变化不等于整个心理状态的影响力立刻消失,它 还以潜意识信息的方式继续存在3~5秒。可称之为心理状态的3秒 节律和0.5秒节律。100毫秒内完成的输人输出涉及到的神经元较 少,相对于涉及长时记忆提取复杂的输入、输出反应要简单得多,但它仍然可以相对独立的成为一次简单的耗时较少的心理反应,100毫 秒是心理反应的最低时间尺度。
心理状态的平均时间尺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s,t);N, 其 中 (s,t) 表示单个心理状态及占用时间长度,N 表示心理过程中心理 状态的数目,总的心理过程所需时间除以心理过程状态数目等于单个 心理状态平均时间尺度。500ms 的心理状态时间尺度是一个平均值, 实际上每一个具体的心理状态都会因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深度广 度不一样和动用的涉及的神经集群不一样而存在时间上的差异。一般 情况下,一定的心理状态及信息处理涉及的脑结构越多越广泛所需的 时间尺度越长,而较简单的信息处理所需时间就短,涉及的脑结构也 较少。反射性的输入和输出只需100ms 即可完成。但它还不算是完整 的涉及长时记忆提取的心理状态,也可看成是心理状态的组成部分之 一,它完成的信息处理有限,完整的心理状态要涉及长时记忆的激活 和提取,最短的时间尺度不会低于300ms,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有了 记忆的个体不涉及长时记忆提取的简单心理状态很少单独存在,一次 输入总是引起一连串复杂活动,仅以100毫秒为时间尺度的心理反应 较少。
心理状态时间尺度具有相对的恒定性。无论有无外部信息的输 入,经历500ms左右心理状态主要信号就要改变。因为,即使没有后 续的外部输入心理状态的前一输出信息将反馈回来,而这种反馈作为 内部输入将引发心理状态新一轮的加工活动,构成一种定时的信息循 环。此外,在短时间内(几秒钟)如果没有外部信息输入,内部反馈 信息内容与原先输入信息区别又不大时,同一内容的心理状态将按3. 5秒节律时间尺度存在,在显意识知觉上表现为同一个内容的心理信 息将维持3.5秒左右才消失。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自身心理活动的内 省可以观察到500ms与3500ms 这二个时间尺度。3.5秒的时间结构表 明,就心理状态影响力讲,任何一个心理状态的信息将可以影响到它 后边的7个心理状态,使它后继的心理状态中包含它的信息成分,就 心理状态包含内容讲,任何一个心理状态都包含着它前面的7个心理 状态的信息遗留成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