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小提琴课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所谓求变,就是透过常识眼光看来似乎是静止的事物、稳定的 状态,看到它们的暂时性、流动性,看到它们必然消失并且每时每 刻都在消逝的本性。这类似于我们通常讲的“发展变化的观点”。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它讲发展变化与具体科学(比如 进化论)讲发展变化有什么区别?具体科学的任务是求知,是在实 证的层面上描述事物怎样发展,如何变化;哲学的任务是批判性地 反思,它要向我们的静态思维、常识性思维大喝一声:事物的静止、 稳定和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它终究是发展、变化的!万物既存 在又不存在,它们存在,但同时也在流动着、消逝着!万物都有产 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
任何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稳定、平衡的状态与特性。一个生命体活着就是活着,一座土丘存在着就是存在着,我坐在桌子旁就是 坐在桌子旁。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这是用普通的视角、普通 的尺度考察世界。如果我们用更深邃的眼光、更大的尺度看世界, 就不是这样了。生命体会死亡,土丘经风化会消失,我会起身离开 桌子。整个世界都是这样:比静止、稳定、平衡更深沉、更内在的, 是流转变化,是产生、演变、衰亡……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先提出了演变的世界观。 赫拉克利特断言,整个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 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一切皆流,所以“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远不断地更新。”①
中国历代哲人试图“通古今之变”,把握天道和人世演化的玄 机。变易不居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很普遍。例如《易经》提出了 系统的阴阳变化思想,并用它来解释从宇宙(乾坤)到人事(吉凶 等)的一切。从“反者道之动”到“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和“趋时应 变”的思想,“求变”的宗旨贯穿于全部中国哲学史。
近代以分析和实证为主旨的哲学暂时淡忘了辩证法的这一宗 旨。近代哲学致力于事物成分的透视,注重对局部、枝节、元件、器 官等的分析和解剖,力图用抽象的思维把事物的本质描摹下来。 人们一般不需要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一个对象如何从过去到未来, 而是关注它们当下是什么、是怎样的。这样一种习惯使得人们形 成了一种宇宙观,即以为事物是不变的。即使有变,也是保持固有 本质条件下的外在变化。
在自然科学领域,达尔文的进化论率先打破了僵死的宇宙观。 物种并不是上帝创造后就从来如此的,而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中不断地演变、进化的,生命有漫长和复杂的发展史。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