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的分镜实战入门课 用画面讲故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现实的实践是在人们的交往过 程中实现的。我们因交往而组成社会,交往的方式就是社会的结 构、人们的群体生存方式。
什么是交往?日常生活中,交往一词在指人们互相往来、相互 交流及交际。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交往是主体之间借助一定的媒 介、按照一定规则相互沟通的实践活动,是人们通过联系、沟通、交 流而结成社会群体的活动。这里有这样几点需要注意:
——交往是主体与主体的互动。人类的活动既可指向客体, 也会指向主体本身。如果说生产劳动主要是指向客体(当然不完 全是,但主要是),实践构成了主体-客体的互动链,则交往主要是 主体-主体互动链。
主体和主体互动的意义之一,是完成社会存在现实化过程。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前面说了,人不是离群索居的鲁滨逊,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原子,而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意味着什么?意 味着人和人之间有密切和复杂的交往关系。有劳动的交往、语言 的交往、思想的交往、感情的交往;有经济的交往、法律的交往、道 德的交往、宗教的交往……这样的社会才是现实的社会,这里的人 才是现实的人。
主体和主体的互动的意义之二,是克服了个体的片面性。
人的生命、智力、能力和活动范围是有限的,如果人不结成整 体,在彼此之间进行知识、能力和生命的传递,人的经验、智慧、能 力与活动就只能局限在个体的范围,随着个体的生灭而生灭。如 果那样,人即使偶尔总结的经验、发明的技术、感悟的智慧,也只能 如星星火花,一闪即灭,不可能发展为文明。但是幸运的是:人的 经验、智慧和能力决不限于他的个体生命的存在,而是通过交往扩 展到群体(社会)之中,这就克服了个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交往需借助一定的媒介物进行。
交往不是两个主体之间空对空的行为,它总要借助一定的媒 介物。①语言。语言是表达彼此的内心世界、传播人们的思想与 活动的媒体,言语①是使人们彼此关联和沟通的基本纽带和手段。 人的内心世界本来是各自封闭的,“我”无法完全进到“你”的内在 世界中(哲学上称这种现象为“主体间性”)。但是人通过语言,打 破这种主体间性,把自己,也把他人的内在世界透露出来,使内在 世界和外在世界融为一体。②活动。分工协作、交流、合作等,就 是以活动(劳动、“做”)为中介的交往。通过这种交往,人们把自己 的内在世界、内在的本质力量显露出来,成为外在的行为、外在的 效果,呈现在世人面前。个体的活动就不再孤立和片面,是类的活 动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③活动的成果。人们通过互换和共享 劳动成果而相互联结为一体。
如果没有规则,不但没有交往秩序,甚至人们根本无法沟通。 在不同的交往圈,有不同的规则:国际事务中,有“国际惯例”和国 家间的“游戏规则”,公共场合有公共场合的规则,家庭有家庭成员 交往的规则;不同生活领域有不同的交往规则:商业交往的规则、 法律关系的规则、讲语言的规则、道德行为规范等。
交往行为说明,人是一种中介的存在。“中介存在”指,一个人 必须通过他人(以他人为中介),才能介入到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存 在。社会是超越于任何个体之上的整体,“我”不通过与他人的交 往,就不能进入这个整体。“他人”就是“我”介入社会、作为社会存 在者的中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他人”的世界里,别人的存在 是使“我”成为社会之“我”的必要条件。存在主义者认为“他人”对 “我”始终是一个障碍,甚至是一个威胁,殊不知“他人”正是“我”得 以成为“我”的条件。我们每一个人正是因“他人”而成为“我”的: 正因为“他人”作为“我”介入社会的中介,我才是社会的一分子,也 才是真正的作为社会人的“我”。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