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宜 父母必修育儿心理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朱芳宜课程 亲子沟通家长情绪管理
根据市场需求的状况,确定匹配的方向。按照市场需求的有无、大 小、变化,决定自己的产业、产品、服务以及经营模式的选择。
二 、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确定匹配的优势。 一种市场需求会有多家企 业满足,只有那些发挥了匹配优势,比竞争对手满足得更好的企业,才能得 到发展。这是匹配中差异化战略和核心竞争力问题。
三、把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把现实需求转化为市场需求。通过这 种“创造需求”的转化,实现需求和满足的独家匹配,使自己获得领先乃至 垄断的有利地位。
这是一般匹配、优势匹配、独家匹配三个层次。层次越高,效益越好。 实现这种匹配的基础是发现,关键是转化。
市场需求,现实需求、潜在需求都是客观存在,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发现 它。如果不能发现,一切都无从谈起。发现能力来自需求意识、敏感力和洞 察力。
转化是一件颇见功力的事情。
现实需求不等于市场需求。有些产品“叫好不叫座”,说好的人不少,买 的人不多。现实需求转化为市场需求,需要交易条件与之相匹配。主要是成 本和价格的问题。成本太高,企业不能承受,价格太高,消费者不能承受, 都不能进行交易,即使有现实需求也不能变为市场需求。许多科研成果之所 以不能转化,原因就在这里。据说,某一个科研单位研发出一种技术很先进 的激光手术刀,虽然医院都需要这种设备,但因为成本很高、价格很高,一台也卖不出去。后来改变了商业模式,不卖,而是租,把设备租给医院,制 造者和使用者从医疗费中分成,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太阳能光伏发电,有现 实需求,但因成本过高,难以推广。所以只能靠政府在政策上倾斜,才能逐 步推开。企业家要做的工作就是控制成本,设计商业模式,实现这种转化。
人力资源管理很重要。一个企业的格言说,“成功的秘诀,第一是靠人, 第二是靠人,第三还是靠人”。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又很难。识人、用人、育 人,很难。
难在哪里呢?主要是因为人是个性化的人,俗话说, 一个人一个脾气, 一个人一个样。工业化为什么有效率呢?因为它可以标准化。产品可以标准 化,零部件可以标准化,操作程序可以标准化,复杂的事情都变得简单了。 于是可以通过标准化管理,形成规模效益。而人恰恰很难实行标准化管理, 因为人本身就不是标准化的。对非标准化的人很难实行标准化的管理,这也 是把人完全当成机器附属物的泰勒式管理被淘汰的原因之一。当然,这还是 限于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如果放在全企业的范围,放在更宏观的社会范围, 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任何标准化的人的管理,在实施的时候,都不能不 向非标准化的个性化妥协。
我们讲过的“让合适的人干适合的事”人力资源管理原则,这就是“匹 配论”的原则。它追求的不是人的标准化,而是承认个性差别基础上的匹配 化,即做到人和工作的匹配、人和岗位的匹配。
衡量一个单位的匹配状况,主要是两个指标:一个是“匹配率”,即与工 作和岗位匹配者所占的比重。一个是“匹配度”,即匹配者与工作和岗位匹配 的程度,是很匹配,一般匹配,还是有所匹配。
匹配的第一难关是“识人”。识人包括“自识”和“他识”。
“自识”就是自己认识自己。这是很不容易的,人往往最不认识的是自 己。眼睛只能看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所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人们常 常把最需要的、最有兴趣的,当成自己最适合的。而人们的需要和兴趣往往 受到社会外界很大影响。例如现在歌星影星很红,许多青年人就把歌星影星 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来追求,其实每年挤破门的艺术院校报名者,可能多数 是并不适合他们追求的目标的,就是考进艺术院校的,许多也是一生默默 无闻。
“他识”是别人对自己的认识。最初、最直接的“他识”是家长对孩子 的认识。因为亲缘形成的感情因素,这种“他识”大多是不准确的,多数父 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难得的天才”。参加工作以后,“他识”主要是本单 位的领导、同事对自己的认识。由于种种原因,“他识”往往也是很难准确 的。同事间的感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影响,上级的“一对多”形成的不了解 实际情况,都会使“他识”发生偏差。当然,影响更大的是人才的观念和人 才的标准。“稳妥可靠”的观念常常使有创造性的人才落选,“完人标准”常 常使冒尖人物遭弃。
匹配的第二难关是“对号”。电影院、剧院的办法是“对号入座”。工作 单位的安排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认识这个人的个性特点了,还要找到一个 恰当的岗位,哪那么巧,就有一个恰当的岗位等着他呢!况且,在今天的中 国,几个萝卜等一个坑的现象普遍存在。苦于找不到恰当岗位来安排人是领 导者经常遇到的苦恼,特别是相对稀缺的领导岗位更是如此。
匹配的第三个难关是“变位”。人是发展变化的,事业也是发展变化的。 人和岗位的匹配并不是一生一次便一劳永逸地完成了。绝大多数人都追求纵 向的变化,职位由低到高的变化;现代社会更多发生的是横向的变化,由一 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由一个单位转到另一个单位,由一个行业转到另一 个行业。把“变位”变成动态的匹配,这是更难的。
知道匹配之难,并不是让我们知难而退,而是知难而进。我们需要在匹 配上花更大的工夫,想更多的办法。
解决匹配困难,更重要的是社会要多做工作。据我所知,西方发达国家 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咨询机构,研发出一种人才测评体系,运用这种测评体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