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引华人性思维 人生的必修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实践是检验教育价值的客观标准。这是一条重要的唯物主义原则,离开 了这一点,就会把教育价值观视为随个人的主观愿望、兴趣而转移的幽灵,这种 主观唯心主义的相对价值论,恰恰是我们应该反对的。今天,在教育改革的实践 中,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价值 取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评 价就必须有评价的标准,这种标准就是实践的标准,凡是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 设、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解放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实践,都是合 乎教育价值的,反之,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相悖的教育价 值取向,则是无价值和反价值的。只有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去评价我们的教育, 才能逐步确立我国现代教育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使我们的教育真正体现出它巨大 的社会政治价值、文化历史价值、伦理道德价值和促进人自身发展的价值。
(2)主体是构成教育价值关系的基本方面,也是认识和实现教育价值的能动 性因素。所谓“价值”,从本质上看,就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 选择,离开了主体,不仅价值关系不存在,追求和实现价值也不可能。我们一贯 坚持,教育之所以具有价值,是由于它具有广泛的客观基础。脱离教育价值的客 观性去空谈价值选择、价值创造,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价值观。但是,作为客 观存在的教育现象,只有当它同人的认识和评价联系起来后,才能体现出价值关 系,离开了人这一主体的需要,要实现教育的价值也是一句空话。马克思主义
始人从来都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之所以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历史观,正是把实践活动和人的历史活动引入其中,才得以使马克思主义超越旧 唯物主义,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实际上,从教育价 值自身来看,所有价值关系,都体现着一定的主、客体关系,抛开主体谈价值, 是一种机械的价值论,不利于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今天的时代,正是 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主体的开拓进取、革新创造精神,往往是取得事业成功的 关键性条件。教育价值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主体自身的合理选择和不懈追求,我们 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当然,我们讲主体,不能讲抽象 的个人,而是包括具体的个人在内的千百万人民群众,是在认识并尊重历史规律 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去重建个人主体意识、民族自我意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