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伟超级记忆方法课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超越精神根源于人的生命存在的开放性。按照哲学人类学的 观点,动物是特定化的存在,其生命存在体现了自然界所赋予的 完成性、完整性;人的生命存在则具有未确定性,自然没有使人 成为最终定型的东西,按其本性来说,“人是一个能够向世界无 限开放的X” (舍勒语)。人必须运用自己特有的创造性去追求并 实现自己的完整性。
所谓人的完整性是指人既是一种自然肉体存在,又是一种寻 求意义的存在,自然存在与意义存在的统一构成了生命存在的整 体。相对于肉体存在,意义存在才是人的本质存在。作为一种有 意识的理性动物,人不会满足于维持自己的自然生命,而要不断 思考和追寻生命的意义,追寻人生的价值和理想,从而使自己的 生命存在达致完满状态,如马克思所言,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 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对生存意义的终极性的关怀和追问正是人文精神的本质所 在。然而,引人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的终极意义 越来越冷漠,当下的物质利益和感官刺激成了人们唯一的兴奋 点,现实的物质利益吸引了人们的全部热情。不可否认,现代化 总是表现为世俗化趋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到来,金钱、 利益、享乐这些世俗生活的主角受到前所未有的崇拜,在一些人 眼中,货币所能兑换的一切就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的世界,崇高的理想、神圣的信念像穿旧的衬衣被扔到一边。在 充满破碎和飘摇感的当今时代,人们迫不急待地享受生活,“过 把瘾就死”。当这一切成为人生追求的根本目标时,道德堕落, 人格萎缩,乃至信仰危机,就不可避免了。人们在世俗物欲的漩 涡里迷失了生活的终极目标,丢掉了安身立命的形上价值本体。
在这种情形下,重建和寻找人文精神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倡 语言美、环境美和制定职业道德规范这类日常性的“精神文明” 活动范围,而应把重建每个社会成员的终极目标、重建整个民族 的信仰世界作为人文精神建设的核心。
这种面向终极关怀的超越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为开拓进取 的人生态度,远大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执着的人生信仰。
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高度发达的科 学技术和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为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自我发展、 自我实现开辟了广阔的通道,同时也为人的异化和堕落挖掘了陷 阱。在这样的生存境况里,人必须确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富 于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的才能,不断超越自 我,勇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的挑战,不断丰富和 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哲学成果之一哲学,也不能笼统地当成人本哲学,在 本质上,应把它看作是实践哲学。这是因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 哲学的根本观点,以实践范畴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使马 克思哲学同以往哲学区别开来,完成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转向。
其次,哲学是对人的存在的反思,实践则是人最根本的存在 方式,因此,哲学对人的存在的反思主要是对人的实践的反思。 恩格斯指出,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 物,人是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通过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人自 己创造出自己,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人作为人的根据和根本属性, 社会及其历史发展在本质上不过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及其发展的表 征。把人们联结为有机整体的社会结构及其存在形式是人们实践 活动的产物,人们的心理、观念、精神及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态 也都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人们之所以结合成不同于其他动物群体 的人类社会也是为了从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这种 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使自然界(客体)人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使人(主体)的本质对象化的过程,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构成了人的现实世界。所谓人和人的 世界不过是在实践中展开的由实践规定的存在。实践是人的存在 的存在,是人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历史存在的本体。因此, 以人的存在和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反思对象的哲学精神,理应以实 践精神为核心。
那么,什么是实践精神呢?以往,人们单纯把实践作为认识论范畴,实践精神被理解为相对于理论而言的实践第一精神。这 在今天看来是远远不够的,应当从人的存在的本体论意义上理解 实践和实践精神: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现实的相互作 用,是人的本质力量现实化对象化过程;从这一前提出发,可以 把实践精神理解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觉追求 人的本质力量现实化对象化的意识。其具体内涵包括主体精神、 功利精神和创造精神。
毫无疑问,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是人,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 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处的自主自觉地 位。所谓主体精神就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将自身的生 命活动对象化的自觉意识,主要包括“为我”意识和能动意识。
主体意识首先是人在对象性关系中确立的“为我”意识。 “为我”意识本质上是人从自己内在价值尺度出发来选择和把握 对象,“从自己出发”建立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马克思认为, 动物与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 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①在人的对象性活动 中,对象(客体)不能自发地与人建立起对象性关系,而是由人 即主体来选择和确定的,外在客体能否成为人的活动的现实对 象,不仅仅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性质,还取决于主体的现实和潜在 的能力和需要。任何自觉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一定需要,与 人的需要(包括潜在需要)没有关系的事物不可能成为人的活动 对象,不可能与人建立起现实的对象性关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