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加强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重点建设80所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20所示范(骨干)职业院校、500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500个开放共享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00个省级“名师讲堂”。服务我省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需要,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群体、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合作联盟。支持皖北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的市级统筹和资源整合。
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工程。重点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重点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和有条件的省级高校建设一批一流学科。
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推进特色高水平大学、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建设8所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学科,10所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应用型学科,20所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产教结合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学科。
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我们将在合肥学院建设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基地将设在安徽,辐射中西部地区。
创新和创业教育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创业培训项目,与学校周围或内部的政府和企业合作,为大学生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如Maker Center。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实施农村教师攻关计划。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在教学点实现一校一总;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平均每年3000人。开展了农村教师培训,全省农村教师轮岗培训,其中省级培训农村骨干教师1.8万人。建立和完善县域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现乡镇教师工作补贴全覆盖。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完善中小学特殊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在职业学校实施“龙头雁工程”,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高校高端领军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计划,进一步推进“名师专项扶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皖江学者计划”、“高校博士后项目”、“安徽省高职院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名师和教学科研骨干。
“互联网教育”推广项目。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安徽网络继续教育园区建设。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灵活、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覆盖各级教育和互联互通的教育管理数据中心,建立省级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提供高效的教育管理平台
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精准资助,对建档建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全覆盖资助,实施职业教育扶贫行动计划,拓宽贫困地区学生到重点大学就读的渠道,有效保障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支持贫困地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扩大贫困家庭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加强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让每个贫困地区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满足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实现教育对口支援的全覆盖。构建贫困地区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完善多渠道教师培训体系,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依法保障和逐步改善贫困地区教师待遇。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安徽教育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