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面启动,8名督察在山西、河南等8个省(区)派驻督察约1个月。
4月7日,派驻山西动员大会的督查组强调,将重点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回望”产能落实情况、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态环境风险及其治理情况,落实首轮督查组,整改“回望”中发现的问题。
据巡视员报告,晋中部分县(市)盲目上马一批高耗水、高能耗、高污染的焦化项目。检查员发现的五个焦化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实际焦化能力比2019年增加692万吨,其中210万吨于2021年1月部分建成投产。
由于新建产能大部分在建,对焦炭生产没有影响,部分70万吨产能启动较晚或面临压力。目前焦炭生产企业生产基本正常,整体影响暂时不明显。
从检查问题的反馈到整改措施的出台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实际影响可能有限,但刺激了市场情绪。后期新增焦化产能审批有望收紧。相关部门审批“两高”项目或符合碳排放控制要求的环评文件。已经形成规模的新产能可能需要完成相关手续。未建项目存在不确定性,后期新增焦化产能投产速度可能放缓。
目前,检查问题主要是新增能力、减能力、熄焦水处理和用水量等。
4月9日,孝义地区落实中央环保监管推进会的部署,要求3家焦炭企业关闭4.3米焦炉。金燕和佳4.3米焦炉50%的产能已经按照要求进行了细化,包括停工作业实施方案和紧急预算停工方案,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进行了停工。其他省份此前要求关闭的4.3米焦炉受到环境监管的影响,预计近期也将停止。
由于焦化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的通知和不断推进的去产能,山西更严格的环保市场预期进一步升温,焦化企业的谨慎态度得到加强,整体建设预计下降。
考察时间为一个月,同时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后期山西焦炭企业大规模限产的概率不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因空气质量问题需要限产。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山西环保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