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已建成的村庄都实现了100%的硬化道路
近年来,云南坚持扶贫攻坚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重要部署和重大项目,巩固发展基础,增强贫困地区发展潜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同时,云南省每年财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8.33亿元,落实农业发展银行优惠贷款92.4亿元,全省100个村实现硬化道路100%通达。总规模2.5万公里,实施“直通民族”、连接边境地区20多个硬化道路自然村工程,累计建设公里,畅通自然村7921个。27个深度贫困县50多户建硬化道路公里,8537个自然村顺利解决。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升级工程,2016年以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投入超过100亿元,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水质合格率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省贫困村100%用电,100%光纤宽带网覆盖。88个贫困县县级医院、1023个乡镇卫生院、8502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总体达标,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住院医疗费用报销率达到%,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县内就诊率提高到%。88个贫困县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含教学点)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整体细化”五年计划全面完成。建设8502个“云岭先锋”人民服务站和8个村组活动场所。贫困地区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如人们出行困难、用电困难、上学困难、看病困难、沟通困难等,一般都得到了解决。
扶贫质量继续稳步提高
云南实施从救济到发展、从物质扶贫到权利扶贫的扶贫战略,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全省贫困人口素质水平明显提高,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工业扶贫、电子商务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发展迅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和增收渠道明显增加。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070元增加到2019年的人民币,年均增长11.1%,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5个百分点。
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6949元,比2015年的3905元增加3044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含)的贫困人口比例从2015年的5%上升到2019年的90.6%。工业支持比例从4.5%上升到93.6%,稳定就业比例从9.2%上升到55.2%。在住房保障方面,农村危房共改造130万户,500万人,改造后的农村住房达到了“安全稳定”的基本要求;在饮用水安全方面,巩固和提高了1363.3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水平,其中贫困人口280.5万人。
九个直通民族实现全民族扶贫
云南省基于边疆、民族、贫困、少数民族“四位一体”的基本情况
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250.3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3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4.13%下降到3.52%。3539个深度贫困村中有3158个入选,27个深度贫困县中有3个在2018年脱贫,17个县在2019年申请脱帽。迪庆州实现全面扶贫。民族自治地方(8个自治州)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178.52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3.57万人,11个“直通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41%,分别是独龙、基诺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普米族、景颇族、佤族和拉祜族
准确部署23万党员到村里帮忙
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干部工作的重大考核、干部作风的重大考验、干部党性的重大检讨。按照“尽可能艰苦奋斗”的要求,2016年以来,共派出党员干部4.47万人担任第一书记,共派出干部17.97万人下乡帮扶。2018年以来,全省共举办扶贫攻坚培训班4953期,培训干部107万人(次),全省扶贫一线干部全部轮训,有效提升了各级干部的扶贫能力。
大力推进“跨越式发展,争创一流;“学习赶超,争创第一”的精神鼓舞了广大干部在扶贫攻坚主战场上担负起扶贫的责任、能力、精神状态、工作业绩和效益,锻炼了他们勇于拼搏、善于拼搏、奋发有为的坚强品格,加强了党群关系,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特别是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农村地区准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良好途径、良好措施和良好机制已经确立,精准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扶贫攻坚形成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高效协调、精细实施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得到充分体现,发挥了重要作用。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战斗力强,很多驻地队都是抗疫队、抗疫队。
中央政府已经投资400多亿元来帮助云南
黄云波指出,中央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为扶贫攻坚提供了重要保障。扶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党的优良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
据了解,2015年至2019年,中央财政对云南的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从48.02亿元增加到127
.54亿元,年均增27.66%,累计达402.56亿元,增幅和总量均居全国第一。安排54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云南73个县,是全国中央定点扶贫单位最多的省份,累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7.16亿元。增加东部帮扶力量,在原来安排上海市帮扶的基础上增加广东东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分别与云南昭通市、怒江州开展扶贫协作。将云南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从65万人调整到99.5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三、增量全国第一。中央各部门十分关心云南,在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土地增减挂钩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扎实推进东西扶贫协作援滇
黄云波最后表示,上海、广东扶贫协作累计到位资金93.11亿元(上海市72.8亿元、广东省20.31亿元),上海援滇干部从14名增加到152名,广东援滇干部从19名增加到108名,两省市选派2547名专业技术人才赴滇帮扶。
两省市接受云南挂职干部1085名、专业技术人才3362名,帮助云南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3.3万人次,吸纳云南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0.3万人次。465家上海企业在滇投资,到位资金209.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6.6万人;460家广东企业在滇投资,到位资金35.3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4.1万人。共建沪滇产业园区3个,入驻企业11家;粤滇产业园区7个,入驻企业16家。组织241家医院与云南241家卫生医疗机构结对,310所东部学校与315所贫困县学校结对,1993家企业与2500个贫困村、208家社会组织与205个贫困村结对。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云南黄云波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