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热点话题丰富,各种话题人气持续高水平运行。在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双重推动下,“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相互重叠互动,形成了话题丰富的网络舆论空间,舆论生态是良性的。
从传播主体来看,舆情触发的泛化、互动性、参与性和敏感度提升等特征进一步显现。公民媒体成为重要的舆论建设者,公共话语表达空间进一步拓展;从媒体关系的角度来看,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之间的沟通联系日益多维和紧密。多元联动、合作整合成为当前传播媒介的重要形式,网络舆情生成机制和发酵态势更加多样复杂;从媒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技术的推动下,媒体应用场景的智能化和移动化趋势进一步推进,网络舆情话题的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界限日益模糊。
热点事件舆情排名
二、热点舆论传播趋势
注:分析样本仅涉及信息超过100,000的热点事件。
总体而言,2019年上半年,热点事件的流行趋势波动明显,最高峰值出现在2月份。受《2019春晚》播出的影响,虽然2月份的热点事件最少,但人气最高。3、4月热点事件月热度明显下降,4月热点事件热度为上半年最低。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导致许多消防队员死亡”、“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Xi安奔驰漏油事件”和“视觉中国版权风暴”等事件。
5月份的热点事件数量是上半年最高的,其月度人气也成为上半年第二。5月份“四天五一假期”引发全民参与讨论。五一假期的长短,假期的交通问题,各大旅游目的地的情况都成了舆论的热点,促使这个月的人气急剧上升。此外,“华为被美国封杀”、“罗伊在公共场所接触吸烟”、“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事件也引起了舆论的极大关注,助推热点事件的人气在5月份达到第二个高峰。
第三,热点舆论的热点话题蔓延
3.1热点舆情类型分布
总体而言,2019年上半年,舆情热点事件主要涉及娱乐、体育、民生、教育管理、灾害等方面。
娱乐和体育
:上半年,娱乐和体育的普及程度很高。2019年2月,全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晚会《2019年春晚》播出,引发全民互动讨论,成为上半年最火的娱乐体育赛事。与此同时,2019年国内电影市场的表现也受到了相当的关注,如《电影《流浪地球》热秀》《卡梅隆新作《阿丽塔:战斗天使》上映》《文艺片《地球最后的夜晚》越走越高越低》。此外,文化名人和话题性较强的影视体育明星的相关动向仍备受关注,如“台湾作家林清玄之死”、“宁泽涛之退”。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明星公众人物的道德自律和影视行业的规范管理引起了媒体网民的关注,“罗伊被曝在公共场所吸烟”、“曾轶可首都机场事件”、“央视点名批评交通明星数据造假”等相关事件普遍火爆。
社会生计
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依然是舆论焦点,涉及基本民生社会福利和民生保障的“四天五一假期”和“2019年春运热潮”异常火爆。上半年的爷
2019年上半年,“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暴露出的学术界腐败问题成为教育管理舆论关注的焦点。与教师道德不端和校园暴力相关的事件也备受关注,如“广西百色教师因父母在殡仪馆工作和孤立学生而被停职”、“甘肃8岁女孩被殴打下体流血”、“太原师范大学大二女生自爆并遭受校园暴力”等。此外,国内各大考试,如“2019年全国高考”、“2019年考研成绩从2月15日公布”等,都有自己的知名度,引起了全民的关注和讨论。
灾难和事故
:突发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容易触动民情。“四川宜宾地震”、“凉山森林火灾”、“埃及航空灾难”等事件不断受到媒体网友的关注,相关事件和人员伤亡更是触动人心。与此同时,“法国巴黎圣母院”、“斯里兰卡复活节爆炸案”等国外突发事件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从平均热度来看,娱乐体育排第一,其次是教育管理,灾害事故和民生排第三和第四。娱乐体育类项目数量占优势,项目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平均热度最高;教育管理平均热度主要是大众对“2019全国高考”的高度关注提供的;上半年灾害事故频发,引起公众关注,但事件数量有限,平均热度排名第三。
由于社会民生事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公众对此类事件的关注比其他事件更加敏感,相关热点舆情事件数量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事件曝光间隔大大缩短。比如2019年6月10日至13日期间,仅曝光4天的“中国孕妇在泰国坠崖”、“章莹颖案审判”、“20年后的男人、老师案审判”、“深圳男孩坠窗不幸身亡”等相关热点事件,舆论超过10万。单个事件的舆论时间被压缩。
3.2事件类型热传递的变化
2019年上半年,娱乐、体育、民生、时事政治的热度波动明显,都呈现出特定月份突然上升、突然下降的特点。此外,灾害事故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反映出2019年上半年灾害事故频发。
从具体赛事来看,娱乐体育类赛事的人气波动最大,最高峰值出现在2月份。
其中《2019年春晚》是2019年上半年娱乐体育赛事的焦点。每年的春晚都吸引着全国人民的目光。在延续以往家庭欢乐主题的基础上,2019年春晚邀请了成龙、陈伟霆、朱一龙、贾森等老、中、年轻明星加盟,大大扩大了节目的受众群体。春晚播出后,许多网友在新浪微博等平台上分享了观看歌曲、舞蹈和语言节目的感受,而媒体则专注于报道春晚的主要节目和人们的反应,这有助于提升春晚相关话题的知名度。此外,春节期间《流浪地球》等贺岁片的火爆也刺激了娱乐体育赛事的火爆。
2019年上半年,民生事件普遍火爆,尤其是5月份。5月份,“四天五一假期”的到来,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出行热情,“买短取长”、“女子高铁拒查票、强迫乘务员哭喊”等事件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另外,在“女买了18件衣服旅游回来”事件爆发后不久,店家抄袭现象逆转,引起众多网友围观吐槽,相关事件热度一度高涨。
值得一提的是,时事政治事件和教育管理事件的流行
从平台分布来看,基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发散性,社交平台成为2019年上半年热点事件传播的主要平台,占比高达%。互动性高、用户粘性大的APP平台和专业性、权威性高的媒体新闻网站也成为2019年上半年传播热点事件的重要渠道,分别占2.53%和2.06%。
通过分析2019年上半年热点事件的分布,发现娱乐体育类事件的传播高度集中在社交平台,占比超过98%。比如在“Movie 《流浪地球》 Hot Showing Event”的传播中,除了“@ Rocket Girls 101_ Meng Mei Qi”等明星群体在“新浪微博”上发帖引起网友互动外,微博平台上还形成了#流浪地球句子大赛#和#刘#等一批衍生话题,引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积极讨论,不断扩大事件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在时事政治、企业舆情等事件的传播中,除了社交平台,APP和新闻平台的传播影响力尤为明显。比如在“2019两会”事件的传播中,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发表数篇文章,对会议涉及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跟进,成为事件相关舆情传播的主要推动力。此外,论坛已经成为教育管理、企业舆论等事件传播中不可忽视的沟通渠道。比如“百度贴吧”和“豆瓣”也成为网民表达对此事看法的关键平台。
V.热点舆情来源分布
通过分析2019年上半年的热点舆情来源分布,发现热点舆情来源主要来自个人和媒体,分别占42.2%和32.3%。舆情事件发布主要以微博平台和新闻平台为主,分别占61.5%和26.7%。
从事件类型分布来看,教育管理、娱乐、体育、医疗等舆情相关新闻更集中在微博平台。随着信息主体的泛化,涉及明星或娱乐的软新闻事件更容易被个人发布。比如“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罗伊在公共场所暴露吸烟”、“上海仁济医院专家拒绝接受插队被警察带走的患者”等涉及明星或涉及明星的事件。选择互动性强、发散快的微博平台更容易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此外,基于信息本身的特点,时事、政治、灾难、意外等热点事件多涉及宏观和全球硬新闻,如“人民海军70大寿”、“四川宜宾大地震”等事件,其发布来源更趋于官方、权威的新闻媒体。
六.热点舆情发酵分析
2019年上半年舆情热点事件中,近70%的事件在24小时内发酵,其中10%在1小时内发酵,26%在4小时内发酵。
从热事件涉及的内容来看,涉及灾难和事故的热事件发酵速度最快,这些事件的发酵时间在24小时以内,平均发酵时间为10.9小时。原因是它们的发生概率很小,但发生时通常直接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影响范围很广。比如“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深圳暴雨引发洪水造成多人死亡”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其次,名人最多的娱乐体育赛事发酵速度较快,平均发酵时间为11小时,超过60%的娱乐体育赛事发酵时间在12小时以内。
相对而言,涉及医疗卫生、时事政治的热点事件发酵较慢,发酵时间长于72小时的事件比例均超过25%。由于医疗卫生事件的专业特殊性,相关事件的表征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比如2019年1月发生的“贵州女孩隆鼻死亡事件”。1月3日,事件消息在网上曝光,但直到1月7日。当地卫生规划局发布“死亡通知”后,网上相关舆论开始爆发,持续了共五天;2019年上半年,涉及到很多大型国际会议,往往影响很大,议程很多,耗时较长。除了宣传期较长外,一些媒体和网友也自发在会议前期进行讨论,推动会议相关信息的传播。这样一来,此类事件的发酵周期普遍较长,也延长了整个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的平均发酵时间。比如“2019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会议事件发酵期均超过150小时。
七、2019年上半年通信规律
1.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
现实社会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是明确的,而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的网络社会,在媒体技术和网络市场因素的驱动下,表现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逐渐模糊甚至相互融合的特点。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私人话题逐渐演变为公共话题,私人空间异化为公共空间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个人的经历、言行,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东西,在公众的关注下被异化为一种社会产物,有时还会引起大量的媒体报道,使其成为社会焦点,进而成为公共事件。比如“杭州男人被制止骑车逆行大哭”,小伙子因为生活压力过大崩溃。这个原本是个人情绪宣泄的私人事件,被媒体报道,被社交媒体放大,使得“当代年轻人的压力问题”这一公共话题成为这一时期舆论的焦点。
然而,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的进一步模糊不仅限于私人领域的公开化,还包括公共领域的私有化。在个人通过公共平台主动曝光和传播私事已经成为常态的前提下,资本运营的加剧和媒体商业化服务社会的意愿,使得私事事件抢占了公共空间(如“赵生”),甚至成为舆论事件。典型事件,如“曾轶可首都机场事件”,公众人物主动曝光私人矛盾,媒体网友参与讨论,逐渐演变成与“明星特权”相关的舆论事件。
2.移情效应加剧了灾难和事故的热度
全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快速迭代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如今已经成为社会符号,呈现出“人人都有话筒”的传播格局,重大灾害事故曝光时间大幅缩短。灾难和意外在同理心的作用下,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全民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暴。但这种舆论往往具有发酵周期短、衰减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比如“四川宜宾地震”,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布了地震信息。之后一个小时内,全网关于地震的信息量达到了顶峰。19后相关舆情热度大幅下降,舆情消散。但是,它的长尾效应是明显的,并且一直持续到年底
2019年上半年,我国地震、火灾、洪水等灾害频发,关联效应使得灾害传播效应叠加,成为2019年上半年的重点舆情之一。比如今年春天,山西沁源县、四川凉山、棋盘山、沈阳等地发生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在此期间,网民们更加关注森林火灾。此外,国外一些重大灾害事故涉及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引发了舆论对灾害事故的关注,如“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埃及航空公司8名中国公民遇难”、“斯里兰卡复活节爆炸事件”等。
3.短视频已经成为舆论发酵的重要接触点
近年来,由于智能终端的不断创新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以其出版方便、内容简短、传播迅速而赢得了观众的青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2019年上半年,短视频成为许多舆情事件的源头和重要节点,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日益凸显。一方面,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门槛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视频的制作人、发行人和传播者。这个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舆论事件的裂变传播。以“Xi安立之星奔驰漏油事件”为例,“女车主在兜帽里喊维权”的短视频首次在颤音上发布。经过受众多渠道、多平台传播,短时间内迅速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发酵,成为轰动全网的大事件。另一方面,在后真相时代,短视频更符合人们固有的“有视频才有真相”的观念。另外,音视频的具体呈现比单一文本更容易对舆论产生直观的影响。所以当多种情绪和观点以短视频的形式玩游戏时,更容易导致舆论升级,成为舆论发酵的接触点。以“大连男人在街上打女孩”为例,微博上出现了一个男人半夜打年轻女人的短视频。在“暴力”、“尴尬”、“拖衣”等敏感信息的包裹下,短视频直接而有冲击力的叙事方式戳中了网友的痛点,“找出打人者”、“声讨警方在事件中的不作为”、“摆拍论”
4.后真理时代的舆论逆转愈演愈烈
在“后真实”时代,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感性诉求对舆论的影响大于客观事实,对新媒体时代舆论反转的发生和常态化有重要影响。一方面,一些舆论主体受到媒体随意贴标签和信息瀑布的影响,对热点事件所涉及的主体产生刻板印象或造成改革效果,忽视事件本身,使得发泄情绪的表达非常流行,容易预示舆论的反转。比如“上饶男生在学校被家长捅死”事件,在舆论初期,部分情绪支配或认知不完全的网友无视事实后续,围绕“校园霸凌一年”、“熊海子该死”等话题,在社交平台上集中持续发表情绪化观点。之后主流媒体按照这个角度报道跟进,破假话,扭转舆论。
另一方面,由于新闻来源的泛化,以及一些自媒体往往依靠虚假新闻来赢得关注和赢得流量,在“后真实”时代,舆论变得越来越严谨。随着大量虚假新闻的被揭露,舆论反转日益成为网络热点事件演变的常态。以“贵州孤儿院疑似性侵儿童”事件为例,整个事件始于造谣者利用儿童、孤儿、权贵、性侵等公共问题敏感点散布虚假信息,止于警方连夜调查确认为虚假信息。T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解析每个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