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有一种爆雷叫教育贷

admin 2483 22
2019,有一种爆雷叫教育贷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2019,有一种爆雷叫教育贷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燃财”(ID:),作者唐亚华,韦嘉主编,36氪授权出版。

教育机构每年都在运行,尤其是今年。

在线英语学习平台“浪博。com”陷入了拖欠工资的浪潮;现实生活中的网上钢琴陪练机构宇思钢琴疑似跑路;在线辅导平台学霸一对一和李由一对一先后停止运营,还有未处理的教师工资和学生学费;今年10月,老牌英语机构Web English疑似跑路,涉及近万名学生,超过1亿元的消息,把这个行业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高点。

这些机构出走的根本原因是资金链断裂,教育贷款加剧了这种风险。用户报班时,销售人员经常用分期付款作为诱饵来说服他们。合同一旦签订,学生需要每月按时向金融机构还款,金融机构一次性给教育机构贷款。

这原本是降低用户决策门槛,提高教育机构销售转化率的利器。但很多培训机构很难抵御巨额预付款项带来的现金流诱惑,将其用于其他目的,如拓展新店或尝试新业务。一旦受挫,资金链就会断裂跑路,学生也就没有了按期还款的希望。

教育机构爆炸后,背后放贷的金融机构也浮出水面。比如微博英语涉及JD.COM借条,百度有钱花。有同学质疑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出教育贷款,金融机构不履行审计义务,金融机构与教育机构存在利益勾结,会给金融机构回扣。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教育贷款中,金融机构除了分期获得本息外,还有一个隐性条件,一些金融机构会跟教育机构谈一个类似金融服务费的费用。这在行业内很常见,因为金融机构提供分期贷款,相当于帮助教育机构提高转化率。中间订单是否划分取决于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协议。

事实上,国务院办公厅此前曾发文《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一次不得收取超过三个月的费用”。这个规定并没有限制金融机构,但是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提前借钱来打球。

可以预见,教育贷款在未来仍将存在。

直到发生了什么事,我才知道我借了钱

从2019年10月开始,20年的教育机构站长英语突然大量关门,学生不能上课,学费不能退,但是有教育贷款的学生还是要还的。Web英语资金链断裂跑路的谣言猖獗。

Web英语成立于1998年,总部设在上海,专注于成人英语课程,在网络英语培训机构有一席之地。根据官网信息,微博英语已经覆盖了全国62个城市的154家线下店铺。

10月12日,微博英语创始人高撰文称,公司资金链因经营失败而断裂,原融资计划不断延期。

但也有报道指出,9月份网络英语仍在大规模招生,很多学生交了学费后还没有上课。上海站长英语退款金额3500多万元,成都2000多万元,全国各校区涉及金额均超过1亿元。

来自上海的学生傅菊(音译)告诉《财富》杂志,她在2019年3月购买了网络英语课程。她本来打算报一年制的课程,但是报名的时候销售人员说每个月的学费只有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课时才能交,否则需要一次性付清。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她报了2年的成人英语课程,每个月交1600元左右。“在合同正式签署之前,韦伯

傅菊回忆说,4月到6月仍然可以正常上课,7月和8月几乎不能上课。“对方说学生多,后来听说很多老师从7月份就不上课了。女儿只上了几节课,国庆放假。对方说是阶级调整。结果国庆后她收到了破产通知。”

我不能上课,但我必须每月偿还贷款。愤怒的傅菊联系了JD.COM和百度的客服。对方表示合同继续生效,必须偿还。她提出先冻结账户,对方不同意。

“我不能参加这个课程。我不会每个月都赔钱。10月份没结账,现在显示逾期了。JD.COM白条逾期利率0.9%/天,花掉的钱0.05%/天。”付弓说。

2019,有一种爆雷叫教育贷

另一名学生张柏于2018年5月报名参加了微博英语课程,总费用为人民币,为期两年。

“我当时是大学生,没有申请分期。课程顾问直接拿着我的手机和身份证去操作,全程不到5分钟。他还让我绑定一张银行卡,每个月给卡里交钱,说是给微博账号的分期付款。看到月供界面有微博在线文字,也没想太多。出事后才知道这是所谓的贷款。”张柏说。

目前除了英孚英语等机构收到了一些微博英语学生外,没有更多官方回应。

02教育机构无法抗拒现金流的诱惑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有20多家教育机构陷入危机。这种趋势在2018年开始显现迹象。2018年10月初,位于上海的学霸停止了一对一的运营,10月,接受了GGV ggv资本投资的李由也停止了一对一的运营。

教育行业频发的突发事件导致了教育贷款的矛头指向。

所谓教育贷款,也叫教育分期,是一些有培训资格的学校和机构为学生分期缴纳学费的一种支付方式。服务提供者可以是学校本身,也可以是第三方金融机构。

在这起韦伯英语事件中,樊彩静接触的几名学生表示,课程顾问在卖课时存在误导。他们在购买课程之初并不知道教育贷款的存在,以为自己只是分期付款给韦布英语。实际上,学员一旦签订合同,金融机构就会一次性将贷款发放给教育机构,学员在合同期内每个月都需要按时向金融机构偿还贷款,无论是否上课。

事实上,教育贷款已经存在多年,第三方金融机构的引入减轻了学生一次性支付的压力。教育机构获得了学生,金融机构也获得了利息收入,对三方都是好事。但一旦教育机构资金链断裂,课程无法提供,学生不愿意还贷,金融机构将面临大量集中逾期,而学生逾期还款将对个人信用造成极大伤害,教育贷款一夜之间将成为无数人的“噩梦”。

在这个无限循环中,教育机构的问题频频出现,主要是因为预付货款被用作扩张的现金流,一旦周转不灵,就会爆发。

长期关注教育的投资人高山告诉财经,培训机构的收入确认以服务交付为基础。如果不提供服务,即使金融机构提前给培训机构钱,这些钱本质上也不属于企业。“但我们观察到,使用这笔钱并不容易。毕竟这是很大的诱惑。很多公司都想用现金流来扩张。”

他认为提前还款机制是打雷的集体根本原因,但没有提前还款,企业的资本效率在发展过程中会下降。预付相当于用户的资金杠杆,所以更多的企业还是想保留。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教育机构的商业模式。

该集团的联合创始人何玉沙认为,一些企业

“在其他互联网行业,规模效应可能带来巨大的增长率,烧钱可能烧独角兽,但教育行业却不是这样。学生多,服务多。随着规模扩大,亏1元可能变成亏10元。核心是看公司怎么花钱,怎么执行。公司很小的时候,一定要算账。清除。”她说。

于还提到,教育领域最大的风险在于,这是一个预付款行业,机构收两三年学费,企业的问题往往在前期就被资本“部分封杀”。没有正常的商业模式用资金帮助教育公司。预付款中断,资金切断的问题就出来了。“打雷就是大雷”。

03教育贷款背后的互联网巨头

危机爆发往往是因为教育机构跑路,但金融机构幕后放贷也不是完全无辜的。

教育分期是一种消费金融。目前有JD.COM白条、百度银花、松鼠宝分期、兆联金融等教育培训分期平台,还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提供的信用卡分期。

数据显示,国内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机构有2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具有银行股东背景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由于消费金融牌照审批越来越严格,互联网巨头往往通过持股间接获得牌照。比如百度的杜晓曼在哈尔滨投资4.5亿元哈尔滨银行消费金融,新浪和阿里间接投资银豹消费金融,蚂蚁金服和腾讯通过持有邮政储蓄银行间接持有中国邮政消费金融的股份。

同时,几大巨头公司基本上都有可以起到替代作用的小额贷款牌照。JD.COM教育分期付款提供者有重庆JD.COM通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北京京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互联网巨头在金融业的布局来源/零融资

微博英语迅雷事件后,有用户声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贷款,质疑金融机构没有履行审计义务,甚至教育机构之间存在利益勾结。傅菊告诉福彩,有传言说他们交的学费中,有8500元给了教育机构,1500元退给了金融机构。

金融行业从业者张艳表示,消费金融的模式比较清淡,基本靠线上。用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基本信息填写完毕并上交后,金融机构就有了一些数据源和风险控制模型可以筛选。大部分金融机构认为教育分期风险低,所以通过率也高。

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销售人员的指导。付菊第一次买成人英语课程是用JD.COM的借条,第二次给女儿报班的时候,销售提醒她需要换百度,花钱避开审核。

至于“利益勾结”的问题,张炎说,“这里的盈利模式很简单。金融机构可以先拿到分期付款的本息。还有一个隐含条件。一些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也会讲一个类似的。金融服务费的成本。”

他介绍说,教育机构对客户的收费方式有几种,其中CPA和CPM比较常见。CPA是指直接按照每根引线的金额来支付,每根引线通常在几十元到一百元以上不等。CPM是根据销售线索带来的一定比例的营业额来结算的。金融机构提供分期贷款,相当于帮助教育机构提高转化率。中间订单是否划分取决于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协议。

在他看来,这不是违反规定,而是一种商业利益行为,因为教育机构本身需要支付获取客户的成本或者提高转化率。行业盈利能力越差,越有可能发生。

教育机构一旦发生爆炸,必然会影响借款人的还款意愿。知道发放的贷款有无法收回的风险

张艳解释说,教育行业普遍难以获得客户,催生了一些帮助教育行业引水的商家。很多学生在完成试听课和指导付款时,往往因为课程昂贵而放弃,从销售到实际订单的转化率不高,从而催生了教育分期的场景。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模式,比现金贷款好得多。钱直接给教育机构,资金流向可控。因此,业界普遍认为教育贷款是优质资产。

即使有打雷的风险,很多业内人士仍然表示,金融行业用途不明的现金贷款会受到监管,但教育贷款仍然是未来潜力很大的金融产品。

燃气金融此次联系参与微博英语的JD.COM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对方表示已在第一时间与微博英语进行协调沟通,积极督促妥善处理其相关学生,成立专门团队积极关注微博英语后续解决方案,并全力协助用户关注事态进展,督促相关机构处理善后事宜。而对于如何与教育机构合作,是否做好风险控制,则没有更多的回应。

谁应该提锅?

闪电爆炸后,消费者是第一受害者。谁应对这类事件负责?

北京智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生表示,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号文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收取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费用”。出发点是避免培训机构一次性收取高额学费后跑路的风险。微博英语的学费分期贷款产品设计规则并没有按照这个来完成。在这方面,不排除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也有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尹振涛认为,目前的规定是针对培训机构的,并没有对金融机构进行限制。甚至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机构可以等三个月到期再发放贷款,或者以消费贷款的形式提供。但是,如果借款人不知道贷款的细节,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就会有一些违规行为。

他说,目前的核心问题是这种合同没有标准,合同要规定停课或者教育机构暂停服务怎么办。理论上讲,当用户得不到服务的时候,就没有交钱的义务了。培训机构要偿还金融机构。

他提醒用户,教育分期不同于实体手机或电脑的消费分期。产品可以直接获得,提前还款后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服务完成得不到保证,所以必须在协议中做一些限制。

张艳还表示,办理教育贷款有告知用户的义务。这个事件可能是用户片面的,也可能是教育机构的前端销售人员为了做出成绩而作弊,说明教育机构走向真正的教育分期现场,前端销售人员的管理存在问题。

最后,回到教育贷款本身,如果能够用好,其实可以对教育行业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我们观察到,采用分期付款的教育机构在销售转化率方面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因为教育的决策重,数额巨大,几千到几万元是常有的事。如果没有阶段性产品,决策相对谨慎。用户会货比三家,尽量多听。全行业产品销售周期和转化率低,阶段性产品降低决策门槛。”高山分析。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本质上大多数家庭在支付教育支出上没有根本困难。如果再次调整消费结构,用户会追求性价比,不会在教育上做出让步。最多是短期现金流问题。这也是无数企业家进入市场,投资机构大举e的原因

日常话题

你会选择教育贷款吗?为什么?

相关阅读

  • 盘点:2019学前教育九大热点事件
  • 2019热门教育事件:跟谁学股票翻倍、中公市值破千亿...
  • 2019最近热门的教育事件2019热门教育事件:跟谁学股票翻倍、中公市值破千亿……
  • 最近热门的教育事件2019
  • 最近热门的教育事件2019
  • 考点提炼:法律事件分析
  • 2019,有一种爆雷叫教育贷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3105.html

    标签: #最近热门的教育事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