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拿着吗?
2011年网上热词的发布依然犀利可笑
羊城晚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舆情蓝皮书18日正式发布。根据蓝皮书,“孙三红、关伟、郭美美、hold Live”成为2011年互联网上的热门词汇。蓝皮书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互联网热词流行语依然犀利、前沿,调侃、戏谑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热点事件中的对抗性热词显著减少,更多来自日常生活话题;微博成为了一个新的造字平台,新老媒体相互作用扩大影响力。
政务
2011年,政府出台了许多创新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新政策,如“孙三公”、“关伟”、“”等热词,总结了2011年政府在廉政建设、网络政治、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管理成就。无论是“三大公共基金”,地方政府部门大力发展政府微博,鼓励微博问政,11月环保部发布《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首次规范计量,各项举措深得民众支持和好评。
公共福利
2011年,官方慈善机构的负面新闻频频曝光,如“郭美美”、“卢美美”、河南“宋基金”等。给官方慈善事业带来了沉重的损失,公众信任度调侃2011年热门事件跌到了最低点;另一方面,2011年又被称为“民间公益元年”,民间人士积极倡导、鼓励参与,各种“微公益”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余发起的“微博绑架”运动、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运动等。
社会
继2010年《崛起时代》一系列热词之后,反映2011年人们日常生活的热词也层出不穷,包括衣食住行。首先是食品安全,包括“盐”、“地沟油”、“瘦肉精”、“增塑剂”、“染色馒头”;教育热点也有争议,如《虎妈狼爸》《绿领巾红校服》《五巴》《校车安全》;社保,如“小岳越”、“四大名爹”、“临时工”等。此外,“限量”还被互动百科评选为2011年度中国汉字,包括国内楼市“限量”价和“限量”购、“限量”号和“限量”行汽车、“限量”电视转播、“限量”娱乐等。2011年,“极限”二字贯穿全年。
国际的
国际上,苹果公司宣布创始人、前CEO史蒂夫;乔布斯之死引发全球舆论热潮,全球各地的“果粉”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哀思,“乔布斯”一词一度成为最热门的词汇。还有美国民众发起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日本地震”、“欧债危机”、“本;本拉登之死”等。是2011年备受关注的重大国际时事热词。
娱乐
除了上述从社会热点公共事件中诞生的网络热词,还有一些戏谑逗乐的语言。一些网友想出的时髦词和俏皮的网络段子,因为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所以很受欢迎,如“操”、“伤不起”、“肿”、“卖萌”、“坑坑洼”、“亲”、“有木”、“穿越”等。以及网民争相模仿的各种“网络用语”。
(中国新闻社)
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年度网络流行语
今年的流行语空前活跃繁荣,人们在消费语言的同时,也在消费衣食住行。昨日,《咬文嚼字》经中国专家反复评价评选,公布了2011年十大流行语。今年选择的流行语不是基于网络人气,而是更注重词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河蟹”(和声)和“童鞋”(同学)等一些即兴谐音,没有收入。据悉,从2008年《咬文嚼字》开始,流行语发布,国家语委监测机构将每年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作为重要衡量数据。
【亲】:从淘宝到正式场合
今年的第一个流行语是“秦”:“秦”是“亲爱的”的简称。前几年“Pro”小范围流传,后来进入淘宝的交易平台:“Pro,过来抢购”,“Pro,贴吧”。所以,“pro”在淘宝上流行起来。与“亲爱的”相比,“亲爱的”简洁,但亲密度却在增加。有趣的是,“pro”在各种正式场合都被广泛使用。比如南京理工大学今年招生时,录取通知书上写着“亲,我们准备录取你”和“亲,别忘了报”;8月1日,外交部首次在招聘广告中使用“pro”:“Pro,你大学毕业了吗”“Pro,你外语好吗?”.
“伤不起”:咆哮的身体帮助传播
“伤不起”最早以文章标题的形式出现在人人网上。比如“你伤不起这样的XXX”,这叫“人体”,影响不大。2011年《伤不起》的迅速走红,与网上一篇题为《你伤不起学法语的人》的帖子有关。这个帖子详细叙述了学习法语的种种困难和无奈,几乎每一句都以“啊”结尾,后面又是一个个感叹号,这就是所谓的“咆哮式”。随着这个帖子的流行,“我伤不起”成了热门词,“XXX,你伤不起”也成了流行句式。
“憋住”:人更红
今年8月9日,在台湾中天电视综合体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女大学生谢依霖以夸张另类的造型、中英夹杂的台词、怪异的行为引爆了观众。她讲述了如何在时尚环境中保持冷静,提醒自己不要惊慌,而是要“保持”整个场景。7分钟的节目引起了很大反响,于是“抱团直播”迅速成为海峡两岸的流行语。谢依霖也因此而出名,被称为“抱妹妹”。
“反正我信”:来自新闻事件
今年温州附近发生超大型动车追尾事故后,有媒体问救援时为什么会有车头埋在地下,铁道部发言人回答:现场有泥塘,影响救援工作,车头埋在里面方便救援。“至于你信不信,(停顿)反正我信。”。从那以后,“反正我信”就广为流传,有三层含义:一、我真的信;第二,我不相信讽刺;第三,废话就是搞笑,就是说你说的话根本就是笑话,带有讽刺意味。
《可怜的爸爸》与《卖萌》:从方言到动画
“可怜的爸爸”是一句骂人的话。在一些北方方言中,“坑”的意思是欺骗和欺诈,“爸爸”的意思是父亲。“坑爹”的字面意思是“坑爹老子”。连老子都敢骗,胆子太大了。“可怜爸爸”表示愤慨。但在流通中,“可怜的爸爸”常常被用来指责、批判、讽刺、挖苦。相比之下,是日本动漫爱好者流传的“卖萌”。《萌》描写的是非常喜欢的东西,尤其是动漫里的美少女。进入汉语后,“萌”有了可爱、性感、讨人喜欢的新含义。“卖”就是炫耀,炫耀。“卖萌”就是装可爱,撒娇,撒娇。
“土草”:主要有两种用途
“土槽”起源于日语,最早在台湾使用,后来引申为尴尬、揭起、解除旧防、拆台的意思。多用于嘲讽、嘲讽、抱怨甚至谩骂。目前主要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揭露人的旧背景,批判他人;二是在——中暴露自己的背景,表达自己的心声。
《气田》:大佬的影响力
“气场”是指人体周围的能量场,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整体状态,包括健康、心理、修养。美国精神励志大师皮克菲尔写了一本关于世界名人如比尔盖茨和奥巴马非凡魅力的书。该书传入中国后,书名被译为“光环”。“气场”是指气质、学识、修养综合表现而形成的超凡魅力。“气场”强的人,一定是有魅力有影响力的。在今年的新闻报道中,谈论“光环”是很流行的。
“悲伤提醒”和“不安”:年度表达
作为最后两个流行语,“伤心提醒”和“不安”挤进年度“十大”。“悲伤提醒”的出处其实是《孔雀东南飞》 ——《母亲的大悲伤提醒》,描述的是挫败、悲伤、悲伤等。现在作为流行语,缩写为“惨到让人哭”。从字面上看,“悲伤”的程度似乎很高,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往往带有或多或少的调侃或宣泄。活跃在网络上的,有三种写法,分别是悲伤提醒、悲伤毁灭、悲伤衰落(“衰落”读作cu)。现在流行的写法越来越一致,都是写“伤心提醒”。
《忐忑》来自龚琳娜演唱的一首红色歌曲。这首歌没有明确的含义,全是“咳,唧唧,唧唧等”人们无法理解。但在这位非常快乐幽默的歌手夸张的表演下,《忐忑》被戏称为“神曲”。从60多岁的老太太到才几岁的弟弟,他们争相模仿唱歌,就连大牌歌手王菲也不例外。因此,“不安”一词开始流行,其用法在流通中进一步丰富。本来是形容词,逐渐演变成动词(如“整天心神不宁”)和名词(如“结束心神不宁”)的用法。有人说这是画在人脸上的《神曲》的年度表现。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调侃2011年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