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美国农民被迫向河中倒入数吨牛奶,河水被牛奶染白;然而,在如今繁华的生活中,大洋彼岸,“倒奶”行为再次上演。
最近一个十几秒的视频冲到热搜。视频中,一群中年人用一箱箱的牛奶围住了水沟。他们熟练地撕开牛奶包装,离开瓶盖,把牛奶倒进沟里。
一时间,整个网络一片哗然。目前,微博上的相关话题已经被超过1亿人阅读。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也公开批评了这种倒奶投票的行为。同时,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生效后,这一行为可能涉嫌违法。一些专家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坚决打击各种以偶像化为名浪费大量食物的行为。
5月6日,针对上述事件,爱奇艺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对其造成的影响道歉,并宣布了《青春有你 3》节目的整改措施:5月8日原团夜停止录制和直播,节目组继续认真研究调整节目规则;立即关闭《青你 3》的所有升压通道;对于已经购买商户“活动产品”但尚未使用的用户,平台和商户应共同协商,确保妥善结算。
其实圈外倒奶事件只是粉圈集资投资的一个缩影,一个畸形的选秀产业链已经暴露在公众面前。
在诱导消费、诱导抛掷的模式下,狂热粉丝坚信“要爱他,就要为他花钱”,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推出“钞票能力”,帮助爱豆在团里出道。数据显示,截至《创造营 2021》年4月5日和《青春有你 3》年4月5日,5人以上粉丝支持俱乐部募集资金超过1000万元,30人以上支持俱乐部募集资金超过100万元。这背后,有人在家里存了两万,投了三四千个偶像。有些人挣很多钱,喜欢提到海景房间.
谁拿起镰刀收割粉丝?
精准营销,二次收获,变态粉循环经济
现在的选秀节目似乎已经脱离了选拔人才的初衷,成为了一个收集资本包裹的金钱的工具,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盈利模式。
从产品曝光到投票,选秀节目各方面都与赞助商形成了“强约束力”,造成了——选秀中的投票地位不公平。除了每天刷新的几票之外,粉丝还可以通过购买赞助商的产品、领取投票码卡等方式进行额外投票。他们买的越多,选票就越多。
在这种模式下,赞助商的产品销量随着爱豆的投票而飙升。
在倒奶事件中,粉丝要的不是牛奶,而是主办方与品牌合作推出的“牛奶卡、牛奶盖或牛奶票”。
其中,奶卡来自蒙牛真果“彩果”系列,一盒真果只有一张投票卡;奶票来自蒙牛的“纯”系列,投票二维码在瓶子外包装上;奶盖来自蒙牛的“花果轻乳”系列。每个瓶子都有一个二维码用于投票,但是这个二维码印在瓶盖里面,只有打开瓶盖才能扫描到代码。
引起巨大争议的原因与产品包装有关。奶卡和奶票可以分开卖,不需要开封产品。开箱后,产品不能进入超市,经销商将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售。粉丝也会帮助经销商处理牛奶,粉丝会主动购买。有些人甚至会等待。
猎云在品多多搜索“纯珍酸奶”后,第一个出现的产品是一款有“不能投票,不能支持”特别备注的产品。这个产品已经有560多条评论了。在评论区,很多用户说产品被抓破了,撕坏了。同一家商店的另一种“真正的水果”产品也注明了“无卡特殊牛奶”。
一箱牛奶,劈开后,成功收割了两次。中间产生的利润是谁的口袋?
奶帽不一样。打开瓶盖后,产品
棉棉告诉猎云。为了买牛奶和投票,她前后花了2000多。对于一个生活费很少的学生来说,已经是小支出了。看着卧室里一箱箱的牛奶,我欲哭无泪。“没想到有一天会喝牛奶。已经给同学朋友发了很多,但是真的处理不了。如果我打开盖子,我必须喝,否则我只能把它倒出来。”天天刷票真的是疯了。"
和很多粉丝一样,我不仅会自己练习,还会给支持社钱。“支持组里总有截图。看到姐姐们大量参与,我就忍不住想为爱情做贡献,就是几杯奶茶。”钱”,但棉棉也承认“奶茶”买多了,还伤了钱包。”吃不起饭,但又不敢告诉家人,肯定会尴尬。平时只能存点钱。"
棉棉还提到,备份会用募集的资金分批购买奶套,“粉头会货比三家。比起70盒买10瓶牛奶,40块钱比买10个奶帽划算。”看着票数不断上升,我很欣慰。“对他来说是值得的。”。
说起倒奶的问题,棉棉就有些尴尬。“我以为供应商会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理,结果也会被甩。我真的很内疚,但我们也没办法。”。
但是粉丝会遇到不靠谱的卖家,瓶盖或者二维码可能和已经用过或者完全不相关的二维码混在一起。“这个时候,你只能承认自己运气不好。毕竟互联网没有感情,可以继续砸钱。注册营养师
quo;倒奶事件在《反食品浪费法》生效的关口“顶风作案”,引发了巨大关注,而在这条扭曲又隐秘的产业链中,多得是“商机”,多得是“韭菜”。
集资、打投,饭圈冲榜已成体系
东总在三年前追《创造 101》时迷上了其中的一个女子偶像,也从此进入了饭圈,并成为该偶像在豆瓣站上的小粉头。她告诉猎云网:“往年也有购买奶票、奶卡的情况,但是因为不在奶盖里,不需要打开瓶子,所以没有出现倾倒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后援会进行倒卖或者送人。”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数箱牛奶共同倾倒的情况呢?粉丝为什么会购买数量这么多的牛奶呢?东总解释道,这是集资打投的结果。
为了选秀出道,粉丝需要共同在选秀的视频平台上进行冲榜,而这个过程并非外界想象的粉丝一个个地直接在榜单上投票,而是需要一个集资、打投的过程。东总介绍道:“自己投票都是路人粉的行为,我们混饭圈的都是需要集资的。例如,现在有一个榜单需要冲榜,那我们首先会号召粉丝们通过某个集资 App 充值,将资金汇总。随后,再取出钱来,由后援会安排打投组进行统一打投。”
虽然各个集资 App 都会收取百分之几的手续费,但是粉丝们并不在乎,因为这样的流程在他们看来更加专业化:
一方面,通过后援会的安排,打投组购买账号、打投机器等,能够在同样的金钱内更好地安排好每天的投票过程,让打投更有效率,也解放了粉丝的时间,同时,打投组可以更有策略地打投,例如,在最后几分钟对家放松警惕时再进行冲榜,这样冲榜成功的行为被他们称为“偷塔”;
另一方面,集资的过程中,粉丝之间也会进行攀比,可以“激励人心”:“好的粉头和好的数据都可以鼓励粉丝更多地为偶像花钱的。例如我有时会使用一些话术,在群里号召大家为偶像集资;有时候,我们也会和排名相近的选手后援会联系,共同组织一场集资 battle,在几小时内看谁家的数据更好,可以有效地拉动粉丝付费。”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个月,还有一名参与《青春有你 3》的偶像后援会因为集资金额不够而惩罚粉丝,最终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而这,也属于后援会的管理手段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后援会在 App 上举行集资、粉丝花钱、再由后援会进行统一安排,购买打投账号、机器,安排打投组进行打投,最终公示账单及数据,早已形成一套完成的体系。
正因为是需要集资购买物资,所以,后援会需要批量地进行物资处理:“就像我家偶像上了某家杂志,我们愿意花钱为她冲销量,但是其实有没有杂志是无所谓的,如果要的话,后援会反而还很麻烦,需要邮寄给你什么的,所以还不如让后援会统一处理。反正我们要的就是数据上的好看,实物倒不一定重要。这次因为’倒奶’这个现象实在太浪费了,所以才引起了这么大的关注。”
不过东总也提了一句:“虽然现在外界都认为节目停播是因为’倒奶’的现象,但是其实粉丝内部是不承认的,他们都在说是另一位选秀选手家里的问题导致停播。毕竟,如果是因为’倒奶’停播,全体粉丝都要负这个责任,基本上没有哪一家能够逃过这个情况。”
巨额集资背后:粉丝心态下的粉圈乱象
2021 年 4 月 24 日,腾讯视频《创造营 2021》的最后一天,粉丝应援 App“桃叭”显示,2 个多月的赛期里,粉丝们为第一名的选手集资共超 2000 万元,为第二和第三名选手集资均超过 1500 万元。前 9 名选手的粉丝集资金额加起来超过 1 亿元。
如此巨大的数额背后,不追星的人必然难以理解,东总则解释道:“粉丝都是慕强的,数据越好粉丝会越兴奋。例如粉丝会加入运营得更好、集资数据做得更好的后援会团体,也在数据表现良好时会更愿意投入。一般来说,我们 PK 和上下名次数据不会相差太多,就会保持动力。”
那么,当数据做得很好的时候,粉丝是否会在集资过程中就懈怠了呢?东总表示答案是否定的:“当时蔡徐坤出道,其实已经和第二名相差很远了,但是粉丝依然很激情,因为他们提出了一个目标 ——‘断层出道’,目标就是把第二名甩得更远。”
在整个过程中,粉丝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银,收获得则是满满的成就感:“数据好,粉丝就是会爽。”
对应的,当粉丝在一次 battle 集资的过程中输了,心情也会很糟糕。东总强调:“就算你不在意,对家也会拿数据来说你的偶像不行,心里怎么能好受呢?而且无论是控评还是集资,输了都会影响士气的,容易掉粉。”
同时,在后援会内部,也很容易受到同好的影响。“例如我们家有一位粉丝,每次需要冲销量冲榜单,他都能拿出几十万,他的微博下面,就会经常出现我们粉丝的评论,夸他’大佬’。我虽然比较理性,很少和粉丝之间攀比,但是也花了几万块,而也有一些粉丝,会因为这个大环境,不由自主地掏出很多钱。”
而集资的资金一方面被后援会用于打投,另一方面还会被用于线下应援:“每一笔集资款都是专款专用的。例如,某某榜单数据冲榜、生日应援、线下演唱会应援等,都会有专门的集资账号。”
这样的风气之下,一位偶像从选秀、再到出道后的各类活动,粉丝都会为其花费大量的金钱。
以上图某位偶像的一次线下活动为例,在这些名为某活动的项目下,其实就是粉丝在为其募集线下应援的资金,而根据单价 100 元 - 688 元不等,售出 1611 件计算,仅本次活动后援会即可集资 16 万元至 110 万元之间不等。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为了打投而花光了自己生活费甚至欠上网债这样的帖子也已经屡见不鲜。
另一位粉丝告诉猎云网:“集资数据能够破百万、千万的,作为粉丝是非常自豪的,但是之前有一次,发现一位关系很好的粉丝家境并不好,还是初中生的她是用生活费参与集资的,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了。但是她自己并不这样认为,她在社交媒体上说,就算没钱上街捡破烂也要让哥哥出道,下面一堆粉丝很感动,我觉得挺不合适的。”
除此以外,东总还提到,行业中还存在一种“职粉”。
“就是职业粉头,之前我家就有一位后援会高管,因为做得不错被偶像的经纪公司注意到,然后经纪公司邀请他去为另一位即将参加选秀的练习生做后援会。因为好的粉头对于整体饭圈的运行流程非常地熟悉,并且能够很好地带动粉丝付费,在集资方面做得很好。”
而在整个集资、花销的过程中,一切都由后援会经手,也需要后援会进行账单公示,但是因为集资的金钱被汇集到了少数后援会的高管手中,所以也会出现一些“贪污”的现象。
2018 年《创造 101》总决赛结束后《证券日报》就曾报道该综艺借粉丝集资 4000 万,这笔巨款不知道去向何处,更不知道用在了什么地方。
在东总看来,后援会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线下应援,例如我们购买广告位或者物资,大的粉头是可以很容易虚报成本,从中捞钱的。”
线上打投,也会出现一些让粉丝“膈应”的事情:“例如以前《创造 101》选秀的时候,是用购买腾讯会员的方式获得投票机会,我家就出现过粉头把账号私下再进行倒卖的情况。但是这种我们一般不会太过于关注,除非是被爆出来。”
面对这些乱象,东总有时也深感无奈。她回忆起自己刚刚进入饭圈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也是自己手动为偶像投票的,但是在混圈后发现,圈子是这样的,这些也就成为了必经之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