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墙灰瓦的江南建筑背景下,张亚东、郭家凤、耿3月23日现身绿城中国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以过去一年的成绩和新的发展规划,接受资本市场及相关方面的检验。
从业绩报告看,2020年绿城中国实现销售额289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53.1%至37.96亿元,税前利润99.53亿元,分别增长2.1%和25.9%;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43.36亿元,同比增长14.2%。
但是,相比一年前,这次演出会的阵容变化很大。绿城集团前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周没有出席。
3月22日上午,绿城中国发布公告,免去刘文生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委员、薪酬委员会委员职务;同时,免去周的执行董事职务。前者由CCCC安排在法定退休年龄退休,而后者被调回CCCC。
解任公告发布后,绿城中国于3月22日中午紧急发布另一份董事任命公告,称任命吴文德为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委员、公司CEO同时,洪磊被任命为执行董事。
尽管绿城中国的董事会结构没有改变,但拥有核心话语权的六名执行董事中有四名来自CCCC。但看似简单的人事变动背后,其实暗流涌动。
"新湖宝的这次调整是一个导火索."一位熟悉CCCC的消息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绿城中国董事会解雇和重新任命两名新董事是CCCC新领导层经过全面考虑后做出的决定。除了在选拔干部上慎重考虑外,这也将强化CCCC控制绿城中国的想法。
这件事摆在绿城中国董事局主席张亚东及其管理团队面前。
但张亚东接手的第三年,绿城中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超额完成2020年年度目标,重回行业前十。对于未来,张亚东也给了一个规划:2021年实现合同销售额3100元;到2025年,合同销售额将达到6400亿元。
但是变化已经开始了。
绿城中国董事会有新人
自成为绿城中国的唯一大股东以来,CCCC一直在加强控制。
根据上述消息来源,每一次与绿城中国有关的调整都是由CCCC直接安排和决定的,不清楚是否包括CCCC房地产集团。
但此次进一步加强和调整的原因与新湖宝2020年收购绿城中国股权有关。
新湖宝和绿城中国,同为浙江地产企业,布局和发展路径相似,总有一种互相欣赏的感觉。2019年,绿城中国通过并购方式收购上海新湖明珠等17个项目;2020年,绿城中国通过并购方式,先后收购上海青兰国际城二期、启东海上明珠城等9个项目,进一步扩大土地储备,并与新湖宝进一步合作。
本来在项目上有很多合作,但是大股东CCCC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新湖宝在将项目转让给绿城中国的同时,寻求以股权的形式收购绿城中国。
2020年5月26日,新湖宝宣布公司认购绿城中国h股已交付。交易完成后,新湖宝成为绿城中国仅次于CCCC和九仓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2.95%。
之后,新湖宝提名绿城中国董事候选人,并任命吴为非执行董事。
根据上述消息,新湖宝在绿城中国的持股让CCCC不高兴。从CCCC的角度来看,绿城中国可以容忍其向自己想要的方向自由发展,但不能容忍“外人进门”威胁其话语权。
从这次人事调整中,我们可以看出CCCC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弊着
据公开信息,吴文德和洪磊都是“老中交”。前者具有丰富的房地产管理经验,并一直负责投资工作;洪磊有丰富的法律事务和管理经验。据悉,她的工作作风比较努力,对董事会的工作也比较熟悉。预计这两人的到来将更有利于绿城中国与CCCC的良好沟通,有利于绿城中国的后续运营和发展。
目前,CCCC是绿城中国的唯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5.05%。虽然在绿城中国董事会最有发言权的六个人中,CCCC人员占有绝对优势,但作为大股东,CCCC不会允许绿城中国股东层面再出现任何“意外”。
“CCCC能做的就是把门加厚并锁上。预计CCCC将在后续行动中采取相关行动。”上面提到的人说。
目前绿城中国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为:张亚东(董事长)、郭家凤、吴文德、耿、洪磊,非执行董事为吴(周为其候补董事)、吴。
中国绿城的成就与规划
绿城中国在绩效会上通过绩效变动回答了张亚东两年前提出的问题:“绿城是谁,要成为谁,如何成为谁。”
通过近年来的调整和改革,绿城中国在业绩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弹性:实现合同销售额2892亿元,同比增长43%,超过年度目标;得益于过硬的产品实力和精准的投资布局,去污水平理想,新增房屋去污率突出,达到74%。代建管理项目合同销售额745亿元,稳步推进。伴随着销售的强劲增长,绿城在第三方机构的销售排名中,近年来首次跻身前十的房地产企业第八位。
然而,绿城中国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第一,在“三条红线”要求中,处于黄色位置。截至2020年底,预售账户资产负债率剔除71%,净负债率66%。现金与债务之比为1.4;从骨头中挑出肉
除应收帐款负债率小幅过线(目标为70%,绿城中国为71%)。二是权益销售占比不高。根据年报,其2020年权益销售金额为1194亿元,占比41.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也使得公司归属公司股东的权益增幅小于非控股股东权益增幅,报告期内股东权益同比增幅为17%,而非控股股东权益却同比增长57%。对于黄档情况及融资收紧下绿城的应对之策,耿忠强表示,绿城中国会通过主动控制债务规模、提升销售汇款、合理排布投资计划、提升运营效率和严控各项费用的支出。他透露,到2023年绿城要进入“绿档”。
对于权益问题,郭佳峰表示,“2021年以来,公司拿地的权益占比已经超过80%;过去公司考量因素很多,一个是经济效益,另一个是团队培养,会随着情况变化来调整。”
业绩发布会上,绿城中国也定下了2021年销售目标:3100亿元。张亚东也为公司定下5年发展规划,未来5年(2021-2025年),绿城中国将主要围绕“1299”战略体系展开。具体而言,预计到2025年公司重资产房地产自投开发板块合同销售额目标达到4500亿元以上,轻资产房产代建业务合同销售额预期达到1500亿元以上,轻重资产年增长率均为15%。除此之外,“绿城+”新兴业务2025年预计达到400亿元以上销售目标。综上3个板块,到2025年绿城中国合同销售额预期达到6400亿元。
“希望通过规模增长带来其结构性优化,特别是使得绿城以后走得更好更远。”张亚东表示。
这是张亚东的心愿。
新的董事会架构已然成形,新的发展问题也摆在了张亚东面前。(付珊珊)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